潘士娟
1有機肥應分類施用
有機肥料類主要有農(nóng)家肥、作物秸稈、精制有機肥及綠肥等。
1.1農(nóng)家肥。主要包括人畜禽糞便、堆漚肥、沼渣、土雜肥(如抗土、草木灰、塘泥)、餅渣肥(如棉籽餅、豆餅、酒糟)等。一般以基肥為主,也可追肥,最好經(jīng)過充分腐熟后再用。堆漚肥用量1000~3000公斤/畝,餅肥等高濃度有機肥用量一般為50~130公斤/畝。
1.2農(nóng)作物秸稈。主要是麥秸、玉米秸及稻草等,施用方式有如下幾種:(1)直接耕翻還田,盡量切碎駛?cè)?用量200~300公斤/畝;(2)覆蓋還田,最好經(jīng)高溫堆漚,以消滅病蟲及雜草種子,用量130~350公斤/畝;(3)挖溝埋施,需與工程措施相結(jié)合,隔行挖溝,埋深至40厘米以下,蓄水改土效果明顯。秸稈還田后,要適當增加速效氮、磷肥施用量,因為秸稈在土壤中分解轉(zhuǎn)化時需吸收一定數(shù)量的速效養(yǎng)分。1.3精制有機肥。一般是將有機肥作原料進行工廠化加工,經(jīng)生物發(fā)酵、去除雜質(zhì)、粉碎、造粒等工序制成,具有養(yǎng)分含量均勻、濃度較高、物理性狀較好等特點,可基肥,也可追肥。
1.4綠肥。品種較多,黑龍江地區(qū)主要有苜蓿、油菜、紫花地丁等,各地還常將各種各種豆類作物當做綠肥??赏ㄟ^單作、間作、套種、播種、混坐等方式種植綠肥,有些品種可多年生,有些可越冬種植,綠肥的主要利用方式有直接翻壓入土和做有機肥原料。當然,把一些綠肥作飼草通過牲畜過腹再還田,效益更高。不同綠肥分解釋放養(yǎng)分的速度不同,植株體內(nèi)含水溶物較多、木質(zhì)素較小、碳氮比小(<30)分解快,能釋放較多的氮素供當季利用,但一般情況下,分解快的綠肥肥效較猛而時間短,宜作追肥,如果基施,則后期適量增施氮肥。而施用分解慢的綠肥,在作物生長前期適當增施速效氮肥。另外,作物幼苗期不宜翻壓綠肥,以防其大量釋放氨造成PH升高和亞硝鹽積累對幼苗造成危害。
2、化肥的施用方法及用量
化肥的類別繁多,包括:氮、磷、鉀大量元素肥,中微量元素肥,復合肥,復混肥,多功能葉面肥等?;臼┯梅椒ㄓ谢?、做種肥、追施及根外追施等。
2.1 基施即在作物播種前將化肥用做底肥。一般化肥均可做底肥?;逝c有機肥施用利于提高肥效;磷肥集中施用可減少土壤對有效磷的固定;分層施用利于作物不同生長時期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
2.2 作種肥即化肥隨播種施用。種肥用量不宜太大,一般用量(折標)2.5~5公斤/畝,為避免種肥對種子出苗的影響,最好不直接與種子混合,可將化肥與有機肥按1:5比例混勻后拌種,縮二脲含量較高的尿素不可作種肥。
2.3 追肥即在作物的不同生長發(fā)育期施肥。宜選速效化肥,開溝施或穴施后埋土,盡量施在根系吸收的土層范圍,不要沾到葉片上,以免燒傷葉片。水溶性強的化肥可采用濕施法:把肥兌水40~150倍(育期宜稀),隨灌溉水施入肥效較好,但多雨季節(jié)要防止肥料隨雨水流失。
2.4 根外追肥主要是葉面噴肥,它是對作物施肥的輔助方法,適于在作物需肥高峰期、對某種養(yǎng)分敏感期及根系吸收受到阻礙等情況下采用,或施用數(shù)量很少而作物急需的某些養(yǎng)分。其肥料應是水溶性的,常用肥料的葉面噴施濃度見附表。葉面追肥要注意肥液濃度、噴施部位和噴施時間,濃度不可過高;葉子背面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較強,在作物內(nèi)不易移動的營養(yǎng)元素(如:硼、鈣)要注意噴施嫩尖新葉;兩次噴肥的間隔一般應在7天以上;噴肥時避開高溫強光時段和大風天氣;如果噴后6~12小時遇雨,應補噴一次。
(作者單位:151500黑龍江省蘭西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