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麗
摘 要: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是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在今年的高中地理課堂中有意識地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小組中各個成員互相取長補短,集眾人之智慧對各種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事物進行研究,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使我們受益匪淺。
關鍵詞:高中地理 小組合作 自主學習
依據(jù)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們將各班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地理學習中既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色,又加強彼此的合作,經過將近一年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要想搞好合作學習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理確定小組數(shù)目和組內人數(shù)
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必要的組織形式,是合作學習展開和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小組的組建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并且要保持各組之間的平衡,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者認為,小組的組建應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進行編組時應考慮以下因素:1.學業(yè)成績;2.個性差異;3.性別比例;4.小組人數(shù):多采用4人或6人組,這樣既能起到合作的效果,又便于實際操作。
二、明確成員職責,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通常情況下,需要一個組長主持,需要一個同學記錄,需要一個同學負責材料選取與整理,到完成合作探究后還需要確定一位同學向全班同學報告小組探究的過程與結果。這樣在組長的組織下就可以開展有序地探究活動,一步一步地思考問題,一個一個地發(fā)表意見,最終完善計劃并參與實踐,達到理想地合作效果。另外,在提出問題后,可先不急于討論,允許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既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又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
三、恰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應是在所學知識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個體完成有困難時采用的一種方法,不能流于形式,隨便使用。
1.在課堂教學中,一般在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難以把握和理解或出現(xiàn)意見不一致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從而攻克“教與學”的重難點問題;或者在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整理復習、構建知識體系時,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對比交流、發(fā)表意見、爭論、辨析等發(fā)散思維碰撞火花,得出合理的結論。
2.在問題探究和研究性學習中,一般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必修課本中每一章后面都有一個“問題研究”,這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怎樣才能把“問題研究”利用好、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因為在問題研究中學生要查閱大量資料,或者做大量實驗與實地調查,單純靠某個學生是很難完成的。
四、教師是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調控者,要認真準備,精心設計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自主學習的地位,但并不能將合作學習理解為一種在教師組織管理下的集體自學。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應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合作學習是否能成功,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不是清閑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所以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教師要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學習條件
物質條件:教室的布置要力求美觀、靈活,有利于學生在組內或組間交流與互評,便于教師的巡視輔導,有助于信息的流通、互動。我把教室的座位按小組排列,并在教室里設計一個可以靈活變動的發(fā)言席,為師生共用。
心理條件:師生通過培訓和學習從思想上對合作學習有認同感。我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中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為;不僅贊賞學生的大膽猜測,而且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的錯誤有高度忍讓精神,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使他們敢于、樂于合作探究。
2.教師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
太簡單了,沒有合作的必要;太難了,學生解決不了。問題的設計要具有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并結合實際。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問題的數(shù)量要適度,確保小組成員的任務能夠分解,不宜太多、太散,要避免隨意設計。
◆問題的難易要適度,做到“難度大于個人能力,小于小組合力”的原則,要有一定梯度和層次,注意小組各類學生的學習需求。
◆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注意組內學生之間的互相依賴,只有互賴,才有合作,也確保了學生所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問題的可操作性要強,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討論或調查即可獲得。
例如,我們在“從市中心到郊區(qū),你選擇住在哪里?”的問題研究中結合我校學生實際便提出了以下這么幾個問題:
你選擇住在哪里?為什么?
你的家人選擇住在哪里?為什么?
住在市中心的優(yōu)點與缺點。
住在郊區(qū)的優(yōu)點與缺點。
住在郊區(qū)需要什么條件及給城市帶來怎樣的影響。
聞喜縣城各居住小區(qū)的房價及人群狀況調查。
十年后你的家在哪里等,學生結合自己所學關于城市的相關知識,或網(wǎng)上查閱資料或實地調查與訪問就可得到答案。
3.教師要適時點撥調控
在開展合作學習中,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往往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當個別學生不認真參與交流,或個別小組不認真時,教師應及時加以引導,提出明確要求;當小組討論偏題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予以指正;當小組討論遇阻時,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為他們開啟思路,保證小組討論能繼續(xù)進行;當個別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真正完成任務。
當小組學習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性的評價。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地理教師的我以后將會繼續(xù)在這些方面認真實踐,爭取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xiàn)新課改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常學勤.《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團結出版社
2.吳效鋒.《教師的使命——指導學生高效率學習》.遼寧大學出版社
3.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出版
作者單位:山西運城聞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