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先 咸曉婷
[摘要]《唐九卿考》是近年出版的重要的文史研究著作,但尚有缺誤。根據(jù)新出土文獻進行補正,有助于該書的進一步完善。茲將新發(fā)現(xiàn)的九卿材料及書中的錯誤共124條整理出來,作為《唐九卿考》的訂補,以供唐代文史研究者參考。文章分三個部分:增補九卿姓名條目、增補九卿重要新材料、訂正九卿任職年限及名字訛誤。
[關鍵詞]《唐九卿考》;唐代;九卿
[中圖分類號]K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763(2009)02-0062-07
郁賢皓、胡可先所著的《唐九卿考》,200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學術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我們在披閱新出土石刻文獻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材料為《唐九卿考》所失收,同時覺得書中對九卿任職年限等問題的考訂也偶有失誤。因而將新發(fā)現(xiàn)的九卿材料以及訂正的錯誤共124條整理出來,作為《唐九卿考》的訂補,以供唐代文史研究者參考。文章分三個部分:一、增補九卿姓名條目;二、增補九卿重要新材料;三、訂正九卿任職年限及名字訛誤。
一增補九卿姓名條目
太常卿
1蕭銳,約顯慶中?!妒捠匾?guī)墓志》:“父銳,駙馬都尉、太常卿、益州長史、岐州刺史,襲宋國公,尚文武圣皇帝女,襄城長公主。”按,蕭銳貞觀二十年在太仆少卿任,永徽二年在恒州刺史任。太常卿品秩高于恒州刺史,推其任職年代約為顯慶中。
2李林宗,約天寶初?!短评钸b墓志》:“皇考林宗,累遷終太常大卿?!卑矗短凭徘淇肌肪矶阎浝盍肿跒樘I偾湓陂_元末至天寶初;卷四著錄其為衛(wèi)尉少卿在約開元二十八年(740);卷六著錄其為太仆卿在開元末。據(jù)此志應補入太常卿,其任職年代約為天寶初。
3劉獻,興元元年(784)。《劉獻墓志》:“洎建中初授恒王府司馬,四年遷太子詹事。興元初,授光祿大夫、太常卿。自百之位遷九寺之榮,卅年間一門榮顯。時所貴者卿相,公則再任為卿;古所稱者侯伯,公則遷封為伯?!卑?,興元僅一年。
4楊涉,約唐末?!稄埡赡怪尽罚骸敖褡笃蜕錀罟鄧涮H?,奏修撰,兼洛陽縣尉?!卑?,《舊五代史》卷一二八《楊凝式傳》:“楊凝式,華陰人也?!干妫颇┝撼?,再登臺席,罷相守左仆射卒。”《新五代史》卷三五《楊涉?zhèn)鳌罚骸鞍У奂次?,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仆?,事梁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平章事,在位三年,俛首無所施為,罷為左仆射,知貢舉,后數(shù)年卒。”可證墓志“左仆射楊公”為楊涉。其為太常卿在唐末首次人相之前。
5張晏之?!堆鄰埼┕怪尽罚骸拔宕嫣G?、北徐州刺史晏之。”墓主圣武二年(758)七月五日卒,年五卜三。
太常少卿
6白君恕,約貞觀中?!栋讘c先墓志》:“曾祖君恕,唐任太常少卿,邵陵郡開國公?!卑矗驹疲骸坝分胸?、兼幽府長史張守珪知君誠懇,奏充判官?!衲甓仑ザ眨共罱o熟奚糧,奚叛遇害,非命而卒?!呵飪杂邪恕!蔽疵餮宰淠?。考《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所載《李永定墓志》:“(開元)二七載,以盧龍塞下降奚內(nèi)叛,節(jié)度使張守珪令公張皇陸師,斬刈梟孽,流血色水,僵尸滿原。天書降,臨,改授右清道率。曩載騷擾余燼北奔。二十八載,節(jié)度使李適之差公領馬騎討襲,大破奚軍?!笔侵讘c先應卒于開元二十七載(739)。以此推其曾祖時代約略在貞觀中。
7梁涉。天寶四載(745)。梁涉《李庭芝墓志》題署:“中散大夫、守太常少卿安定梁涉撰?!蹦┦穑骸疤鞂毸妮d歲次乙酉七月丁巳朔十七日癸酉刻?!?/p>
8張守志,約天寶中?!稄埩帜怪尽罚骸傲铱际刂荆瑲v河南少尹,丹、齊、易、陜四州刺史,兼水陸運使,終太常少卿。”按,張林大歷九年(774)卒,年六十。
9狄兼暮,寶歷中。《唐狄兼瞢墓志》:“改太常少卿,又出為蘇、鄭二郡守?!卑?,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1923頁考狄兼暮為蘇州刺史在約大和元年至二年。故其為太常少卿,即當在寶歷中。
光祿卿
10崔萬石,高宗時?!侗R元衡墓志》:“夫人博陵崔氏,唐光祿卿萬石之女?!蹦怪骶褒埲?709)卒葬。
11崔通理,約開元時。王嵩《崔珣墓志》:“考通理,金紫光祿大夫、光祿卿?!蹦怪魈鞂毱咻d(748)卒,年六十二。
12王同人,開元時。闕名《王德進墓志》:“高祖同人,衛(wèi)尉司屬光祿三寺卿、亳州刺史?!卑?,王同人開元十五年(727)前為光祿少卿,見《唐九卿考)卷三。
13崔鐵,約咸通初。崔沆《崔鐵墓志》:“尋拜將作監(jiān)兼內(nèi)作使。度用省費,時推稱職,改光祿卿?!q春孟,府君白宰執(zhí),乞假抵東周,越月,授宋州刺史,非所求也?!毕掏ㄈ?862)正月卒于宋州刺史任,享年四十七。
14張權,約昭宗時?!稄埡赡怪尽罚骸翱紮?,皇任光祿卿,累贈工部尚書。公即尚書第九子也?!╇S計入貢,凡六上,登第于故致仕司空河東裴相國之門?!蹦怪髑昃旁露娜兆洹N闹小芭嵯鄧奔磁豳?,大順元年(890)、二年、光化元年(898)三知貢舉。張荷及進士第在此數(shù)年中,推其父為光祿卿亦約為昭宗時。
光祿少卿
15李邕,中宗時。《李邕墓志》:“娶韋庶人妹崇國夫人,加銀青光祿大夫、行光祿少卿、秘書監(jiān)、殿中監(jiān)兼內(nèi)外閑廄使?!?/p>
16盧炅之,景云二年(711)?!洞筇乒氏宄强h主墓志銘并序》,題署:“正議大夫行光祿少卿上柱國盧炅之撰?!蹦┦穑骸熬霸贫晡逶仑テ呷铡!卑矗R炅之即盧照己,照已墓志見《文物》2007年第6期,謂“遷光祿少卿,出為豫州刺史”。
17李餡,約大歷中。李助《李鷾墓志》:“乾元中,稍遷宋州刺史。……征拜光祿少卿。……改為洋州刺史。尋加中大夫,再遷澤州刺史。”興元元年(784)卒。按,李鷓大歷十四年(779)至建中三年(782)在澤州刺史任,見(唐刺史考全編》第1261頁。
18李逄,約元和末?!短乒孰]西李夫人墓志》,撰于大和五年(831)。志云:“夫人皇族也。……父逄,進士登科,任臺州刺史。移官于南,尋復口為光祿少卿致仕?!崩钬憽独罘蛉四怪尽罚骸案阜?,進士登科,任臺州刺史,移官于南。尋復以為光祿少卿致仕?!蹦怪鞔蠛臀迥?831)七月十三日葬。按,李逢為臺州刺史在元和十二年(817),見<冊府元龜》卷七○○,則其為光祿少卿當在元和末。
19崔某,大中四年(850)。李佑之《唐光祿崔少卿故滎陽鄭夫人(歸)墓銘并序》:“庚午歲正月廿六日,魂歸于岱岳,享年三十七?!本幷甙矗骸按烁鐨q當為大中四年之庚午歲?!?/p>
20崔鐵,約大中時。崔沆《崔鐵墓志》:“武宗皇帝……特敕擢授府君殿中丞?!髿v太府、光祿、司農(nóng)三少卿?!碑斣谛诖笾袝r。
衛(wèi)尉卿
21王同人,開元中。庾準《崔藏之夫人王氏墓志》:“曾
祖同人,皇朝衛(wèi)尉卿?!标I名《王德進墓志}:“高祖同人,衛(wèi)尉司屬光祿三寺卿、亳州刺史?!?/p>
22裴謠,約昭宗時?!杜嶂{墓志》:“又拜太仆卿,仍腰金印。未幾,轉(zhuǎn)衛(wèi)尉卿。間歲,除大司農(nóng)?!蹦怪魈鞆腿?903)十二月十三日卒。
23楊同遜,約元和末。王起《楊府君墓志銘》:“刺鄧、宋二州。再為大理少卿、宮相、衛(wèi)尉卿、太子賓客。”按,楊同遜為大理少卿約在元和末,參下文所考。推其為衛(wèi)尉卿應在元和末。
衛(wèi)尉少卿
24鄭何,憲宗時。奚敬玄《鄭何墓志銘》:“憲宗皇帝親寵彌厚,又封普安為長公主,拜公為衛(wèi)尉少卿,賜爵開國侯?!瓕こ俑俦O(jiān)。”
25裴鉢,天復四年(904)?!杜嶂{墓志》署:“再從弟、朝散大夫、前守衛(wèi)尉少卿、柱國鉢書?!蹦怪魈鞆退哪?904)四月七日葬。
宗正卿
26李厥卿,開元中?!独顟涯怪尽罚骸拔幕誓斯咦?,生皇太子恒山愍王,王生青州刺史宗正卿諱厥卿,生漢州刺史、左右羽林將軍諱昶?!逼鋾r代約在開元中。
27李邕,開元初?!独铉吣怪尽罚骸俺]州刺史,遷宗正卿,移虢州刺史?!卑?,此為嗣虢王李邕,開元十五年(727)薨。非書法家李邕。
28王同人,約開元中。闕名《王德進墓志》:“高祖同人,衛(wèi)尉司屬光祿三寺卿、亳州刺史?!卑?,王同人開元十六年(728)卒。
29李志睞,開元十五年(727)?!端秒酵蹒吣怪尽?,末署:“銀青光祿大夫、宗正卿、上柱國、嗣彭王志睞書。”墓主開元十五年(727)十二月葬。
30李暹,約開元末。崔植《李佶墓志》:“祖暹,太中大夫、邠寧靈等州刺史、宗正卿。”墓主貞元十三年(797)十月十五日卒。按,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余在建康,有李氏子自言唐宗室后,持其五代而上告五通,援赦書求官。縑素雖弊,字畫猶如新。其最上‘廣川郡公、汾州刺史李暹一告尤精好。其初書舊銜‘趙州刺史,次云‘右可汾州刺史云云。然后書告詞,先言‘門下,末言,主者施行,猶今之麻詞也。開元二十年七月六日下?!薄胺凇?、“邠”形近易誤,應從墓志作“邠州”。由此知李暹為宗正卿當在開元二十年(732)以后。
31李從父,咸通十二年(871)?!睹蠁⑵蘩瞵`墓志銘》:“咸通十二年辛卿五月戊申,進士孟啟之妻隴西李氏諱淑,……今宗正卿名從父之女。宗正,余之季舅。”
32任干?!度舞ツ怪尽罚骸霸娓桑谡?、司農(nóng)二寺卿,襲封樂[安]公。”墓主年七十九卒,天寶十三載(754)葬。未詳卒于何年。
宗正少卿
33李迪,開元十四年(726)。李昇期《宗正少卿李辿墓志銘》:“俄而有制,授宗正少卿?!蚤_元十四年七月十一日,終于東京祟柔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一?!?/p>
太仆卿
34豆盧欽望,武后初。李迥秀《豆盧望碑》:“太后……臨朝稱制,……乃以公檢校同州刺史。兇黨既克平,追復本職,俄遷太仆卿?!卑矗瑩?jù)碑文所載家世與官歷,此豆盧望即新、舊《唐書》本傳之“豆盧欽望”。
35李邕,開元初?!端秒酵蹒吣怪尽罚骸耙齐街荽淌罚奶颓?,轉(zhuǎn)衛(wèi)尉卿,出守貝州刺史?!卑?,嗣虢王李邕開元十五年(727)薨。
36范某,天寶初?!短品豆蛉藚问夏怪尽?,題為“大唐金紫光祿大夫太仆卿前懷州長史上柱國高平郡開國侯范公妻故東平郡君大人呂氏墓志銘并序”。按,墓主卒于天寶十三載(754),大歷七年(772)正月拊葬。范公名待考。
37蕭衡,玄宗時。庾游方《庾游方妻蕭氏墓志》:“曾祖衡,太仆卿。玄宗以太仆胄華鼎鉉,優(yōu)詔降主,選拜駙馬都尉,贈司空?!笔瞧錇樘颓湓谛跁r。
38李士則,約元和中。《李少贊墓志》:“父士則,皇太仆卿。”墓主開成元年(836)七月廿四卒,年七十五。
39裴謠,約昭宗時。《裴謠墓志》:“檢校右散騎常侍、守沂王傅,又拜太仆卿,仍腰金印?!蹦怪魈鞆腿?903)十二月十三日卒。
太仆少卿
40韋津,約貞觀中?!俄f英墓志》:“曾祖津,隋戶部尚書、武陽郡公,皇諫議大夫、太仆少卿、壽光縣男?!蹦怪魈鞂毦泡d(750)八月十二日卒。其曾祖年代約在貞觀中。
41姜綑,永徽二年——四年(651-653)?!督櫮怪尽罚骸坝阑赵辏埣边€洛。二年,轉(zhuǎn)太仆少卿。一日千里,是為王佐之才;四至九卿,方識公門之貴。……四年,授中大夫,仍守舊職?!?/p>
42張客,約武后時?!短埔笊普髂怪尽罚骸胺蛉酥猩娇h君北平張氏,皇侍中、右仆射、北平公行成之侄孫。長安令、太仆少卿望都公客之女。春秋冊有四,以開元三年夏六月一日先公終于長興道里之私第。”按,張行成永徽四年卒于右仆射任,而墓主卒于開元三年,推張客為太仆少卿時間約在武后時。
43薛儆,開元初。《薛儆墓志》:“拜駙馬都尉、殿中少監(jiān),貺親也。加銀青光祿大夫、太仆少卿、上柱國、汾陰公,邑二千,封五百,懋功也。轉(zhuǎn)其岐州刺史?!遍_元八年(720)十二月七日薨。
44李瑪,約大歷中?!短乒孰]西李夫人墓志》,撰于大和五年(831)。志云:“夫人皇族也。其曾祖業(yè),冊惠仙太子,嗣薛王。祖璘,任太仆少卿。父逄,進士登第。任臺州刺史?!?/p>
大理卿
45崔世樞,武德中。《唐崔緯墓志》:“六代祖世樞,皇朝大理卿。生陜州刺史義直。”墓主大和五年(831)正月廿二日卒,年五十四。張惟素《崔備墓志》:“五代祖諱樞,皇萊濟陜等州刺史、大理卿、武城縣男。高祖義直,陜州刺史?!卑矗短拼淌房既帯肪砦逡?,系崔樞為陜州刺史在武德中或貞觀初,推其為太理卿約在武德中。崔樞因避諱而省“世”字。
46爾朱呆,則天初?!稜栔齑糁臼摹罚骸稗D(zhuǎn)秋官郎中?!乃巨r(nóng)少卿、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司刑卿、尋有制除秋官尚書。”墓主長壽三年(694)正月二十四日薨。
大理少卿
47姜綑,貞觀十八年——十九年(644-645)?!督櫮怪尽罚骸?貞觀)十八年,守大理少卿。君銳心盡節(jié),推誠恕己,守法類于于張,奉憲逾于陳郭。事之有屈,必觸鱗而取明;情之可尤,固攀檻而言罰。十九年,督征遼運漕,以強舉飛名。尋拜文州刺史?!?/p>
48爾朱杲,則天初?!稜栔齑糁臼摹罚骸稗D(zhuǎn)秋官郎中?!乃巨r(nóng)少卿、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司刑卿,尋有制除秋官尚書。”墓主長壽三年(694)正月二十四日薨。
49李昇期,開元十四年(726)。李昇期《李辿墓志銘》,題署:“從弟、大理少卿昇期撰。”墓主開元十四年(726)十一月八日葬。
50崔翹,約開元二十六年(728)?!洞蘼N墓志》:“丁內(nèi)憂,如執(zhí)文公之喪。服闕,除大理少卿,天下用刑無濫?!d為大理,用休于前政。……公享年四百有八甲子矣。唐
天寶九載冬十二月三日薨于洛師明教里之私第。”按。崔翹開元二十九年(741)為大理卿,見《唐九卿考》366頁,前推三年,其為大理少卿應該在開元二十六年(738)。
51楊同遜,約元和中。王起《楊同遜墓志》:“刺鄧、宋二州。再為大理少卿、宮相、衛(wèi)尉卿、太子賓客。”按,《千唐志齋藏志》所載《王師正墓志》:“調(diào)補汝州郟城縣尉,秩謝,鄧之守楊公同遜以軍從辟之?!蓖鯉熣蠛投?828)卒,年冊九。以此合參,楊同遜任大理少理約在元和中。
52裴謠,約昭宗時。裴格《裴謠墓志》:“又宰河中府河東縣令。秩滿,拜大理少卿,又遷秘書少監(jiān)?!蹦怪魈鞆腿?903)十二月十三日卒。
53杜損。李茂元《杜夫人墓志》:“大王父損,皇大理少卿?!?/p>
54鄭庠。鄭峰《鄭徽墓志》:“王父大理少卿致仕庠。”
鴻臚卿
55崔忻,開元二年(714)。陳顯昌《唐崔忻題名石刻》:“這里是一幅石刻拓片的照片,字跡清晰可見:‘敕持節(jié)宣勞秣輻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敝я担s大中七年(853)。朱賀撰《支光墓志》:“大歷七年六月十二日,年六十一而終。……娶吳興沈氏,生累贈隨州刺史、殿中監(jiān)諱成,成生鴻臚卿致仕諱竦?!庇种熨R撰《支成墓志》:“次子竦,皇任云、瀘、齊、光、邢五州刺史,鄆王傅,鴻臚卿致仕?!庇侄【恿⒆?支叔向墓志》:“顯考竦,歷典云、瀘、齊、光、邢五州刺史,東朝親王傅,鴻臚卿?!庇蛛R撰《支詢墓志》:“父諱竦,皇任云、瀘、齊、光、邢五郡刺史,鄆王傅,鴻臚卿致仕?!庇址磕吨е兡怪尽罚骸案格担瑲v郡守王官,分司告老;以鴻臚卿致仕,累贈司空?!蹦怪髑晔伦?,年五十一。據(jù)《唐刺史考全編》卷一○三,支竦大中五年在邢州刺史任。再考杜牧《樊川文集》卷一八有《支某除鄆王傅盧賓除融州刺史等制》稱:“前使持節(jié)邢州諸軍事、守邢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州團練使、上柱國支某等?!倍拍链笾形迥?851)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大中六年(852)為中書舍人。其制當是時作。則支竦為鴻臚卿致仕約在大中七年(853)或稍后。
57崔鐵,大中中。崔沆《崔鐵墓志》:“先帝時,宗相龜從一日于偏殿言府君之屈,即日擢拜權知鴻臚卿,久而得真秩。時黠戛斯遣使朝貢,有稱敕使者,府君曰:是必重譯之失也。”按,考《新唐書》卷六三《宰相表》:大中四年六月戊申,“戶部侍郎、判度支崔龜從守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笔谴掼F為權知鴻臚卿在崔龜從大中四年(850)六月拜相后。
鴻臚少卿
58庾促,貞元末。庾敬休撰《庾承歡墓志》:“父諱挺,皇金紫光祿大夫,歷宋、亳、潁三州刺史,拜鴻臚少卿,兼御史大夫。以詞華超于群萃,文戰(zhàn)再捷;以吏理稱于詳敏,政成三州?!卑?,墓主元和十五年(820)卒,年五十四。推其父為鴻臚少卿約在貞元末年。
59王諒,約大歷中。韋庇《王媛墓志》:“祖諒,鴻臚少卿,襲瑯琊郡公?!蹦怪髟推吣?812)卒,年二十五。
司農(nóng)卿
60任干。《任瑗墓志》:“曾祖干,宗正、司農(nóng)二寺卿。襲封樂[安]公?!蹦怪髂昶呤蛔?,天寶十三載(754)葬,未詳卒于何年。
61裴謠,約昭宗時?!杜嶂{墓志》:“轉(zhuǎn)衛(wèi)尉卿。間歲,除大司農(nóng)?!蹦怪魈鞆腿?903)十二月十三日卒。
司農(nóng)少卿
62爾朱呆,則天初。《爾朱呆志石文》:“轉(zhuǎn)秋官郎中?!乃巨r(nóng)少卿、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司刑卿、尋有制除秋官尚書?!遍L壽三年(694)正月二十四日薨。
63柳澤,開元二十年(732)。李慎名《司農(nóng)柳卿女婉墓志銘》:“父澤,朝散大夫、上柱國、司農(nóng)少卿。”墓主開元廿年(732)十一月廿二日卒,二十一年(733)二月五日葬,年十三。
64張之輔,開元中。《唐張之輔墓志》:“升將作少匠。百姓思德,九縣建碑,仍立生祠,以存想似。轉(zhuǎn)司農(nóng)少卿。泉谷有條,薪菜職利,僦市訖息,貿(mào)遷流行。擢左衛(wèi)將軍、西京副留守。”墓主開元十九年(731)卒,年五十一。
65崔鐵,約大中時。崔沆《崔鐵墓志》:“武宗皇帝……特敕擢授府君殿中丞。……后歷太府、光祿、司農(nóng)三少卿。”當在大中時。
太府卿
66來恒,上元中。《唐來景暉墓志》:“父恒,進士對策高第,解褐陜雍二州司士參軍,遷太子舍人,加朝散大夫、職方郎中、主爵郎中、國子司業(yè)、忠陜二州刺史、太子少詹事知兵部選事,又分掌吏部選事,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太府卿、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贈潤州刺史,謚懿公,陪葬恭陵?!笨肌缎绿茣肪硪弧鹞濉秮頋鷤鳌罚骸皾惸感趾?,上元中,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同書卷六一《宰相表》上:儀鳳元年,“三月癸卯。黃門侍郎來恒、中書侍郎薛元超并同中書門下三品。”按,上元三年(676)十一月改元儀鳳元年。其為太府卿在為黃門侍郎前,即應在上元元年(674)或二年(675)間。
67豆盧欽望,證圣元年(695)。李迥秀《豆盧望碑》:“除越州都督?!胗嫲萏洌櫯F卿?!卑?,據(jù)碑文所載家世與官歷,此豆盧望即新、舊《唐書》本傳之“豆盧欽望”。又考《會稽掇英總集》卷一六《唐太守題名記》:“豆盧欽望,如意元年自婺州刺史授,拜司農(nóng)卿?!薄都翁尽肪矶魉举e卿。以碑文證之,應作“太府卿”,而其為司賓卿則又在太府卿之后。又按《嘉泰會稽志》卷二于豆盧欽望下云:“錢節(jié),神功元年自揚州司馬授。”即代欽望。按欽望為越州刺史四年,則為太府卿當在證圣元年。
68李柏,約天寶末。李助撰《李鷾墓志》:“列考諱柏,皇銀青光祿大夫、太府卿,贈司空?!蹦怪髋d元元年(784)卒。
太府少卿
69李淑眘,約高宗初。李畬《李允墓志》:“父淑眘,皇朝比部郎中、太府少卿、雍州司馬、刑部侍郎、陜州刺史?!蹦怪鞔构八哪?688)卒,卒年六十。
70姚璿,垂拱三年(687)。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續(xù)編》卷二二《法果寺碑并陰側》:“《大唐定州中山法果寺之碑》,朝議大夫、□□□少卿、檢口定州□□、吳興縣開國男、吳興姚口(下泐)。”碑陰題:“朝議大夫、守司府少卿、檢校定州刺史、吳興縣開國男姚璿。”跋引《金石分域編》云:“姚璿撰,鞠處信正書,垂拱三年四月,在唐縣嶺上村法果寺。”又跋言:“其為司府少卿、檢校定州刺史,則璿所自署,不應有誤。”按,姚瑞長壽二年(693)至延載元年(694)曾為司賓少卿,《唐九卿考》卷八已著錄。可參看。
71韋行詮,景龍二年(708)。崔湜《韋氏墓志銘》:“制光祿大夫行禮部尚書口國公韋溫、光祿大夫行太子詹事陳國公陸頌、秘書監(jiān)嗣虢王邕、太府少卿韋行詮等監(jiān)護?!蹦怪骶褒埗?708)十一月十四日葬。
72崔溫之,天寶十載(751)。徐浩<崔藏之墓志》:“季
弟太府少卿溫之等?!蹦怪饕蕴鞂毷d(751)十一月五日葬。
73崔鐬,約大中時。崔沆《崔鐬墓志》:“武宗皇帝……特敕擢授府君殿中丞。……后歷太府、光祿、司農(nóng)三少卿。”當在大中時。
二增補九卿重要新材料
1《考》卷二64頁“竇孝諶”。王詢《竇淑墓志銘》:“父孝諶,太常少卿,贈太尉,豳國公?!庇械牟牧现^太常卿,有的謂太常少卿,姑存疑。
2《考》卷二66頁“崔神慶”?!洞藿苣怪尽罚骸疤G滟浱由俑抵M神慶府君之孫?!?/p>
3《考》卷二69頁“姜皎”。王詢《竇淑墓志銘》:“前太常卿、楚國公姜皎書蓋?!蹦怪鏖_元九年(721)八月廿七日葬。
4《考》卷二118頁“傅游藝”?!短聘涤嗡嚹怪尽罚骸凹鱼y青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鞛槟尕Q來俊臣所疑陷,降授太常少卿。天授二年九月六日終于私第?!?/p>
5《考》卷二119頁“崔融”?!洞蘼N墓志》:“考中書舍人,通議大夫、太常少卿、國子司業(yè)、修國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子、贈衛(wèi)州刺史、謚曰文融?!庇执蘼N撰《崔尚墓志》:“中書舍人、修國史,太常少卿兼知制誥、國子司業(yè)上柱國清河子、贈衛(wèi)州刺史文公融。君之叔父也。”
6《考》卷三165頁“崔瑤”?!洞藿苣怪尽罚骸肮獾撉渲M瑤府君之長子?!鞂毎溯d秋九月,又丁光祿卿府君憂。”
7《考》卷三169頁“蕭升”。庾游方《庾游方妻蕭氏墓志》:“祖升,光祿卿、駙馬都尉。素風雅望,克振家聲。薨贈禮部尚書?!?/p>
8《考》卷三178頁“殷令名”?!洞笾芄释ㄗh大夫行麟臺丞上柱國建安縣開國子殷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仲容,字元凱,即陳郡長平人也?!噶蠲乒獾撉?、上柱國,襲建安縣開國男。并岳氣朝躋,德星夜朗,一日七士,千里比肩,學富??冢那褰??!?/p>
9《考》卷三185頁“竇瑗”。《竇勸墓志》:“曾祖瑗,皇正議大夫、光祿少卿?!?/p>
10《考》卷三190頁“杜中立”。李茂元《杜夫人墓志》:“兄光祿少卿,駙馬都尉中立,及嫂真源公主?!?/p>
11《考》卷四209頁“李邕”?!独铉吣怪尽罚骸案奶颓洌D(zhuǎn)衛(wèi)尉卿,出守貝州刺史,人為秘書監(jiān),又拜衛(wèi)尉卿。……開元十五年七月八日薨于東都嘉善里之私第?!?/p>
12《考》卷五249頁“李百藥”?!短评钜奈崮怪尽罚骸霸婊首谡洹⑼袝T下平章事府君諱百藥?!?/p>
13《考》卷五249頁“竇誕”。王珣《竇淑墓志銘》:“祖誕,皇朝宗正卿、禮部尚書、上柱國、莘國公?!?/p>
14《考》卷五251頁“李博父”。李助《李愻墓志銘》:“高祖諱博父,……自武德至咸亨凡刺七郡,位至特進、太常伯、宗正卿?!?/p>
15《考》卷五265頁“李慎名”。李助《愻墓志銘》:“祖諱慎名,襄州元子。天寶中,以德行冠宗屬,歷官京兆尹、左金吾大將軍、東都留守、太原尹、宗正卿。”
16《考》卷六326頁“爾朱義琛”?!洞笾芄是飳m尚書秀容縣開國男爾朱府君(杲)志石文》:“父義琛,唐司仆少卿、司刑少常伯、司刑卿、銀青光祿大夫、定州刺史,贈勝州都督、上柱國?!?/p>
17《考》卷六339頁“張景順”。趙驊《韋衡墓志》:“自后又有特進王毛仲、太仆少卿張景順,分彼正悴,更承渥恩。”
18《考》卷七348頁“郎楚之”。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續(xù)編》卷二○《郎余令殘刻造像題記》:“唐故大理卿郎楚之(下泐)……顯慶五年中山郎余令字元休為存亡一切眷屬等造?!卑显疲骸坝蚁裰猩嚼捎嗔顬樽娓感值芤磺芯鞂俚仍?。郎余令,兩《唐書》人《儒學傳》。祖穎,字楚之,武德初為大理卿。記稱大理卿郎楚之者,以字行也?!?/p>
19《考》卷七356頁“爾朱義琛”?!洞笾芄是锕偕袝闳菘h開國男爾朱府君(呆)志石文》:“父義琛,唐司仆少卿、司刑少常伯、司刑卿、銀青光祿大夫、定州刺史,贈勝州都督、上柱國?!?/p>
20《考》卷七363頁“李朝隱”?!短瞥涛溺怪尽罚骸熬志诶矸?,洞達時憲。屬大理卿李朝隱,國之良也,牒吏部,辟君為法官,因拜大理司直?!?/p>
21《考》卷七365頁“蔣欽緒”。蔣鄅《盧況墓志銘》:“夫人樂安蔣氏,則我列祖故大理卿、吏部侍郎、贈禮部尚書欽緒之小女?!?/p>
22《考》卷七366頁“袁仁敬”。僧湛然《袁氏孝女(梵仙)墓志銘并敘》:“孝女袁氏,字梵仙,有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尚書右丞、大理卿陳郡昭公之孫?!?/p>
23《考》卷七374頁“李正臣”?!洞拊阅怪俱憽罚骸胺蛉私睦钍?,北海太守邕之曾孫、大理卿正臣之女?!庇帧洞拊云藿睦钍夏怪俱憽罚骸盎士贾M正臣,大理卿。夫人大理府君之女也?!?/p>
24《考》卷七400頁“高士訓”?!队谏蟹斗蛉烁呤夏怪俱憽罚骸巴醺甘坑枺食滩坷芍?、大理少卿、衡州刺史。”墓主開元十六年卒。
25《考》卷七405頁“徐嶠”?!缎鞃怪尽罚骸澳顺罄砩偾?,哀敬折獄,大小以情,至誠所通,在微斯應?!?/p>
26《考》卷七409頁“韋光弼”。頁劉公輿《韋懿仁墓志》:“父光弼,皇大理少卿,贈刑部侍郎。起草粉闈,詳刑棘寺。一成無失于出入,得情必見其哀矜。朝典申恩,追榮宗伯?!?/p>
27《考》卷七410頁“鄭利用”。鄭峰《鄭徽墓志》:“曾王父御史中丞、大理少卿、贈司徒利用。王父大理少卿致仕庠?!?/p>
28《考》卷七426頁“崔神基”?!独钛拥v夫人清河崔氏墓志銘》:“父神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唐之臣,鼎之鉉也。夫人父,我太常府君?!卑?,原考證引多種典籍證崔神基以司賓卿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與此新出土墓志異,待詳考。
29《考》卷七427頁“豆盧欽望”。李迥秀《豆盧望碑》:“人計拜太府卿,轉(zhuǎn)鴻臚卿?!?/p>
30《考》卷八460頁“庾侹”。庾崇<庾游方墓志):“祖挺,鴻臚少卿?!?/p>
31《考》卷九481頁“王昕”?!短乒蚀罄碡┶w郡府君夫人太原王氏合葬銘》:“皇考昕,薛國公,先朝邢汝等州刺史、殿中監(jiān)、大司農(nóng)。天寶中冀州刺史弼之兄子也。”
32《考》卷九466頁“崔樞”?!洞拗@之墓志》:“公則皇朝司農(nóng)卿、散騎常侍、陜州刺史、清河郡開國公世樞之曾孫?!眲t崔樞因避諱而省“世”字。
33《考》卷十500頁“祖孝基”?!短谱婧弥t墓志》:“祖孝基,皇給事中、太子家令、雍州別駕、司農(nóng)卿、蘄州刺史、容城男?!卑?,《唐代墓志匯編》所載《裴珣夫人祖氏墓志》:“唐司農(nóng)少卿孝基之季孫,渠州司馬義臣之少女,秘書郎流謙之次妹,處士河東裴府君之嫡妻。”墓主天寶七載(748)四月十日卒。墓志記載先世,例稱終官,而此二志相互矛盾。再參以《元和姓纂》卷六范陽祖氏:“孝基,司農(nóng)少卿?!眲t疑此志之“司農(nóng)卿”,為“司農(nóng)少卿”之誤。
34《考》卷九502頁“閻玄邃”?!短乒食缥纳惥怪?/p>
文》:“君諱炅,字季奴?!驽?,司農(nóng)少卿,澤州刺史。”參《新唐書》卷七三下《宰相世系表》:“玄邃,司農(nóng)少卿、澤州刺史?!奔础伴愬洹睘椤伴愋洹敝?。
35《考》卷九507頁“蔣岑”。殷亮《蔣倫墓銘》:“皇考諱岑,正議大夫、司農(nóng)少卿、贈汾州刺史。”
36《考》卷十522、524頁“崔諤之”。據(jù)《唐崔諤之墓志》補闕文:“預謀劉章,……封趙國公,食邑五千戶,拜衛(wèi)尉卿、將作少匠、滑州刺史、太府卿、汾州刺史、少府監(jiān)、檢校司農(nóng)卿、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府卿、兼檢校御史中丞,聯(lián)拜少府監(jiān)?!呵镓?,以開元七年歲次已未八月景戌朔三日戊子,薨于東都永豐里私第?!?/p>
37《考》卷十527頁“袁建康”。竇牟《袁亮墓志》:“太府卿諱建康之第五子也?!?/p>
三訂正九卿任職年限及名字訛誤
1《考)卷二67頁“李范,神龍二年”。按,李范為太常卿應系于景云二年(711)?!短凭徘淇肌窊?jù)拓本《大唐故雍王贈章懷太子墓志銘并序》,題“太常卿兼左衛(wèi)率岐王口書”,并以其葬年為神龍二年(706)??加和鯙槔钯t,其墓志有兩方,一為《大唐故雍王墓志銘并序》,志書其葬年為神龍二年七月一日,然未署撰書人。二為《大唐故雍王贈章懷太子墓志銘并序》,署“太常卿兼左衛(wèi)率岐王范書”。此為合拊墓志,葬于景云二年(711)?!短凭徘淇肌穼⒍净煜?,而產(chǎn)生此誤。故李范為太常卿時間應移正。
2《考》卷二69頁“薛祟胤,景云中”。未列具體年代?!堕_元釋教錄》卷九:“睿宗景云二年辛亥,于大薦福寺復譯……等經(jīng),……太常卿衛(wèi)國公薛崇胤監(jiān)護?!庇纱俗C知,薛崇胤為太常卿可定為景云二年(711),《唐九卿考》僅云“景云中”,可據(jù)此加以補證。
3《考》卷二96頁“王正雅,大和五年”,所據(jù)為《冊府元龜》卷六二二:“王正雅為太常卿,宋申錫獄自內(nèi)起,宰相重臣無敢言者,正雅與京兆尹崔琯上疏請付外考驗其事,由是獄情稍緩,申錫止于貶官,內(nèi)外翕然推重之?!卑?,王正雅此時任“大理卿”,《冊府元龜》誤作“太常卿”。據(jù)《舊唐書》本傳:“人為大理卿。會宋申錫事起,……正雅與京兆尹崔琯上疏請出造事者付外考驗其事?!薄缎绿茣繁緜鳎骸叭藶榇罄砬?,會爭宋申錫獄,堅甚,申錫不得死?!薄秲愿敗肪砹黄撸骸巴跽?,文宗時為大理卿,會宋申錫事起獄,自內(nèi)出,無支證可驗。”又《冊府元龜》卷六九一、《新唐書·宋申錫傳》、《新唐書·崔琯傳》、《資治通鑒·大和五年》所載同?!短凭徘淇肌肪砥叽罄砬洹巴跽牛蠛臀迥辍睏l無誤,卷二太常卿“王正雅,大和五年”條應刪去。
4《考》卷二131頁“趙頤貞,開元中”?!囤w應墓志》:“太常少卿諱頤貞之第四子。以天寶十三載六月廿九日,寢疾卒于尚賢里之私第,春秋廿有七?!饶缚奁渚嫌?,兄弟哭其急難?!卑矗纪茰y趙頤貞為太常少卿在“開元中”,而以募志所載其子趙應二十七歲于天寶十三載卒,其母尚在推之,趙頤貞為太常少卿應系于天寶中更為合適。
5《考》卷三159頁“楊元琰,景龍中”。未列具體年代。岑羲《楊再思碑》:“令光祿卿楊光(元)琰監(jiān)護?!蹦怪骶褒埲炅罗啊S纱俗C知楊元琰為光祿卿可定于景龍三年(709)。
6《考》卷三161頁“馬懷素,開元三年”。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續(xù)編》卷二五《崔夫人鄭氏墓志銘》:“《(缺)唐大理卿崔(缺)故夫人滎陽縣君鄭氏墓志銘并序》,光祿卿、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馬懷素撰?!敝驹疲骸耙蚤L安三年八月廿四日,終于京兆府永樂里之私第,以開元五年十月廿五口口窆于恒州之舊塋,禮也?!倍短凭徘淇肌窊?jù)《績語堂碑錄》引其卒年在開元三年(715)。與此不同,今錄之存參。
7《考》卷四208頁“李罐,開元十一年”。李瑾任衛(wèi)尉卿的時間應改正為“開元六年——開元十一年(718-723)”。闕名《李(王進)墓志銘》:“第十二弟衛(wèi)尉卿嗣許王瓘等?!蹦怪鏖_元六年十二月一日葬,是李瑾開元六年已在衛(wèi)尉卿任?!短凭徘淇肌穬H考證李瓘為衛(wèi)尉卿在開元十一年(723),應加以補正。
8《考》卷四241頁“韋行立,長慶元年”。韋行立任衛(wèi)尉少卿的時間應改正為“元和十二年——長慶元年(817-821)”?!俄f行全墓志銘》題撰人:“兄朝議郎守衛(wèi)尉少卿賜緋魚袋行立撰?!蹦怪髟嵊谠褪?817)七月,是韋行立元和十二年已在衛(wèi)尉少卿任?!短凭徘淇肌穬H考證韋行立為衛(wèi)尉少卿在長慶元年(821),應加以補正。
9《考》卷六296頁“史晡(史陳、阿史那陳),垂拱中”。并云:“《舊書·阿史那蘇尼失傳》:子忠,‘忠以擒頡利功,……賜名為忠,單稱史氏?!雨惙庋?,垂拱中,歷位司仆卿?!缎兆搿肪砹幽鲜肥希骸?,宋州刺史。岑氏《四校記》疑‘晡乃‘陳之訛?!卑?,賈彥璋撰《史璀墓志》:“曾祖諱忠,皇朝封懷德郡王、鎮(zhèn)軍大將軍,贈荊州大都督。祖諱元睞,太仆卿、上柱國、薛國公?!蹦怪魈鞂毩d(747)卒,年七十。其祖年代約在高宗、武后時。由此志可證,《姓纂》作“史晡”者誤?!笆凡A”則為“史元陳”之省文。
10《考》卷七361頁“崔昇,開元三年”。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續(xù)編》卷二五《(缺)唐大理卿崔(缺)故夫人滎陽縣君鄭氏墓志銘并序》,即崔昇夫人。志云:“以長安三年八月廿四日,終于京兆府永樂里之私第,以開元五年十月廿五口口窆于恒州之舊塋,禮也?!睋?jù)此則崔昇任大理卿的時間當改為“開元五年”。而同一墓志《唐九卿考》據(jù)《績語堂碑錄》引其卒年在開元三年(715),未知孰是,今錄之存參。
11《考》卷八424頁“蕭嗣業(yè),顯慶三年——龍朔二年”。蕭嗣業(yè)任鴻臚卿的時間應改為“顯慶三年——龍朔三年(658-663)”。《大唐故新城長公主墓志銘并序》:“以龍朔三年二□□□□□□薨于長安縣通軌坊南菌,春秋年卅?!餐恼洮樼稹蹰_國公蕭嗣業(yè)持節(jié)護喪事,司元□□伯剡國公張大象為副?!薄犊坚尅罚骸皟商茣芯浧錇轼櫯F卿兼單于督護府長史,《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記其為,鴻臚少卿,瑯琊郡公。新城公主墓志中其為‘同文正卿,瑯琊郡開國公。同文正卿即鴻臚卿,《新唐書·百官志》和《唐六典》卷十八中有記載:龍朔二年改鴻臚寺卿為同文正卿,可糾《新表》中‘鴻臚少卿之誤。”知蕭嗣業(yè)龍朔三年(663)二月尚在鴻臚卿任。
12《考》卷八431頁“李迥秀,景龍至景云中”。未列具體年代。李迥秀《豆盧望碑》:“時景龍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即長安頒政里之私第,春秋八十有六?!辐櫯F卿李迥秀監(jiān)護,雍州司馬韋銑為副?!庇纱俗C知,李迥秀為鴻臚卿的時間可定于景龍三年(709)。
13《考》卷十520頁“豆盧欽望,萬歲通天元年”。李迥秀《豆盧望碑》:“除越州都督,……人計拜太府卿,轉(zhuǎn)鴻臚卿。……左遷趙州刺史。……公以懸車之年,表請骸骨。不許。拜太府卿?!诉w刑部尚書?!笔瞧湓鴥纱螢樘洹Hf歲通天元年(696)為第二次。據(jù)《會稽掇英總集》卷一六,其為越州都督在如意元年(692),又如意元年九月改元為長壽元年,則首次為太府卿在長壽二年(693)或稍后。
14《考》卷十521頁“韋翼”?!短凭徘淇肌吠茰y其任太府卿的時間“約武后時”?!俄f英墓志》:“父翼?;抒y青光祿大夫、秘書少監(jiān)、太府卿、申王傅、武陽平公?!蹦怪魈鞂毦泡d(750)卒,享年七十二。據(jù)此推測,其為太府卿約在開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