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興
學校管理要正視人的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確立生命意識,關(guān)注生命,以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xiàn)代教育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在此,筆者不揣淺陋,試從說文解字角度,談點一己之見。
一、先解“人”字
“人”,起初是象形,即描摹一個站立的人的形象,漸次演變?yōu)橐黄惨晦?失去了甲骨文中象形的外部特征,卻仍舊保留著“人”站立的要點,兩腿叉開,兩腳扎牢。兩腿相互支持才能站得穩(wěn),立得正,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人的含義。人生,強調(diào)了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價值蘊含其中;人格,是道德和氣質(zhì)的綜合,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氣;人品,由人生和人格構(gòu)成,人品要由別人的口去品評,由學生、教師、家長、社會評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人生追求就是教書育人,人品就是為人師表,人格就是甘為人梯??鬃诱f:仁者愛人。就是說對人要有愛心。教師對學生如此,校長對教師也是如此,要相互尊重,相互關(guān)心。這是今天構(gòu)建和諧社會、和諧教育、和諧校園的目的,也是人本管理的實質(zhì):關(guān)注學生和教師,尊重學生和教師。
二、再解“本”字
“本”是一個指事字,《說文解字》說:本者,根也。在“木”字的下部加一小橫,表示這里是樹木的根。本就是根,就是事物的根本。在學校內(nèi)進行教科研活動,以學校為根本,就是校本。在學校管理中,突出教職工和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尊重教職工和學生的權(quán)利,這就是人本管理。作為校長,要把握好人本管理的尺度,進行換位思考,多站在教職工的角度想一想,同時啟發(fā)教職工超越自我,多站在集體角度、他人角度甚至領(lǐng)導角度想一想,擺正集體與個人的關(guān)系,他人與個人的關(guān)系,明確自己的職責,找準自己的位置。
三、再看“管”字
上邊的“竹”,代表竹簡木牘,象征文化知識;下邊“官”代表身份,合起來為“管”,就是有知識有頭腦的官才能做的,才能做好的事。用文化知識去教化,用律法條例去治理,這既是管的技術(shù)和藝術(shù),也是管的原則和理念,即深入人性,體現(xiàn)人本。相反,作為一校之長,只認識到自己的身份是官,想怎么管就怎么管,這種管就不叫管,而叫菅,古稱“草菅”?!肮堋本哂屑s束性和強制力。既有強制,就少不了獎懲。但懲不是硬性的懲罰,而是人心靈的交流。“懲”字,從上往下,意為征服人的心靈,從下往上,意為用心征服人,可見懲是懲,獎也是懲,都是本著法律政策、校規(guī)校紀,獎之合情,懲之合理,使被懲者口服心服。
四、最后來看“理”字
“理”為會意字,本意為玉的紋理,因美玉的紋理清晰有序,就像一條條道路一樣,因而引申出“道”的意思,即為“道理”,又引申出治的意思,即治理。《說文》里說:理,治玉也。進一步派生出一系列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如理論、理念、理想等。理論來自于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源于經(jīng)驗,又高于經(jīng)驗。校長必須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升華自己的經(jīng)驗,指導自己的實踐。理念,更多的偏重于觀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20多年來一直唱響的主旋律。值此新課改全面實施之時,一個教育領(lǐng)導者或一校之長更應該保持教育理念的前衛(wèi)和正確。理想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就是我們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提出的一定要完成的任務。一校之長,沒有理想,不僅是個人的失敗,也是一所學校的厄運。
作者單位 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