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義
個性化閱讀,是指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并與非認知因素互為影響的活動過程。它是學生借助文本與作者對話的心理過程,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教師在個性化閱讀中起導向、點撥、鋪墊、組織等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鑒賞文本??梢赃@樣說,個性化閱讀是閱讀機智的靈動閃現,是個性化體驗的自由釋放。只有在大力張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閱讀主體的閱讀潛能,才能使之豐腴厚實,有智慧,也才能適應未來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呢?
一、教學民主化、平等化
筆者認為,教師倡導民主,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保證閱讀順利完成的前提。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營造一種民主氣氛,鼓勵學生自由探索,自主學習。要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敢于蹲下身子來看學生,沒有師道尊嚴,沒有標準答案,沒有絕對權威。在探究中,教師與學生要“公平”的對話與交流,學生完全能通過與教師的平等爭論,獲取滿意結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師都應該抱著寬容、欣喜的心態(tài)去對待,不應簡單地以教師的標準答案去取代學生豐富多彩的解讀。教師甚至要引入“容錯”的評價理念,要能適度容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種種差錯。這樣,學生就會在閱讀過程中無所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若只關注自己設計的訓練,不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不珍視學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個性,導致學生敢想、敢說、敢為品格的喪失,妨礙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這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二、突擊重點,直擊難點
教師還要注意指導學生采用恰當的方法進行閱讀,要注意突擊重點,直擊難點。對文本的重點出重拳,用重力,聚眾智。如《荷塘月色》的“語言技巧”是學習重點,作者乃散文大家,運用語言得心應手,透徹玲瓏,看似字斟句酌,卻又質樸自然,渾然天成;仿佛信手拈來,但又恰到好處,深中肯綮。其技巧究竟“巧”在何處,學生研習文本可知,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疊詞。如寫月光下荷花的姿態(tài),不同文化素養(yǎng)的學生就可能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會有大致相同的審美趣味。作者連用三個比喻句形容或“裊娜”或“羞澀”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素淡朦朧的月光下,荷花忽隱忽現,忽明忽暗,茂密的荷葉如深邃的藍天,稀疏點綴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纖塵不染,純凈無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潔素凈,其詞麗,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令人遐思無窮,浮想聯翩。難點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因為難,閱讀中更易見出個性,“閱讀,就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古人之言,包含無盡,后人讀之,隨其性情淺深高下,各有會心”。對課文難點的解讀,宜采取“見仁見智”的辨析,允許學生課堂上“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抒發(fā)胸臆,評頭論足,激情共鳴?!耙宰又プ又堋?真理越辯越明,難點越辯越清。
總之,只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研習,思維自然會得到歷練和激活,創(chuàng)新之火就會時有閃現。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結論也許幾近乎對或幾近乎錯,這些都無關緊要,只要出于至誠,飽蘸真情,學生在閱讀中收獲的感動遠比一個結論重要得多。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