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萊
摘要基于中職生語文基礎較差的現狀,本文探析形成激趣-目標-示范-訓練-自學的教學模式。從激趣到自學,完成“教師教是為了學生學”的任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中職語文學習模式
面對入學成績普遍較差的中職生,語文學習模式的改革任重道遠。在不斷地思考、探討、實踐基礎上,筆者探析形成了一套以激發(fā)興趣為起點,以明確目標為基點,以指導學習方法為重點,以學生學會學習為落腳點的激趣-目標-示范-訓練-自學的、行之有效的、嶄新的教學模式。
一、激趣
中職生對語文普遍不感興趣。原因在于,一方面有許多學生進入中專懷抱混日子的態(tài)度。認為語文很“空”,不知要學些什么,該怎么學,只求及格不求優(yōu)秀;另一方面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差生,小學到初中九年的時間都沒學好語文,進中專后也難學好,不抱什么希望;因此,中職語文教學獲得成功,首先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目標激趣。學習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學習目標與人生目標緊密相連,有了明確的、積極的人生目標,就會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語文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工具學科,人生處處離不開語文。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絕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對他們進行語文教育絕非徒勞無功,只要真誠而又巧妙地感化,沒有人會無動于衷的。
2、榜樣激趣。榜樣是具體可感的,對于不擅長理性思考的中職生來說,更具有感染力和示范性。教師平時收集到的語文學習的名人事跡、自己語文學習的經歷。特別是許多有名有姓已考取大學或事業(yè)有成的本校畢業(yè)生的語文學習成功事例,都會讓大部分學生怦然心動,信心倍增,從而對語文學習減少恐懼感、冷漠感,從而充滿熱情。
3、體驗激趣。成功是最好的興趣生發(fā)劑和催化劑。在課堂教學與課外交談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比較、總結自己語文學習的情況,體驗成功的樂趣,可以激發(fā)他們語文學習的更大興趣。
二、目標
中專教材一般是以文體單元為緯線、以能力培養(yǎng)為經線來編排的,其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文章和寫作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高能力的關鍵是掌握方法。如果說能力是一個平臺的話,學習方法就是登上平臺的階梯。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
根據教材編排的內容和中職生語文水平的實際情況,按照語文能力從低到高的要求,有系統有步驟地安排好每個階段、每個學期、每個單元、每篇課文、每堂課教學中需指導。并讓學生掌握的有關語文學習的方法。就現代文閱讀教學來說,一二年級四個學期,第一學期以掌握記敘文、說明文的學習方法為主,第二學期以掌握議論文的學習方法為主,第三學期以掌握文學作品的學習方法為主,第四學期側重掌握實用文的學習方法,這是橫向的文體學習方法的目標;而縱向的逐步深入的語文學習方法的目標則是:第一學期主要掌握對文章整體的感知理解和理清思路的學習方法,第二學期主要掌握語段分析和言語分析的學習方法,第三學期主要掌握文學鑒賞的方法,第四學期主要掌握點評引申的學習方法。這~學習方法總體計劃,是示范、訓練、自學等各個階段的指導方針。要根據教材提供的課文或課外選擇的范文,以及學生的實際語文能力水平,確定每個周期需掌握的具體語文學習方法及需達到的程度。語文教師要十分清晰明白這些學習方法的學期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及課堂教學目標,也要讓學生同樣做到一清二楚,師生共同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與學的活動。
三、示范
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關鍵在于教師的首先示范。示范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教學時,即每篇課文的第一課時,而整個中專階段又主要集中在一年級。
首先,要圍繞具體明確的學習方法及目標,在教師對文章深入理解、分析、研究、感悟,歸納的基礎上,總結出這一類文章或語段的學習方法來。然后,精心設計教案。最后,組織示范教學。這個過程中,可以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同時又要誘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討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僅給他們以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明確講清閱讀分析時出現的問題,如何分析、為什么這樣分析這一動態(tài)思維過程。
四、訓練
學生從教師那里學到的方法,只有通過實踐應用才能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形成讀書的技能,這就需要訓練。
首先,要尋找平臺?;蛟谡n文中尋找兩三個典型語段,或在單元中尋找一兩篇典型課文,也可另尋語段或文章,作為提供學生訓練的平臺。然后,分步訓練??刹捎脤ёx式或提問式的方法帶著學生對某一語段或課文進行分析,讓他們了解并熟悉需要分析的內容要點和步驟。在此基礎上,再放手采用互助討論式或自我探究式的方法,讓學生去對教師規(guī)定的語段或文章進行分析。此時,教師應放手而不放心——不停巡視,密切關注,及時指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偨Y規(guī)律是整個閱讀教學模式中最關鍵的一步。學生經教師示范特別是親自實踐引導后,可以總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現代文閱讀分析學習方法。近年來,筆者和學生一起,總結出了幾種好的現代文閱讀法。
1、整體感悟7W法。①who(誰寫的);②when(什么時候寫的);③where(在哪里寫的);④why(為什么寫);⑤what(寫的什么內容);⑥how(用什么方式寫的);⑦how(寫得怎么樣)。
2、理清思路法。以議論文為例。①找觀點。初讀課文,試找觀點;②提綱目。標好段序,歸納段意,歸并段落,概括層意,明確觀點;③理思路。探求寫作意圖,弄清聯系銜接;④編提綱。
3、語段分析法。以寫景散文精要語段為例。①明確描寫對象,尋找景物特征;②理清行文線索,分清段落層次;③找出重點詞語,分析意義作用;④辨析表現手法,揭示主題思想。
4、標題分析法。①讀全標題;②找出題眼;③分析結構;④補充成分;⑤提出問題。
五、自學
初步掌握了某種學習方法之后,學生一般都會有欣喜感,同時產生一種強烈的、躍躍欲試的沖動。教師因勢利導,充分利用這種積極的內動力,布置學生廣泛自學,以使其掌握的學習方法得到鞏固,并在大量的自學實踐中由方法形成能力。
自學階段“三規(guī)定一檢查”:①規(guī)定最低限度需自學的文章篇數。這些文章可以是課本中本單元的自學篇目,也可以是選學篇目中較淺顯的課文。教師還應大量閱讀,從課外的時文、美文、經典文中選出適當的文章,提供給學生自學,更要鼓勵他們課外閱讀,精選文章自學。②規(guī)定最低限度需達到的自學要求。既要重點突出,即運用剛學到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又不宜單一。以前學到的學習方法可能會生疏,應要求學生不斷鞏固。③規(guī)定完成自學的時間。④檢查自學成果。檢查的形式有批閱自學筆記、課外自由交流、課堂集中交流。等等。其中,雖不可能經常進行課堂集中交流,但這種效果很好的形式,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第四學期則可安排二三次。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集思廣益后各派一代表參加大組交流,博采眾長后再各派一代表參加全班交流。此時,不僅學生會詫異于自己的能力,充滿成就感,教師也會驚喜萬分,驚嘆學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