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節(jié)
摘要: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政治的不斷改革,面臨著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以高校工作所遇到的問題為突破口,結合問題進行分析,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一些思考,以加強高棱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問題;影響因素分析;創(chuàng)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G40-01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2-0218-02
1高校德育工作面臨困難的原因分析
1.1社會政治經濟改革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社會經濟成分、就業(yè)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受到了由社會經濟生活多樣化帶來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嚴峻挑戰(zhàn)。
1.2高校德育觀念和德育工作方法存在的問題
(1)培養(yǎng)臺格的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然而在目前仍有一些學校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將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混同或簡單地等同起來,而更多地或突出地強調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忽視了學生其他素質的培養(yǎng),局限和窄化了其它功能的培養(yǎng)。面向未來,學校德育要適應時代進步的客觀要求,就必須摒棄這種傳統(tǒng)的德育功能觀,從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樹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觀。
(2)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人的觀念在不斷地更新,學生已不是傳統(tǒng)的學生,他們對老師的話已不再是一味的接受,他們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對老師的話產生質疑;他們不喜歡生硬、機械的純理論講授方式,希望生動形象易于接受,過去單純灌輸方式和一味的說教方式甚至處罰方式已經不能再適應當今高校的德育工作了。
1.3家庭對子女負面的教育也給德育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
在學校大力倡導學生為國家興旺而讀書,努力成為一個“四有”新人的同時,相當一部分家庭的家長們卻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孩子面前談賺錢,議當官,論高消費等等,淡化學生的奉獻意識,同時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對于子女過于溺愛,有意無意巾讓學生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優(yōu)越感強但承受能力差。
1.4網絡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
網絡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它以其大眾化、開放性、互動性吸引著眾多的高校大學生,并且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達恩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場所,它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各種現(xiàn)代意識,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方便,但同時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高校帶來巨大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了一系列嚴峻考驗。
(1)隨著網絡在我國飛速發(fā)展,網絡犯罪的社會問題日趨嚴重,而大學生又是網絡的主要群體之一,這必定增加高校德育工作的范圍和難度。
(2)網絡弱化著家庭和學校的功能。在高校中,由于傳統(tǒng)德育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和時代氣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感召力,而網絡卻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生的生活,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也減弱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可控性。
(3)網絡使同學關系淡漠,情感疏遠,網絡改變了學生的交往方式,從人與人語言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這有可能使個人產生緊張、孤僻、冷漠和其他健康問題。
2高校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思考
2.1加強理論學習。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
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應加強學生對黨的理論知識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以及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意識,只有具有國家意識的人,才會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會時刻惦念的是國格和人格,時刻想著為國家發(fā)展和建設盡一份力,只有從思想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才能抵御來自外界的意識形態(tài)和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為有效開展德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2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觀念和工作思路
(1)轉變德育觀念。
①更新傳統(tǒng)德育功能觀,樹立全新的德育功能觀。因此實現(xiàn)教育的多功能化首要的是政治功能不能淡化的前提下,注重發(fā)揮人文價值和道德功能、經濟功能,且突出人格教育讓大學生學會“做人”。②更新傳統(tǒng)的德育目標觀。樹立既面向未來又立足現(xiàn)實的德育目標觀,崇尚道德,不侵犯別人,而且要樂于助人,我們高校學生是國家培養(yǎng)的高級知識分子,更應加強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③更新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模式,樹立尊重學生主體性的觀念。當今的大學生渴望受到關注,渴望成才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一味地進行道德灌輸,就難免會遇到抵觸,因此學校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獲得尊重、自信的情感體驗,這樣才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④樹立全員參與,全方位滲透,全過程育人的“大德育觀念”。這就要求要有一批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我個人認為高校應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德育工作者,比如在中央號召進一步深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時,以此為契機,召開專門會議,組織德育工作者學習文件,相互交流工作心得,撰寫論文,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同時學校應在提高現(xiàn)有德育工作者業(yè)務水平的基礎上,面向社會和各高校畢業(yè)生招聘,選拔出一批德才兼?zhèn)涞狞h員同志任專職輔導員,充實到學校德育工作隊伍中來,為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思路。
開展德育工作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我認為高校德育工作方法應在以下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①高度重視學生的組織發(fā)展工作。擴大大學生的入黨工作對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高校應該把黨建工作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積極把優(yōu)秀的團員青年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yè)中來,讓他們在學生當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應采取“早發(fā)現(xiàn)、早培養(yǎng)、早吸收”的工作方針,力爭做到一年級有積極分子,二年級有黨員、黨小組,三年級有黨支部,重視發(fā)揮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活動中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學校應定期召開黨校培訓,筆者所在的安徽財經大學就特別注重學生黨員的思想素質,除定期召開校黨校的學習外,還要求各學院成立分黨校,請黨務工作者為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上黨課,此舉不僅為黨組織培養(yǎng)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分子,并且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了學校的德育工作。
②發(fā)揮學生活動的優(yōu)勢,形成百花齊放的德育教育格局。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高校應針對新問題,新情況,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學校真正成為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和輻射源,并充分利用海報、網絡、廣播等做好宣傳工作。抓住機遇,深化團員青年的理論學習。在團中央掀起增強團員意識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加強對廣大團員青年進行團史團情的教育,筆者所在的安徽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所開
展的黨團知識競賽、“我為團旗添光彩”演講比賽,“團旗飄揚”團報制作大賽,“三學”等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通過校園文化這一載體,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學院的力量,使各學院成為不斷激活和提升文化建設德育功能的基礎性力量和開創(chuàng)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中堅力量。學校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應注意將校園文化活動由淺層次文體娛樂型向深層次推進,同時注意結合特色逐步拓展校園文化的科技含量,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舉辦的“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高??梢约哟笮麄骱酮剟盍Χ龋囵B(yǎng)學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除了利用建黨節(jié)、“五四”等節(jié)日和紀念日舉辦活動外,學校還可以發(fā)掘資源,為德育工作做貢獻,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就經常邀請校關工委的“五老”報告團,定期給學生們做報告,舉辦“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等專題講座,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③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正面引導作用。為避免家庭教育中不當方面給學生的錯誤引導,學校應千方百計開展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大局意識和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并倡導學生主動幫助弱勢群體,比如通過每年的“三下鄉(xiāng)”活動,讓學生深入到農村,一方面讓學生感受農村生活,了解目前我國的國情,珍惜上大學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結合自身專業(yè)特長為農村的發(fā)展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由此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體驗。此外,倡導學生積極參加青年志愿者隊伍,讓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為社會弱勢群體獻愛心,讓他們從活動中體會因為自己的付出讓別人得到幸福的快樂,進而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奉獻意識和大局意識。
④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為德育工作服務。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引導學生通向成功,也可以誤導學生通向失敗,因此我們既要看到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也不能忽視互聯(lián)網的積極向上的一面。作為高校德育工作者我們要應用好這把“雙刃劍”,同時更要引導學生用好這把“雙刃劍”。首先,建立德育網站,正確引導學生。加強校園網站的建設和網絡的管理,發(fā)揮互聯(lián)網開放的優(yōu)勢,將校園文化建設、時勢政治等及時上傳網絡。德育工作者及時將近期開展活動的情況在網絡上公布出來,同時將活動的獲獎情況、學年的評優(yōu)情況、發(fā)展為預備黨員的學生名單以及各班級活動情況及時上傳,在學生中倡導一種文明、健康、向上的氛圍。其次,利用網絡開展網上心理咨詢。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健全的獨立人格,近年來學生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而自殺或傷害他人的案件在各高校時有發(fā)生,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發(fā)生,學校也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請心理咨詢老師開講座,但是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往往很內向,他們不愿意讓別的同學知道,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在網上進行心理咨詢活動,網上心理咨詢活動安全、便捷、不受時間、地點等限制,同時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人的尊重,有利于消除學生的顧慮,使他們講出心里話,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情況,最大程度地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總之,新時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對高校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大,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要求,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規(guī)律和有效辦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當前進一步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各高校德育工作同仁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校的德育工作將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