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喻麗清
苦瓜
吃苦瓜,應(yīng)當是最沒有罪惡感的。因為它苦,可見我們并無心存愉悅自己的意思。
長著一張“破碎的臉”,處處是肉刺,一看就知道是個我行我素的家伙,下鍋時會喊“救命”的青菜里怎么也不會想起它來的。
雖然渾身是不可入口的苦味,剖開來卻也有著白凈柔軟的瓜瓤。呵護著一粒一粒鮮血一樣紅顏色的籽?!按值[其外,豐潤其內(nèi)”,苦也有苦的滋味。
空心菜
即是沒有心的,吃著不用思想,本來是一種單純的快樂??上?,它來自故鄉(xiāng)。
就怕它縮水,一把炒成一筷子,成了一種心痛的負擔。
冬瓜
是冬天生長的瓜嗎?不會的。冰天雪地是錘煉筋肉的,耐得過歲寒的,無論如何要比它堅實。它松泡泡的肉質(zhì),是紈绔子弟,喝多了啤酒,一副閑逸散漫的模樣,所以入水成湯,可以化得了無蹤跡。
比起西瓜,它無味。比起番瓜,它無趣。是虛有其表命錯了名字的瓜吧?叫“東瓜”或“咚瓜”,比較不這樣的像諷刺。
白菜、芥蘭、青梗菜
是正統(tǒng)的蔬菜吧?無論是取其生脆或取其軟嫩,都請小心留著它們正統(tǒng)的顏色:翠綠。
應(yīng)當是青翠如菜的綠顏色,我們卻說“如翡翠般”的綠,人工戰(zhàn)勝自然,是多么顯而易見。
所謂“正統(tǒng)”都是吃虧的東西,因為它的存在已平凡到理所當然的地步。菜就是青的,“面有菜色”看似頗不合理,豈不知,稍有大意,“油綠”也有轉(zhuǎn)成“萎黃”的時候。
西紅柿跟茄子
一紅、一紫,并列的時候都是美,“惡紫之奪朱”嗎?不必了。只要在水火里一過,“西紅柿”,它還是君子本色。紫茄,它守不住那點兒紫。
黃瓜
只有意大利的黃瓜,才有黃色的。中國的黃瓜,無論大小,上桌的皆青綠。唯有老掉的黃瓜,才有些蒼黃。
泥土是血脈的根,我們拿它做比吧,它是土黃,葉落了也要變成土黃。黃昏時分,是昏黃。太陽,是金黃?;实鄣凝埮?,是古董黃。啊,人老了,是珠黃。
塵歸塵,土歸土,四季的繽紛最終莫不要歸給塵土。人家若問起我關(guān)于太初天地間的“色”,我一定說:土黃。
蔥、姜、蒜
有沒有它們,似乎都可以。
酒不能解渴。點心不能當飯。蔥、姜、蒜,絕不是菜。它們的意義,只有在缺少它們的時候,才成其為意義。
婷兒/摘自2008年12月1日《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