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鳳
一、讓作文成為學生的朋友
(一)在游戲中作文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戲滲入到作文訓練中,或者說讓學生在游戲中作文。和作文一起做游戲,在玩中學寫,在寫中再現(xiàn)玩耍的樂趣,寫作文也就成為輕松的事了。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戲的快樂,學生就不會感到寫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一次作文課,我掛出一幅一只鳥停在樹上的簡筆畫,讓一名學生根據(jù)圖畫內容,用語言指揮另一名學生畫畫。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一個個嚷著:“先畫個小三角,再畫一個橢圓?!薄安粚?,不對。三角形小一點,橢圓大一點?!敝笓]畫畫的同學憋紅了臉,既為自己指揮不當而后悔,又替畫畫的同學著急,恨不得自己畫。畫畫的同學則是一臉茫然,既不知道自己要畫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畫的是什么。一聲停止,展示作品,學生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接下來寫作文,學生眼睛里閃爍著喜悅的光芒,紅潤的臉蛋上笑意盈盈。多數(shù)作文內容具體,情景交融,可見他們體會到了作文的快樂。(二)在聊天中作文作文是學生最忠實的伙伴。煩惱時,可以向它傾訴;快樂時,可以和它分享。做大隊委的同學是這樣和作文聊天的:“早上七點十分離開家門,就踏上了一條忙碌之路。一到學校,我就和值日生一起在校門口站崗。打早讀鈴,值日生吃早餐,我還得去巡視各班早讀。上完第一節(jié)課,又得去檢查早餐的情況,看到別的同學津津有味地吃早餐,我只能咽口水。好不容易檢查完,催命的鈴聲又響了,我只能打起精神和饑餓作斗爭——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一周后,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就像被綁得緊緊的人突然被松了綁?!?/p>
(三)在生活中作文
作文就是把我們平日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的寫出來,敘述喜聞樂見的事情,刻畫具體可感的人物,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很多,如上學路上的風景、一次游戲等。只要留心觀察生活,真心感受生活,作文就會成為忠實的記錄者,成為學生的好伙伴,讓他們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二、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文的訣竅
(一)用恰當?shù)脑~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有的學生寫作文時,要敘述或描寫某件事、某個人的時候,盡管心里已經構思好了,可就是找不到恰當?shù)脑~語來表達。因此,豐富詞語,提高詞語的運用能力,對寫好作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第一,廣泛閱讀。廣泛閱讀,就是要多讀一些課外書籍。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多看同齡人的作文,看看他們是怎樣用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的。同齡人的作文中所描寫的生活,離學生的生活更近一些,在思想感情上容易產生共鳴,也就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重點背誦。一篇好文章,要讓學生熟讀,對其中特別優(yōu)美的章節(jié)要能夠背誦。背誦,一是可以透徹地理解原文的內容,二是可以積累詞匯,三是可以掌握詞語的搭配,四是寫作文時便于借鑒或套用。
第三,仔細分析。寫作文只靠“閱讀”和“欣賞”是不夠的,還要動腦筋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詞語表達,用別的詞語行不行。
(二)如何使語言更簡潔
寫作是語言的藝術。首先,用意十分,下筆三分。文章應寫得含蓄雋永,給讀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寫得過分詳盡,一覽無余,也就如同一杯白開水,讓人感覺乏味。其次,要在錘煉文字上下工夫。盡量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內容。
三、創(chuàng)造發(fā)表的園地
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到講臺上讀自己的習作,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由于學生認知水平不同,因此教師在擬訂題目時,要因人而異,分層制訂難度適中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米可炊”,有話可說。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文發(fā)表在班級宣傳欄或校園墻報上,然后評出優(yōu)秀的作品,鼓勵他們向報刊投稿。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提高習作的質量。
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發(fā)表時,那開心、自豪、幸福都綻放在臉上。讓每一篇作文都能發(fā)表,每一名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愛上作文。
四、優(yōu)化評改的方式
對于一些寫得較差的作文。教師要努力發(fā)現(xiàn)其中優(yōu)秀的地方。教師應該做學生習作的引路人,充分挖掘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在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又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提高寫作文的能力。批語要以鼓勵為主,毫不吝惜對學生的贊美。
教師還應多親近學生,多和他們閑談作文的趣事,創(chuàng)建和諧歡快的作文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自然、自由、快樂中寫作。教師對學生的習作多點鼓勵,就會使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進而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寫作文。
(責編郝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