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蘭
學校是青少年兒童成長的搖籃,如何構建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留守兒童成長環(huán)境,是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要積極發(fā)揮學校的主導作用。下面根據(jù)本人的調查及個人的教育經(jīng)驗,談談關愛留守兒童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其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對學習目的不明確或學習不良的留守兒童,教師要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方法方面下工夫,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二年級留守兒童潘鋒原先是一個不愛讀書、上課無心聽講、作業(yè)經(jīng)常缺交、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班主任李老師根據(jù)這一情況,多次與他進行談話,讓他明確讀書的重要性、必要性,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幫助他制定短期學習計劃及目標。對該生的點滴進步及時在班上進行表揚、鼓勵。在李老師有計劃、有步驟地細心教育下,潘鋒原的學習成績逐漸提高。
對有不良嗜好、不良行為的留守兒童,教師要從不良嗜好、不良行為的危害性方面進行教育。這些學生因遠離父母的教育,美丑善惡的分辨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強,教師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有誠心、耐心。對性格內向、自卑、害怕與人交往的留守兒童,要通過開展班集體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加班級、學校生活情趣,讓留守兒童以校、班為家,心情愉快地學習文化知識。
二、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溫暖留守兒童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單靠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利用集體的力量,利用集體的溫暖對留守兒童進行感化、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心,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欲。比如,學校開展的“爸爸媽媽,請你們放心”、“爸爸媽媽,我能行”、“我為父母爭光彩”、“我是自強自立的留守娃”、“快樂的留守娃”、“伸出你的手,溫暖我的心”、“我為留守學生捐圖書”等一系列以留守兒童為主題的班會、隊會活動,這些活動對留守兒童良好的品德與行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結對幫扶,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開設班級知心信箱,利用集體的智慧,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或心理上的問題。
三、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币虼耍覀円獎?chuàng)造一切條件,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給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優(yōu)先政策,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就是一個溫暖的家。學習上優(yōu)先照顧。教師在課堂上把機會優(yōu)先讓給留守兒童,優(yōu)先給予輔導。優(yōu)先對留守兒童的學業(y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及階段性效果,并建立進步檔案。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情況,如今天吃了什么、營養(yǎng)搭不搭配等。學?;虬嗉壗M織的集體活動,要優(yōu)先讓留守兒童參加,盡可能地開展一些與留守兒童有關的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
四、用中華美德對留守兒童進行思想熏陶
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思想、道德熏陶。因此,學校要精心組織以“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為核心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思想道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是開展“美德”主題教育活動?;顒又饕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去進行。如開展“誠實守信”的主題教育活動時,可以首先讓學生明確“什么是誠實守信”,再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誠實守信”,最后讓學生談談“怎樣做才是誠實守信”。二是舉行“美德”故事會。通過講“美德”故事、聽“美德”故事來對留守兒童進行美德熏陶。每次故事會一般以一種美德為主題,故事會完畢,要用一些時間讓學生談體會、談感想,教師或班長要做好活動小結。三是進行“美德”小品演繹。可以讓學生自編、自演“美德”小品來進行自我教育。每次小品表演結束后,都讓學生們談一談、議一議作品中的形象,以達到鞭策丑惡、贊揚美善的目的。
四是開展《三字經(jīng)》竟讀活動。《三字經(jīng)》是中華幾千年的積淀精華,里面的許多章節(jié)都蘊涵了大量的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留守兒童通過競讀、賽讀《三字經(jīng)》,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勝心,又陶冶了他們的道德情操。
五、幫助留守兒童自強自立
幫助留守兒童自強自立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教師要抓住典型,多和留守兒童講自強自立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自強自立的意識。要注意樹立典型,以榜樣帶動全體,以個體促進整體。平時利用周會或課外活動時間,教給學生必要的日常生活知識、安全防范知識、衛(wèi)生知識、自護自救知識等。
六、架設校園親情電話據(jù)賀州市婦聯(lián)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當中。59.77%的兒童表示不希望父母外出務工。由此可見,留守學生心中最需要的是父愛母愛。因此,架設校園親情電話是解決燃眉之急的最好辦法。留‘守學生通過親情電話與父母親聯(lián)系,相隔千里可以聽到親人的祝福、鼓勵和安慰,彌補了心靈的空虛。親情電話,可以及時了解雙方近期情況,這樣家長在外務工放心,學生在校學習安心。
七、做好定期家訪工作,加強與監(jiān)護人的交流、溝通
要教育好留守兒童,還要注意經(jīng)常與家長或其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定期進行家訪。通過家訪,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不良思想行為,及時予以教育、糾正。同時,作為家長或孩子的監(jiān)護人,也應及時通過電話、信件等與老師取得密切聯(lián)系,反映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責編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