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蘭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多媒體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逐漸走向普及,它利用先進科技成果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也早已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許多傳統(tǒng)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個性發(fā)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我們同時也應注意到,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它也是有缺點和不足的。只有通過揚長避短,合理運用,才能讓多媒體有效地服務于教學。在研究和總結多媒體語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了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使用方面存在著諸多弊端,這些都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未能明確課件的輔助地位
有許多教師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利用計算機上課,沒有別的意思,這樣的理解就過于片面了。談到多媒體教學,首先應該知道何謂“多媒體”。“多媒體”即文字、圖像、聲音、視頻信息等多種媒體的組合,而多媒體教學則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與學形式。在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中,教師的工作重心和內(nèi)容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不應被計算機代替。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是為教師的教學服務的,它永遠只能是“助教”。教師是課堂的靈魂,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講課的藝術、教師語言的幽默感都對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學生心理所產(chǎn)生的正面影響,是任何形式的媒體都不能替代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在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的同時,適當穿插必要的板書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教師的臨場發(fā)揮,更有利于引導學生的思路與教師同步,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多媒體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的作用。
二、僅是為用而用,沒有具體情境
目前,有些教師往往抱著“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強拉硬扯,將多媒體拖進課堂,但真正能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上課的語文教師并不多。在這種情形下,教師想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怎么辦?許多教師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F(xiàn)在市場上、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課件不少,有心者自然可順手牽來。平心而論,在多媒體輔助教學起步的初級階段,能主動拿來,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問題的關鍵在于部分教師對課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認識。我們都知道,一個成功的課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分析學生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其教學理念、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等諸多因素設計制作而成的。它不可避免地凝聚著制作者的教學習慣、教學思想、教學風格,以及他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認識等主觀因素,就這個角度而言,課件是個別的,不可移植的。教學中,對象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不同,課件的內(nèi)容、流程也相應不同。如果忽視了這一點,盲目引進,其結果只能是造成課堂機械、僵化、缺乏個性,不僅不能促進教學,反而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課件制作不能體現(xiàn)多媒體優(yōu)勢
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機互動功能和網(wǎng)絡功能。然而目前許多已制作出來的課件,大多不能體現(xiàn)這三大功能,其制作只不過是把圖片、影視或文本簡單地轉換為多媒體演示,然后由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控制這些多媒體的播放順序,而不是科學地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等特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增加條理性。這種做法實質(zhì)上是一種高級的幻燈片,它只是加大課堂中的信息量,并不能真正發(fā)揮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價值。與其花那么多時間、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們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還不如直接使用投影錄像來得方便省事。比如《頤和園》一課,如果只是放放課文錄像,用錄像機就行了。如果要用多媒體來演示頤和園的各個景點,那就要跟一般的錄像有所不同,調(diào)用者要能夠通過操縱鼠標或鍵盤隨意進出頤和園各處,并且可以隨時調(diào)出解釋說明或相關背景資料或有關詩詞歌賦趣聞逸事等等,至少要達到這樣的程度,才能算是多媒體的《頤和園》??傊嗝襟w課件至少要體現(xiàn)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還是不要用多媒體的好。多媒體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點子上。
四、人文思想體現(xiàn)不足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合理實現(xiàn),應該是建立在正視多媒體的教學地位基礎上實現(xiàn)的,其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只有“人”才有資格做思想的主人,不堅持這一原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就會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背離,就可能失敗,或者價值有限。
以計算機人為的割裂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發(fā)展的大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按部就班進行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講。在講課中,又缺少與學生的聯(lián)系,學生有一些疑問,面對多媒體的“死模式”,怕老師尷尬而又無法啟齒。這樣便導致了學生學而不實,老師授而不深,教學質(zhì)量達不到本課的大綱要求,這節(jié)課就成了一堂課件演示課,完全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輔助教學實踐中師一機一生有機關系的形成,并不是單純指集中教師編制課件,然后由課件來教學生,而是強調(diào)教師廣泛地參與到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中,調(diào)動學生廣泛地參與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習中去,達到師—機一生的互動。
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是包含了教師對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資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實施過程中復雜微妙的師生雙邊活動等等在內(nèi)的過程。即使一個設計再精良的教學課件,一個由一流計算機專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等等制作的教學課件,一個滲透了“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實現(xiàn)了某種時髦“教學策略”的以替代教師為目標的教學課件,其教學效果也難以與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親力親為的教學效果相匹敵。無論這個課件設計的多么精致,也根本不可能像一位教師一樣通過他的感官,從學生的體態(tài)、表情、語言獲取大量的課堂信息,從而及時、微妙、富有人情味的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只單一地依靠多媒體,在教學中缺乏與學生在這個層面上進行交流互動,則課堂難以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所要強調(diào)的人文精神。
五、出現(xiàn)課堂僵硬化傾向
由于多媒體教學本身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許多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往往只能按照教師事先預備設計的教學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出于課堂時限的考慮,教師在授課時,常常要忙于應付令人眼花繚亂的課件,要將目光移向課件的順利銜接,從而導致了教師課堂注意力與控制力下降。同時,由于需要在時限上的抓緊,教師在授課中課件畫面切換過快,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跟不上,對課堂內(nèi)容來不及思考與消化,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課堂上顯得被動,與教師授課節(jié)奏配合不起來。課堂被教師無意分割成若干支離破碎的板塊,學生只能進行定式的學習,課堂不僅不生動,而且還出現(xiàn)了僵硬化傾向。這些都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中過度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與學生雙邊情感交流不足,課堂控制力下降而導致的。
總而言之,教學情況千差萬別,不能單純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對待。調(diào)查顯示,當前多媒體教學在基層已形成熱潮,但卻只“熱”了教師一頭。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一哄而上,勢必帶有盲目性。人人趕時髦,難免產(chǎn)生負效應。多媒體并不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唯一選擇,三言兩句話就能說清的問題,何必要費力做成多媒體來闡述呢!多媒體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誤區(qū)。教學要從實際效果出發(fā),眼光不能盯住多媒體不放,而應該提倡“土”、“洋”結合,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教學。教師要真正懂電腦,在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人與機的結合上做文章,把著眼點放在結合多媒體手段提高授課能力上。多媒體教學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認真分析教學內(nèi)容,靈活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體,搞教學手段的“一刀切”。
(責編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