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宗靈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jīng)說過:“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jié)為養(yǎng)成兒童的良好習慣?!蔽覈慕逃胰~圣陶先生也明確指出:“什么是教育?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绷晳T關(guān)聯(lián)著人的一生,與人的發(fā)展終身相伴。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使學生的所學化為素養(yǎng)。那么,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
一、教材示范,樹立學習習慣榜樣
翻開我們的語文課本,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幅鮮活、精美的照片,這就是教材編者特意為學生編寫的“習慣篇”。從低年段學生日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到高年段學生讀寫習慣的養(yǎng)成,教材都是通過一幅幅語文生活實踐中的形象畫面,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直觀范例。如二年級上冊的“習慣篇”,安排了5頁的彩色插圖,其中1至3頁插圖的主題是“勤于朗讀背誦”;第4、5頁插圖的主題是“樂于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觀察第1頁上的兩幅小圖,學生可發(fā)現(xiàn)插圖分別展示了個人朗讀和集體朗讀的情景,這些學生的朗讀姿勢都十分規(guī)范:雙手拿書,身正、肩平,雙臂自然平放,而且個個神情專注,朗讀十分投入,讓人感受到讀書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這兩幅圖,通過具體的形象,為學生如何進行朗讀作出了良好的示范。教師再深入引導,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模仿,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樣,后面頁碼的插圖也可通過進行積極的引導,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這些圖片,點面結(jié)合,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場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出學生語文學習生活中朗讀、背誦和課外閱讀的榜樣示范,既明示了朗讀背誦的規(guī)范姿勢,也暗示了朗讀背誦的方法及課外閱讀的好處。從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學生或?qū)W⒒蛴鋹偦虺了嫉纳袂橹?,我們仿佛聆聽到瑯瑯的讀書聲,也仿佛感受到閱讀背誦對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和語言積淀,愉悅學生的身心的巨大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圖片的示范,能激發(fā)學生保持正確的朗讀背誦的姿勢,養(yǎng)成勤于課外閱讀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還原學習習慣教學
面對“習慣篇”上的一幅幅圖畫,很多教師都會遇上這樣的尷尬:就圖講圖,紙上談兵,費事費力,甚至事與愿違。如何將這些靜止的圖片變成可視、可感、生動有趣的活素材,讓學生欣然接受,從中獲得收益進而形成習慣呢?這需要我們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地開發(fā),恰到好處地運用教材資源。
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與生活相似的情境,營建生活的現(xiàn)場感、真實感,讓凝固的、平面的圖“活“起來,“立”起來,以此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能順利地進入“圖”,讀懂“圖”。我們學校一位教師在教學“讀書要有選擇”時,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知道書的種類有很多,如文學的、科普的、童話的、人物傳記的,通過談話的方式了解學生喜不喜歡書、喜歡哪些書之后,又用課件展示了書的“多”。一幅幅畫面,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書浩如煙海”。緊接著,教師順情導人:“書,是人類精神的爛漫花朵,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們知道嗎?當孩子稍微懂事時,猶太人家庭就會舉行這樣的儀式:母親翻開《圣經(jīng)》,滴一點蜂蜜在書上,然后讓孩子去吻書上的蜂蜜。這種儀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知識是甜的,讀書的生活是甜的?!痹趯W生受到震撼后,教師指著浩如煙海的書問:“我們怎么樣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圖書呢?”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書”,討論“為什么要選擇圖書”“怎樣選擇圖書”等問題。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喚醒學生記憶儲備、生活儲備,使學生不同的思想、做法在一起碰撞、激蕩、補充,從而把一幅幅圖還原成具體可感的生活。只有這樣讓“圖”與學生的生活相互打通,“圖”才能“活”起來,教學才能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建構(gòu)新的知識、意義,逐步形成習慣,教學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強調(diào)實踐,形成學習習慣意識
葉圣陶先生非常強調(diào)習慣在養(yǎng)成中的身體力行,他認為習慣的養(yǎng)成貴在“躬行實踐”。
學生看懂了圖,并不代表習慣就形成了。要讓學生把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實實在在地去練、去做,才能逐漸化成他們的相應(yīng)能力和素質(zhì)。如教學“使用工具書”,我們可以選擇生字較多的篇目,讓學生利用工具書,采用音序、部首、數(shù)筆畫等多種查字方法,去掃除閱讀中遇到的障礙,感受學會使用工具書帶來的愉悅。又如在教學“勤于收集資料”時,不妨把學生帶到圖書館,在老師、圖書管理員的指導下,借助圖書、報刊及電子閱覽室等途徑收集所需要的資料。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從知識到智能,從技巧到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加強引導,精心指導,把學生生活的世界變成感受和體驗的場所,使課本上的知識靈動起來,激活學生的思維,誘導他們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從而也讓我們的教學走出課本,走出教室,走進學生豐富多彩、韻味無窮的生活,學生的學習才能脫離枯燥、單一,走進一個生動活潑、五彩繽紛的新天地。
(責編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