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民主新論》
[美]喬萬尼·薩托利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58元
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形態(tài),其核心始終是政治權(quán)力問題?,F(xiàn)代民主只能是“被統(tǒng)治的民主”,其關(guān)鍵在于有效制約作為統(tǒng)治者的少數(shù)。
《建造革命:1980年以來的中國建筑》
薛求理
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定價:59元
通過建筑師的思考和作品,充分展示了自1980年以來中國建筑的革命性變化,包括民族特征的演變和海外建筑思潮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的極限》
[美]安德魯·J·巴塞維奇
中信出版社
定價:28元
作者從歷史角度對1945年以來主導(dǎo)美國政治的多種假象進行了剖析,指出美國要想擺脫深刻的危機,必須恢復(fù)美國特有的處世之道:被人遺忘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
《好色的海姆萊特》
小白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定價:29元
讀者將與作者一起共游古希臘、古羅馬,夜幕下的巴黎街頭,從康康舞,希臘古瓶和太陽馬戲中讀出細節(jié)的低語,讀出風(fēng)尚的演變和傳承,讀出道具不同而欲望如一的心理。
《NO LOGO:顛覆品牌全球統(tǒng)治》
[加]娜奧米·克萊思
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45元
這本書促生了一個新族群,“NONO”族,即遠離和唾棄名牌,不靠名牌來顯示社會地位,他們提倡簡約,崇尚自然,回歸純真的“新節(jié)儉主義”生活。
漂泊的印記
徐慶全
曾經(jīng),北島的詩是須男初長成間的一劑猛藥。在我青春的行囊中有一件必不可少的行李——1980年代初編選的《朦朧詩選》,白色的封面被手掌摩挲得成黑色,斑斑點點地涂滿了青春和漂泊的印記。
自把北島當(dāng)成“春偶”——青春偶像之后,心中一直在給他勾畫著一個形象。1980年代初,日本影星高倉健風(fēng)靡國人,他的高大冷峻,沖擊了國人,尤其是小女生心中以往張生、許仙、梁山伯式的小生審美色彩。而作為小男生,我自認為那就是北島的形象。這種形象,在以后讀有關(guān)北島的作品和《今天》的憶述中,部分地得到了認證和修正。
北島身材也算高大,但詩的冷峻卻不代表人的冷峻。李陀在為北島的《藍房子》所寫的序言中說,作為詩人的北島,“做派不大像詩人,因為他太‘板”。高倉健看起來也“板”,不過與北島的“板”不一樣,北島的“板”,“不是刻板,簡直是呆板,常?!宓脷馊?。當(dāng)年的圈子里,朋友們給北島起的外號叫‘老木頭”。而作為散文寫手的北島,這種“板”,竟忽然“有那么多又溫和又刺人的幽默”,李陀說是“一種北島式的幽默所特有的苦澀”,而我看,那是北島因為漂泊才有的冷峻。
古人云,詩言志,又云,詩無達詁。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教,讓人不知所以然。故讀詩解人,往往會劍走偏鋒,不如讀散文來得實在。
1980年代末,北島離開了他的崇拜者的視線,開始了一無所有的漂泊生涯。廚川白村說,文學(xué)是苦悶的象征,而漂泊就是苦悶的溫床。北島滿世界行走時,也滿世界地涂抹漂泊的印記,而人也在苦悶中復(fù)原,那種詩人的“板”,就冷峻起來。
漂泊中的北島,寫下了大量的散文,在華人和研究華文的洋人圈內(nèi)風(fēng)靡。或許由于“時差”的緣故,國人在新世紀(jì)到來后才能陸續(xù)讀到。從《失敗之書》回來開始,到《時間的玫瑰》《青燈》,北島的散文陸續(xù)形成了沖擊波;北島的散文。正越來越成為“北島體”。并成為21世紀(jì)初期的一個重要文化現(xiàn)象。
《藍房子》和《午夜之門》是北島在國內(nèi)新出版的兩本散文集,同《青燈》一樣,這兩本散文所展現(xiàn)的主題,依然是世界各地的漂泊的印記:詩界、文壇的諸種況味;海外華人得意者、失意者乃至流浪者的甘苦;世界著名的、不著名的詩人的成就與怪癖。美國加州爾灣大學(xué)當(dāng)代文學(xué)批評家和文化歷史研究者孟悅概括說,北島的散文“是一種以全球風(fēng)景的邊緣為基點,重新書寫人類、自我、他人以及已他關(guān)系的高貴嘗試”。而這種看似高貴的嘗試,卻沾染著漂泊中的無奈與孤苦:“六年功夫”“搬了七國十五家”,“差點兒沒搬出國家以外”,設(shè)身處地想想,北島這種高貴是不是要用“昂貴”這個詞才感覺有些靠譜?而就北島內(nèi)心來說,有家如同沒有家,那感覺不免就冷峻起來:“我拿本書,在長椅上曬太陽,心變得軟軟的,容易流淚,像個多愁善感的老頭?!倍鴮懽髂?,“往往是個借口”,以打發(fā)“坐在窗前發(fā)呆”的時光。這樣的令人落淚的語句,豈止是李陀所云的“苦澀”所能涵蓋的了的?
不過,我也同李陀一樣相信:“懷疑是北島的影子,會終生終世跟著他,無論是他漂泊到哪里?!币驗閼岩?,北島漂泊的印記也會更加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