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書
摘要:本文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聊齋》中的清官形象,古今俱有,大小、文武、陰陽齊備。清官有“四清”,實際上寄托著蒲松齡的愛憎、信念和藝術追求。本文資料豐富,觀點新穎,給人很多啟發(fā)。
關鍵詞:聊齋;清官;特點;蒲松齡情思
中圖分類號:I207.4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12(2009)02-0013-09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聊齋》的印象是歌頌青年男女的情愛錄,對政府的官員則是“刺貪刺虐”的,評論家們也多注目于《聊齋》的情愛篇章,在評議涉及官員的篇章中,也多關注《席方平》、《夢狼》這類揭露官員罪惡的揭示。其實在《聊齋》中蒲松齡也錄載了許多清正官員的高行、義舉、德政,并對其進行了張揚示范和熱情的贊頌,寄托自己的希望。因此,研究《聊齋》中清官形象是研究蒲松齡思想才藝的不可或缺的課題。
一
蒲松齡《聊齋》中很多篇章都直接描寫了官員的清正廉明。這些篇章粗略看來有:《考城隍》、《妖術》、《葉生》、《陸判》、《李伯言》、《閻羅》、《姊妹易嫁》、《續(xù)黃粱》、《閻羅薨》、《冤獄》、《詩讞》、《于中丞》、《折獄》、《胭脂》、《老龍船戶》、《公孫夏》、《桓侯》、《新鄭訟》、《于去惡》、《太原獄》、《一員官》等數十篇,這些清官、好官的特點是涵蓋面廣,代表性強:
(一)、古今皆有。有古代的張飛、關羽、有今日當朝的于成龍、郭華野等。
(二)、大小俱備。這些清官好官中,大的有王侯將相,封疆大吏,小的有七品官的地方縣令。
(三)、文武兼?zhèn)?。這些官員有的是文臣,有的是武將,文臣是文采風流,德政昭昭,流澤民眾,像郭華野、施愚山、于成龍;武將有能征慣戰(zhàn),武功蓋世的,像吳六奇(《大力將軍》),以及關羽等。
(四)、有陰間的有陽世的。像關羽、包拯(包括一些好閻羅)等鬼神既管陰間也管陽世的,而于成龍、郭華野等則是充滿正氣清風的人間好官。
蒲松齡這些清官形象涵蓋面是很廣的,代表性很強的。他們德能皆佳,特色鮮明。
二
這些清官“清”在何處?蒲松齡著重寫了他們的“四清”。
(一)、忠君仁愛勤政
《聊齋》中有篇不起眼的,卻頗出人意外的篇章《一員官》,篇幅很短。說的是一個無所不知的狐仙,別人問他本地有多少官員,他回答一個。別人就嘲笑他,說他胡說。他解釋說:本地有72位官員,但真正稱職的官員只有一個。所以,才說一個。這一個就是濟南同知吳某。篇中記了吳同知“剛正不阿”的幾個例子。一是不分擔被審查發(fā)現的上級、同僚瀆職、貪污的虧空,在上司的威逼追討的情況下他說:“某官雖微,亦受君命??梢詤⑻?,不可以罵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損朝廷之祿,代人償枉法贓耳!”義正詞嚴,折服了上司。二是中央大員來巡視,索要財物、勞務(民夫),別的官員爭相供給,而吳同知“一切罷之”,說“我就是豬,羊,就殺了我給你們吃好了”,大僚恨得牙癢,也無辦法。三是分別了十二年的妻子帶著兒子來看他,看他這么困窘的樣子,就勸他為家庭、孩子們,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著想,還是收點禮物,積累點財富好。他一聽,將老妻大罵一頓,還打了一頓,兒子求情也不行,氣得老妻立即回家再不來了。蒲松齡對此特別褒揚:“威福能行于床第,事更奇于鬼神矣?!睂⑦@位清官評作“神”人。
這類勤政愛民的清官具代表性的還有《老龍船戶》中的朱巡撫(徽蔭),他“巡撫粵東”時,發(fā)現有一百多件“死者不下百余”的“積案”,時達幾年,無法破案。原有的官員對這類投訴、告狀“竟置不問。”朱巡撫看到這些案卷以后,“駭異惻怛,籌思廢寢,遍訪僚屬”,一定要破這系列命案。在本篇的附錄《朱公祭城隍文》和《各省士民公啟》中也說朱巡撫“奉天子命,來撫是邦,一意以澄清吏治,休養(yǎng)民生為孳孳,籌畫庶務,披覽案牘,心營口商,目竭腕脫,晝不敢以時食,夜不敢以時寢,中宵皇皇,或起或臥,務思所以上不負國,下不負民:其黽勉莫敢告勞如此?!薄豆珕ⅰ分幸舱f他“一片冰心,滿腔浩氣”,興利除弊,得知這些積案后“食不下咽,寢不安枕,晝夜籌策”,抓獲數十名歹徒,才破了這積年大案?!堕惲_薨》寫一小官被冥間選為閻羅,“陰曹之法,非若陽世懜懜,可以上下其手。”但因為陽間的上司在看他審上司父親的過程中違規(guī)出聲,連“閻羅”都死了!可見陰世執(zhí)法之嚴。《公孫夏》寫關羽罷免冥間賄買之官,維護冥官清廉?!坝绣X能使鬼推磨”既靈,也不靈。本篇的“異史氏日”寫了一位著名的清官郭華野的故事,郭身為總督,可是行李蕭然,二、三親隨而已,他路遇一新官帶著大批隨從去赴縣尹之任(官位是買來的),郭料定他會去殃民,就收繳了他的官員任狀,趕他回鄉(xiāng)了。真是一大揚清趣舉!為國勤政、仁心愛民,昭昭可見。
(二)、嚴懲貪官污吏
嚴懲貪官污吏是《聊齋》揚“清”的重頭戲,《席方平》中的一串貪官從王爺到縣官,都因貪賄,一一受到嚴厲的懲處,書中還特記下判決書:“勘得冥王者:職膺王爵,身受帝恩,自應貞潔以率臣僚,不當貪墨以速官謗……羊狠狼貪……婦子之皮骨皆空……當掬西江之水,為爾湔腸;即燒東壁之床,請君入甕。”與之狼狽為奸的各級官員“為小民父母”,卻上下其手,飛揚跋扈,受贓枉法,作威作福,大逞淫威,人面獸心,“是宜剔髓伐毛”,連那狠毒的差役,助虐的昏官,“當于法場之內,剁其四肢;更向湯鑊之中,撈其筋骨。”可謂將這些貪官網絡,一網打盡,個個嚴懲,大快人心。
在《續(xù)黃粱》中對貪官的懲罰更為嚴厲奇特,不僅活著時“奉旨籍家,充軍云南”,兒子也受懲處,充軍途中還被受害者追殺,人頭落地。到了陰間,所受懲罰,更為嚴酷,下油鍋,上刀山,痛苦萬狀。最嚴厲最痛苦的懲罰是,將這個貪官貪到的像小山似的金錢“三百二十一萬”熔化為液水,要他喝下去,不喝就“以勺灌其口,流頤則皮膚臭裂,人喉則臟腑騰沸?!弊屵@個貪官“生時患此物之少,是時患此物之多也!”《夢狼》與《續(xù)黃粱》有異曲同工之妙,寫一貪官“蠹役滿堂,納賄關說者,中夜不絕”,最后受到陽世、陰間的雙重懲處,雖因長輩積德,減去他一些罪行,讓他斷頭復續(xù),但因為他壞,續(xù)了個歪頭,讓他不齒于人,茍活于世。而另一清官,則清廉,譽隆、高位、高壽。這也是大德必有高位、高壽的寫照。
這些雖是夢寐之事,陰間之況,但都是以陰示陽,以夢示實之意,都寄托了蒲公對貪官的憤恨。
單純寫現實中貪官的事,雖不多,也不細,但仍可以從一鱗半爪中窺見蒲公心影。
嚴懲貪官污吏,是《聊齋》中的“鐵騎突出刀槍鳴”的“長恨歌”也!
(三)、審斷疑難冤案
蒲松齡寫嚴懲貪污,突出的是清官治貪的力度,而審斷疑案則突出清官的多重美質。
1、充滿了責任心。蒲松齡在《聊齋》名篇中多加上一個尾巴(“異史氏日”),這個尾巴從篇幅來說,絕大多數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笨墒且灿小拔查L于身”的,像《冤獄》就是,“異史氏日”比故事正文要長得多。這就是為了表明蒲松齡對這件冤案,以
及由之引申出的意義的評價,《冤獄》的故事并不復雜,一個男子對一個心儀的女子說了句笑話:“若為我求凰,渠可也!”朋友說:你殺了她丈夫,我就幫你做媒。這個男子說:好!結果沒幾天這女子的丈夫被人殺了。追查兇手,朋友就揭發(fā)此事,縣官就抓了這個說笑話的,毒刑拷打,屈打成招,問成死罪,幸虧關羽顯圣,擒來真兇,才案情大白。似乎是贊揚古代好官神威雪冤懲兇的,有點類似《關帝廟》等故事,可是蒲松齡卻喧賓奪主地安了個大尾巴借題發(fā)揮:《異史氏日》:“訟獄乃居官之首務,培陰騭,滅天理,皆在于此。不可不慎也?!薄耙蝗伺d訟,則數農違時;一案既成,則十家蕩產。”“為官者,不濫受詞訟,即是盛德,且非重大之隋,不必羈候?!币恍┘姞幮∈?,當眾明斷即可??墒乾F實獄訟,既層層索賄,又遷延歲月,良民疑犯,傾家蕩產,九死一生,并殃及許多無辜,而真兇時時逍遙法外,從政者(坐堂之官)也形同行尸走肉和殺人兇犯等等。這個“大尾巴”其實是蒲公的獄訟宣言、獄訟指南,是清官問案必讀。獄訟這個“為官首務”,是責任心的形象描畫。問案有了責任心,才能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
2、重調查研究,重證據,不輕信口供?!读凝S》中的重大案件,以命盜二大案說,不外乎奸情謀殺,謀財害命,或者蓄意陷害報復仇家,嫁禍他人。這三大類案件,案情都較復雜,撲朔迷離,真兇難尋,因此當事的清官都很重視取得證據,不輕信口供,都注意調查研究,找人了解,詢問他人,派員審察。由于案情重大復雜,證據也就復雜難尋。有時尋到、取得的證據雖然與口供一致,也是由疑犯交代的,但卻是假的,或者并不能證明真兇。如《冤獄》中的“血衣”,是冤者的母親為了兒子不受苦刑,割臂染的;如《胭脂》中的鞋子,雖確是宿介奪自胭脂,但并不能證明宿介是兇手;如《詩讞》中的折扇,雖在殺人現場,但并不是疑犯殺人的證據,而是陷害者陰謀所為。所以,清正之官,不僅不輕信口供,也不輕信證據。但也不輕易放過似是而非的證據,而是更深入調查研究,如《胭脂》中吳南岱由胭脂的女友找到宿介,從而解救了鄂生,而施愚山又從對胭脂女友心懷不軌者中找到疑犯毛大,解救了宿介,找到了真兇,審清了命案?!缎潦哪铩?、《張鴻漸》這些并非公案類的作品,也有類似陰謀陷害人的情節(jié),偽證亂情……如果這些審案的官員,輕信了第一次的疑犯口供,則個個都是冤案。
3、重智取,輕刑訊。蒲公筆下斷案清官,斷案時還有個鮮明的特點:巧用刑訊,輕用刑訊,而重用智取?!墩郦z》篇寫了兩個復雜的案件,在蒲松齡敬愛的父母官(費祎祉)的審理下,并未妄刑一人,而案情大白。一件是一個男子被殺了,兇手沒留下什么線索,第二天他的妻子自殺了,妻子死因也不知道。費縣令審理此案沒有胡亂抓人,而是從一個納稅人的“銀袱刺萬字文”與被害者的一樣,可以斷定兩個銀袱完全是同一個人做的,就問他與被害人相識不相識,這個納稅人,說不相識,再問其他,則都閃灼其詞,這就說明了他心中有鬼,就深入下去,果然這人做賊心虛,暴露了殺人嫌疑,緊接突審,就弄清了實況。第二個案例是一個人對朋友吹牛,說自己剛剛將—個大商人推下了井,奪了他的財物。誰知這個朋友是對他懷恨的,正好碰到一個商人被人謀財害命,推到井里。這個朋友就告發(fā)這個吹牛者,說他是兇手,吹牛的話卻成了他自己殺人的“供詞”??墒琴M令審理時,卻從死者妻子的異常舉動中,發(fā)現疑點。就將計就計,誘出了真兇,破了奸夫謀害親夫的大案。蒲松齡盛贊了費令之“智”,并指出:費令貴在“隨處留心”,是仁者,“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則必智,蓋用心苦則機關出也”。并認為費令范行“可以教天下之宰民社者”,即天下縣官的榜樣。最后還特別動情地指出“仁人用心苦矣”,可惜的只是自己多蒙嘉許,卻未能實現這位清官對自己的期望,讓他只是個“不舞之鶴”,這個對自己不肖的悔恨,也是對清官的贊揚與遺憾!
4、群策群力,多方破案。從蒲公案件類的作品中,還看到清官們破案還依靠群策群力,依靠得力的僚屬,熱心的民眾,乃至借助“鬼神”之力。如《老龍船戶》中朱巡撫接到積案又多又重大,“迄少方略”,就禱求城隍得到“鬢邊垂雪、天際生云,水中漂木,壁上安門”的“老龍船戶”的暗示詞,才深入調查拘捕,從而破案;《胭脂》中施愚山則巧設奇計,將幾個疑犯驅入暗室,說神會指認罪犯,終于使殺人犯“自我暴露”。這兩個借助鬼神之力的例子,其實都是“仁愛之心”,機智過人,“用心苦則機關出也”。其實都是巧用群眾(包括罪犯)的迷信心理、敬畏鬼神的心理、做賊心虛的心理來破案的。這也是蒲松齡對清官破疑難案件的方法的一大揭示,可以作為犯罪心理的一個參考,不僅為后世清官示范,還為近代犯罪、刑事科學提供了有價值的案例。
(四)、處處憐才重文
蒲松齡筆下的清官第四個特點是自己德高望重,才富學贍,對人則是處處事事憐才重文?!度~生》中縣令對“文章詞賦,冠絕當時”的葉生優(yōu)禮有加,時供給養(yǎng),處處褒揚,并聘為家庭教師,當這位文章憎命者總是鎩羽而歸時,這位縣令仍是優(yōu)禮不輟,鼓勵再戰(zhàn),從而成了葉生的真正知己。后來縣令被參離職,仍然攜葉生同行,而葉生生病,縣令仍然停驂候生,從而上演了葉生的“魂從知己”的感人悲劇!這位縣令對才人命運、生死、家庭都給了誠摯、熱切、周到的關愛!再如《聊齋》全文開宗明義的《考城隍》篇,更寫了許多清官(包括關羽和類似孔圣人者,都對優(yōu)勝者的試卷贊賞不已,吟誦考生“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警句,而考生中的相互贈答的詩句佳言“有花有酒春長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也為同事贊賞,這一切都在證明參考者是名不虛傳的確有才華的才雋之士,是值得愛才的清官贊賞選拔的?!峨僦菲械膮悄厢?有主觀失誤的清官)是知識分子福星的施愚山,能察知鄂生和宿介之冤,首先是從二人的文化素質開始的,吳公一見鄂生,儀容秀美,談吐溫文,根本不像個殺人犯。施公讀到宿介的情詞愴惻,文采動人的申訴,十分動情,然后決定調閱案卷,拍案大呼:“此生冤也!”所以鄂、宿二人之所以得到昭雪,都是因為自己是才雋,又碰到真正的憐才恤士的好官?!峨僦菲?,特為附錄施愚山的愛才、憐才、恤士的逸事,給一個走了題的考生屈法申恩“題目雖差,文字卻佳,怎肯放在他人下?!闭媪钊烁袆印?/p>
清官自己有才,愛才、憐才。傾心助才,是蒲松齡心目中的最佳清官形象。
三
《聊齋》中的清官形象寄托著蒲松齡的多種情思。
(一)、寄托著蒲松齡的政見。蒲松齡奉行的是儒家的“修齊治平”,他希望為官清正,謹依君命,勤政、愛民,忠于職守,歹徒伏法,冤屈申雪,國泰民安。為達到這一境界,要依靠、重用優(yōu)才,選拔各級好官,還要加強監(jiān)督,獎勵清廉,黜責庸瀆。罷免懲處不作為(“縔被放衙”)。
(二)、寄托著蒲松齡的愛憎。一部《聊齋》是蒲公的“孤憤”之書,是憎的大纛,愛的旌旗,關于清官的篇章對這點反映尤為激切。從書中看來,蒲公對清廉好官,無限敬愛;對才雋士子,無限愛
護;對本分良民,無限關愛,對生活中美好的善良的東西,哪怕是小動物,也是關愛有加的。而對生活中丑惡的東西,則是充滿憎恨的,貪墨的贓官,冤人的昏官,不作為的庸官,兇殘暴虐的差吏和為非作歹蠻不講理之徒,以及憒憒的天公、惡鬼瘟神(認為“此輩皆可殺”)??偠灾?,世上一切丑惡不法的東西,都在他的憎恨之列!蒲公的愛憎也是舊社會正直知識分子普遍的共有的愛憎。是《聊齋》貫注全書的。
(三)、寄托著蒲松齡對生活的信念。蒲松齡雖然自信才能,但也如葉生一樣,屢試不中,生活艱難,“終日坎壈其身”,也感受到現實世界的“強梁世界,原無皂白”,也感嘆人生只合合眼放步,聽造化之低昂。但是,他對生活仍然是樂觀的,“自首不墮青云之志”,希望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也深信生活中積極、健康的因素是主流,樂善好施之人比比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間不報,神鬼也報。他一方面感嘆“文章憎命”,“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但另一方面又更多歌唱才華能得知己賞識,步上青云之路,能得到美婦,能成為巨富,甚至能成為神仙,并且才華還能成昭雪不白之冤的武器。所以,他的作品,從無“絕望”之情,只作不平之鳴,不作“絕望”之鳴,一念之存,生死不泯,努力奮進,生死不休,正是蒲公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生活的信念。在蒲公心目中,生活是美好的,是仁人志士大有作為的用武之地,也是必將給仁人志士辛勤勞作給予豐厚回報的理想之國。
(四)、寄托著蒲松齡對藝術的追求?!读凝S》是蒲松齡“立言”的重彩旌旗,他千方百計耗費數十年心血,集腋成裘,將他的“才大似海,筆妙如環(huán)”的精華都聚于此書?!读凝S》是他藝術追求的樣板,是他藝術才華最集中的展示?!读凝S》中關于清官的篇章,當然,也體現了蒲公的文采精華,令人震撼。這可以從許多篇章中波瀾起伏的結構,風起云涌的名言警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娓娓動人簡約有致的敘述,乃至陰陽兩間官員的判詞和書后的“異史氏日”和附錄,都寫得不同凡響,情理雙茂,絕倫超群,讓人看出來,這不是一般逞才使氣的作品,而是大匠一代文宗“立”的不朽之“言”,是文言小說的楷模,是文言散文的楷模。蒲松齡數百年來盛譽不衰,正是由于他精進不已的卓有成效的藝術追求!
這些,我們后來者都應當永遠銘記,永遠欽佩,永遠效法。
(責任編輯譚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