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彤
“唯有讀書方寧靜,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是人心靈深處的渴望,是點亮世界的火種。一個人知識的豐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啟迪無不來源于閱讀,閱讀能給人帶來終身發(fā)展的幸福,能為社會提供高素質(zhì)的人才。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人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為此,學校在努力打造書香校園,開展書香班級建設的同時,更從構建文化生態(tài)的角度,鍛造學習型的人才,讓師生在氤氳書香中發(fā)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創(chuàng)造愛書和尊重書的氣氛,要對書懷有崇敬的感情——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zhì)就在于此?!?/p>
一、培養(yǎng)學習型的教師群體,用閱讀提升教師素養(yǎng)
一位愛閱讀的老師,必定能帶出一群愛閱讀的學生;一群愛閱讀的老師,必定能創(chuàng)設一個書香校園。因此,培養(yǎng)教師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教師的自覺需求,讓閱讀成為教師獲取知識的源頭活水,用閱讀提升教師素養(yǎng),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的學習型教師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1.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
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智慧源泉和不竭動力。在工作與學習中,我們要求教師把由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信息、知識、技能轉(zhuǎn)化為自己教學實踐的行為,又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反思當作課題來研究、學習,在工作中學習新技能、新方法并促進專業(yè)知識的成長,從而達到工作與學習的完美結合。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努力成為學習型的教師。
多年來,學校在廣州大學唐迅教授帶領下堅持每周一次的科研例會學習,學習陶行知的人格教育理論,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融會到課堂教學中,再升華總結出學校的《課堂有效學習活動輔導操作規(guī)范與評課規(guī)范》。
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引導大家結合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有效的學習,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改善,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又極大地激發(fā)起教師更強的學習欲望。這樣,學習與教師的日常工作之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huán),進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自主發(fā)展。
2.樹立自覺的終身學習意識
教師要成為高素質(zhì)學習型人才首先自己要成為學習型教師,要樹立自覺的終身學習意識。在當今這個終身學習的社會里,教師更應率先垂范,努力成為全社會終身學習的表率。
學校開展了教師每月三讀的讀書摘錄活動。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yè)知識書籍給予老師們極大的啟迪,使老師們收益良多。及時地讓老師們進行反思,寫讀后的隨筆也使他們的教學水平突飛猛進。
為提高教師的文化品位,學校還結合“書香溢朝天,博學好成才”的讀書活動,在教師中開展了讀專著、賞名著、頌經(jīng)典、寫反思等系列讀書實踐活動。提倡教師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重點精讀經(jīng)典名著,力爭讀深、讀透,讀有思考,讀有感受,讀寫同步,經(jīng)常性進行教育反思,形成優(yōu)秀教育隨筆。學校給每位教師贈送了《于丹<論語心得>》和《于丹<莊子心得>》、孫云曉的《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和《中日夏令營的較量》、周哲的《新背景教師人文讀本》等書籍,掀起了品讀中華經(jīng)典美文和教育熱點書籍的熱潮。學校成功舉辦了教師“讀書沙龍”,教師們踴躍發(fā)言,交流自己品讀《論語》和《莊子》的心得,討論教育的熱點焦點問題,將讀書思考向更廣的時空延伸。幾位老師代表還向全校師生、家長介紹了自己讀書的經(jīng)驗。
終身學習,廣泛閱讀,提高了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在學習、反思、實踐中不斷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
二、培育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習與學生相伴終生
小學階段是人生閱讀的黃金時光,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閱讀習慣,通過閱讀使他們的知識得以豐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啟迪。讓學習成為學生生命的一部分,讓學習與學生相伴終生,讓學生的未來更精彩,是建設書香校園的根本目的。
學校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jīng)典誦讀》的課題研究活動來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認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其中那些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襯著理性光輝的言論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yōu)美意境的詩詞曲賦,對積累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文能力,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等方面,有著無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名著是人類文化中的精華,學生閱讀名著,和大師對話,是一種最好的學習語言和精神提升的途徑。學校要求每位學生每學期背誦20首中華古詩,為此,教師們自編了教材,開展“每周一詩”活動,每周三下午由語文老師輪流用廣播向全校學生講解和教讀一首經(jīng)典古詩。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學校還開展了各年級的默寫古詩文比賽,舉辦了演繹古詩文的精彩表演。通過這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淀經(jīng)典文化,儲備一生有用的東西。
為推進書香校園的進一步建設,學校開展了以“書香溢朝天,博學好成才”為主題的系列讀書活動。為了給廣大同學提供讀書交流的平臺,學校舉辦“快樂圖書超市——傳遞知識與文明”活動,本著“您的多余,我的需要”的理念,引導同學們將自身不用的書籍拿到快樂超市展示、交流、拍賣,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提高同學們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中開闊視野,提高興趣,增長見識,培養(yǎng)能力。暑假期間,學校倡議同學們每人讀一本好書,與廣州購書中心一起進行評選“閱讀之星”的活動。同學們把自己的讀書體會寫下來,填寫讀書卡、做手抄報、做名言書簽、做剪報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充盈了同學們的假期生活。暑假后,學校舉行讀書節(jié)成果匯報活動,各班一期期豐富多彩的墻報、一本本內(nèi)容精彩的讀書手抄報集展示了同學們暑假的讀書成果。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活動,掀起了校園讀書活動的高潮,師生們共同參與,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感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提高。
此外,老師們還通過語文課、閱讀指導課,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寫讀書心得和讀后感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積累,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通過閱讀經(jīng)常與大師為友,與知識為友,與真理為友,用最靜心的閱讀來填實自己的心靈,使孩子們真正做到與書同行,與美同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盡享讀書之樂,真正培養(yǎng)起學生熱愛讀書,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三、倡導學習型家庭的建設,讓家庭浸潤書香
家庭是學校的延伸,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學校積極倡導親子閱讀,倡導學習型家庭的建設,把閱讀從校園延伸到家庭,讓家庭浸潤書香。每年4月23日學校都會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舉行快樂讀書節(jié)活動,大隊部向全校師生和家長發(fā)出建設書香校園、書香家庭的讀書倡議,并邀請幾個學習型家庭作精彩的經(jīng)驗介紹。學校向全校家長發(fā)出倡議書,倡議家長創(chuàng)建以“重家教,重學習,做孩子的好榜樣”為主題的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造“人人有書讀,家家飄書香”的良好家庭學習氛圍,要求每個家庭努力做到:
1.每年至少訂閱一份報刊、一種學習期刊;
2.每學期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指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3.每兩周至少進一次書店(圖書館);
4.每天與孩子同步學習,至少看書學習半小時,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5.每天看(聽)一次新聞;
6.和家人一起開一次“家庭讀書會”,交流心得體會。
自從開展書香校園、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活動以來,家長的讀書風氣越來越濃厚,讀書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許多家長還利用休息日陪同孩子到書店看書、購書,家庭閱讀的氛圍逐漸形成。
書香校園的建設為校園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通過書香氛圍的養(yǎng)煉,師生們多了些書香,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干勁,少了些疲塌。閱讀,滋潤了師生的底氣,給予了師生靈氣。讓教師心中永遠有追求,讓學生心中永遠有夢想。更重要的是,書香校園濃縮了校園文化精髓,積淀了校園文化底蘊,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品位,是鍛造一流人才的有效途徑,是素質(zhì)教育下一種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模式。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qū)朝天小學)
責任編輯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