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芷華
【摘 要】 面對層次不一的學生,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神游,我們英語老師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來保障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本文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對和諧師生關系、科學使用教材、改善教學手段、縮小兩極分化、提高課堂效率,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英語課堂 和諧 科學 關愛 合作
由于小學基礎沒打好等原因,不少學生在進入初中時,對學英語已是望而卻步,再加上初中英語教學的密度和強度,或認知能力問題,或學習習慣問題,或努力程度問題,更多的學生積重難返。因此,擺在我們初中英語教師面前的問題,就是要探索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力爭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效地學習。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輕松愉快的教學法、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科學的教材整合,以及學生的合作學習,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的作用。下面,結合我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我是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法,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課堂教學的。
一、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那些善于與學生交流、關注并理解學生的感情和需求、與學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關系的教師,更容易激勵學生的學業(yè)進步。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高超教學藝術的完美體現(xiàn),也是促使學生輕松愉快學習的基礎。
教師應主動尋找與學生的共同語言,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溝通師生的心靈,讓學生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中感覺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的感情。在課堂上,不諷刺、訓斥學生,以親近而友好的形象來和他們溝通,教學語言緩和而不拖沓、生動而不生硬,自然地展現(xiàn)愉悅的心情,去感染學生,用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在課后,要善于尋找機會,不露痕跡地主動找學生“閑聊”,了解他們的興趣、需求和對教學的看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并引導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獲得了學生的信任、喜愛和尊重。很多學生上了高中后,都說很懷念以前我給他們上的英語課,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二、精心備課,善于整合教材
眾所周知,教師應該熟悉新課標的要求,還要熟悉教材,精心備課,要優(yōu)化課堂設計。然而,沒有任何一套教材是完完全全適合所有學生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分析教材,找到重點難點,還應該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如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學生能力、主流興趣、時間分配等等因素,科學地對教材有刪、有減、有添,做到有效地整合教材,力求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外研版新標準中的一些課堂對話表演活動,有些過于重復,就可以刪減掉;有些對于我的學生來說太難了,我就降低要求;有些太占用時間又不能突出主題,我就對范圍進行縮小,加強針對性;有時候發(fā)現(xiàn)教材對某些重點難點的重復或突出不夠,我就會結合學生的興趣,增加一些輔助性的材料或針對性的活動,使得教學的效果更加明顯。
又如Around the world,很多話題都只是蜻蜓點水式地提一提,讓學生很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我便根據(jù)學生的態(tài)度反應,讓他們說說自己的見聞或安排他們回家上網(wǎng)查一查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下一節(jié)課反饋給大家,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他們互相交流,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將來持續(xù)性的發(fā)展都是很有幫助的。
還有課堂上對聽力材料的處理問題。課本中只是要求根據(jù)聽力內容完成選擇或判斷,偶有問答,形式顯得較為單一,只著重在聽力的培養(yǎng)。我在碰到比較有代表性的聽力材料時,會額外增加一些練習,例如利用原有的聽力材料,挖掉關鍵詞和重要的語言點,讓學生填空等,除了可以鞏固聽力以外,還可以練習對話填詞,也就是做到一材兩用,甚至是一材多用。
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多媒體的運用
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城市已經(jīng)把多媒體的運用普及到了課堂教學中,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學習英語往往缺乏語言環(huán)境,更缺乏語言實踐的機會。通過多媒體制作課件,讓教學形聲結合,聲畫并舉,不但能在課堂上模擬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還能夠創(chuàng)設英語活動情境,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語言使用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
2.科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
不論學習哪一種語言,都是通過聽懂、模仿、使用、提煉而得,中學生學習英語亦是如此。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只注重語法講解和句型的學習,而忽視它們的具體應用,因此學生能獲得的多是固定的、孤立的知識點,而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情境中的能力比較差,常常是單句不達意,成句不成章,多說或多寫幾句,就普遍會出現(xiàn)語法混亂、短語瞎配的現(xiàn)象。如果教師能夠根據(jù)教學內容,科學地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縮短教學和現(xiàn)實的距離,利用他們生理上的好動、心理上的好奇,誘導他們使用英語進行交際,這樣學生在活動中不但能提高交際能力,還能達到知識的內化。
3.學生的合作學習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英語教師都能避免一言堂,做到師生之間的交流,但很多都只局限于老師問學生答,形式過于單一,課堂不夠生動,所學的知識運用只停留在表面。如果我們能夠善于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合作完成任務,不但會使得課堂生動活潑,更會使學生獲得英語語言實踐的機會,實際運用所學知識,達到知識的內化和鞏固。
例如,在學習指路時,我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去火車站和公園等地的幾種方法,然后請小組的一個學生提問,另一個學生回答,而第一個學生則邊聽邊在計算機上演示采取的路線,然后又讓他們說出制定該路線的原因。學生小組討論時考慮到了不同的交通工具、路線長短、時段交通擁堵的問題,課堂非?;钴S。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能力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活動。初中生活潑好動,對這類游戲非常喜愛,能很自覺地積極參與,既能鞏固知識、表現(xiàn)自我,又能為小組爭光,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新舊知識得到了融會貫通,跟日常生活又極其貼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常常是下課鈴響停了,還舉手要說、要演、要比賽。
不論我們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教具,其目的就是為了課堂教學符合認知的規(guī)律,從視覺上、聽覺上,甚至觸覺上給予學生刺激,引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的主體。通過活學活用有效增強記憶,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為他們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關注弱勢學生,平衡課堂教學
作為學習的整體,只有集體好了,每個人才會更好;集體不好,個人再好也會被束縛。聰明的、有責任心的教師應該做到讓優(yōu)勢學生“吃得飽,吃得好”,弱勢學生“有得吃,吃得到”。
1.提問和練習分層次
備課時參考不同學生的能力差異,設置易、中、難層次的內容,也就是教學分層次。成績差的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是能夠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的,他們會尋找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最少能保證他們對課堂的注意,盡量不讓他們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2.多鼓勵,少指責
對于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及時給予贊揚;對于他們的發(fā)言,能夠傾聽,并給予肯定;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不要立刻打斷,使得錯誤被強化,而要等他講完后,贊許地對他說:“Yes!”然后看著他的眼睛,再說出完全正確的答案。要在他錯誤的地方重復更正得大聲些,目的是強化正確的記憶,反復幾次,以后他就會模仿得很到位,錯誤也會逐漸減少,而信心則逐漸增強。
3.成立學習小組,擴大指導和幫助
作為未成年人,學生在生活上需要陪伴,在學習中也需要陪伴。我把學生按成績好、中、差,平均分配在學習小組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賽。這樣一來,成績好的學生得到了鍛煉,成績差的學生得到了有效的監(jiān)督和更多的指導、幫助,以集體的力量來帶動他們不斷的進步,大家在學習上你追我趕,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綜上所述,如何上好一堂英語課,是要多方面考慮的。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各具性格而又層次不同的學生,怎樣使學生接受我們,又怎樣找到切入點,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讓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是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共同不斷探討的??偟膩碚f,我們應該想辦法,在課堂上做到既能有效地控制節(jié)奏,體現(xiàn)教師“教”的主體,又能帶動學生與老師的交流,體現(xiàn)學生“學”的主體,另外,還要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達到既出力又出彩,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
(責編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