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泓霈
作為“房奴”,我熱切希望房價繼續(xù)降低。盡管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重擊,中小企業(yè)接二連三地破產,可房地產商破產的消息卻少有聽說,而且還有專家說房市正在轉暖。我等小民無所適從,簡直找不到相信的方向。
此時,著名地產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終于為我們帶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在成都市中國房地產高峰論壇上,董專家開場便語出驚人:“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泡沫?沒有!”“現在離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論上離婚就需要兩套房子住人。我們還發(fā)現同居的人現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過去很多大齡青年和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大齡青年都搬在外面住了,也是需要房子的。我們還發(fā)現有的人有兩個三個家庭,也都需要房子!”
沒有董專家的雷人觀點,我們還不知道,離婚率、未婚同居等社會不良現象還蘊藏著如此巨大的經濟杠桿力量,還能為房地產企業(yè)帶來如此令人欣慰的鼓舞效應。是啊,就連“未婚同居”都在積極支持中國房地產商、緩解樓市泡沫,我等小百姓還遲疑什么呢?泡沫是不存在的,買吧!義無反顧地掏出血汗錢繼續(xù)購買居高不下的房產。
董專家看到了硬幣的一面。而沒有認識到另一面,群眾的購買心理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了,不會再被輕易“忽悠”住了。就算是你苦心挖下促銷陷阱,誘人買房,老百姓也不會輕易上當相信了。換言之,眼下,樓市復興仍是各地政府絞盡腦汁的事情,樓市促銷仍是房地產商費盡心機的行為,大批樓房待字閨中,等待購買,董專家卻看不到,偏偏看到“未婚同居”的巨大市場力。如果不是老眼昏花,那只能是“參加房地產會議,替房地產商吆喝”罷了。將房地產復興的力量寄托到了“離婚率”和“未婚同居”上面,房地產商急于解套的焦慮不難想像,專家們賣力吆喝、傾情推銷的“學術喇叭”形象盡在不言中。
專家只進行大力促銷,卻不愿在落實低房價方面積極幫忙,降低利潤,甚至推行微利潤,讓群眾買得起房。否則就算群眾有購買意愿,也只能是“有心買房,無力付錢”。專家的這種吆喝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是一種“學術冷漠”。
因此,我們看到的董專家已經不是學術意義上、娛樂意義上的專家,而是行走在不良操作、不擇手段意義上的“御用專家”、“忽悠專家”而已。特別是將“未婚同居”都當做房產銷售的出口,缺乏應有的價值批判,吃著人民的俸祿,不為人民說話,我們有理由相信,專家最起碼的道德信仰和羞恥感已經流失了。
在價值混沌時,專家影響力有用、有效,但終歸有限,因為經歷過不少的“專家指導”,我們發(fā)現,專家的聲音往往很另類,很反常,很“精神病”,距離社會主流和社會大眾的需要很遠。于是,專家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不斷萎縮,而成了名副其實的“磚家”和“山寨專家”。對這種丑陋變形的專家嘴臉,我們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