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欣
交通事故中,由于駕駛員操作失誤所發(fā)生的事故占事故發(fā)生總數(shù)的50%,而駕駛員的操作失誤與很多因素有關,駕駛員的生理、心理因素、道路復雜情況、車輛本身的特點等,了解這些對駕駛員安全駕駛意義重大。
一、安全帶在車禍中的重要作用
有一個具體案例:兩車相對行駛,因為路面結(jié)冰汽車發(fā)生側(cè)滑相撞。一面包車副駕駛位置嚴重損壞,副駕駛車門和前臉被刮掉,副駕駛被摔出重傷(沒有傷到內(nèi)臟和頭部,但右腿粉碎性骨折)有人說虧了沒帶安全帶,要不就被擠在座位上了,那會多危險!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安全帶的作用就是把乘坐人固定在座位上,而不會摔離座位。汽車在高速狀態(tài)下急剎,副駕駛上的人如果沒系安全帶,身體由于慣性會立刻前移,頭撞在玻璃上后,身體彈回座位,又彈向玻璃,往返三次,很容易造成當場死亡,這是玻璃結(jié)實的情況。玻璃不結(jié)實的情況下,人會撞破玻璃彈出車外。從以上案例來看,副駕駛被摔出車外了,當時肯定沒有其他車經(jīng)過,要不然摔出去被后面跟上的車再壓一下,那也是當場死亡。而如果系了安全帶,最壞也就是擠在車上,只要不死,消防隊會來幫你鋸開的。高速公路上車子一輛接一輛,很多時候是前面的車發(fā)生事故了,后面的車來不及做出反應造成二次事故,所以摔出車外才是最危險的。
安全帶在事故中除能起到將人固定作用外,還能起緩沖作用。有多起死亡事故就是因為一些駕駛員自認為車技好不系安全帶,導致撞擊固定物后因慣性人繼續(xù)向前運動,造成方向盤卡住胸腔當場死亡的。
二、駕駛安全的因素分析
1車身結(jié)構(gòu):主要看車身的材質(zhì),厚度,前后有無碰撞吸能區(qū),以及前保險杠的硬度等。
2被動安全裝備:最基本的裝備是全車安全帶、可潰縮式方向柱和踏板、ABS+EBD組合,前雙安全氣囊等。如果車夠高級,還會標配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4氣囊加2氣簾,安全帶也是預緊張式的。
3駕駛員的素質(zhì):再安全的汽車,就算是號稱裝甲車的VOLVOS80,你以150公里的時速撞電線桿或追尾照樣車毀人亡,最關鍵的還是駕駛技術。良好的駕駛技術應該包括,熟悉交通規(guī)則、準確的路況判斷,合適的駕駛方式和良好的駕駛心態(tài)。
4注意事項:
①機動車駕駛員必須做到自覺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②嚴禁酒后開車,疲勞駕駛;
③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必須檢查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不得駕駛帶有故障的車上路;
④行駛時不搶行,嚴格按照交通標志、標線行車,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
⑤機動車駕駛?cè)藨斪杂X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按照交通法的規(guī)定,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三、疲勞駕駛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1疲勞駕駛的概念:
所謂疲勞駕駛,是指駕駛員在行車中,由于駕駛作業(yè)使生理上或心理上發(fā)生某種變化,而在客觀上出現(xiàn)駕駛機能低落的現(xiàn)象。一般指機動車輛駕駛?cè)藛T每天駕車超過8小時,或者從事其他勞動體力消耗過大或睡眠不足,以致行車中困倦瞌睡、四肢無力,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準確處理路面交通情況的違章行為。
2疲勞駕駛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引起駕駛員疲勞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①睡眠不足引起的疲勞。睡眠的好壞,與駕駛疲勞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睡眠是駕駛員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進行休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有關專家認為15%的車禍是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其中有一半的交通事故是司機由于睡眠不足6小時而引起的。
②長時間駕駛車輛引起的疲勞。長途或長時間駕駛車輛,由于一個人長時間坐在一個固定席上,坐姿固定,只準做幾個規(guī)定的動作,而且動作的幅度受到某些條件的限制,部分機體受到壓迫,肌肉緊張,血液循環(huán)不暢,供氧不足,從而產(chǎn)生困倦,形成我們常見的駕駛疲勞,
③藥物、酒精引起的疲勞。駕駛員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服用安眠、鎮(zhèn)痛等藥物后,一般都會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使人困倦、昏沉、引起嗜睡。駕駛員飲用含有酒精成分的白酒、黃酒、啤酒,果酒等飲料后,由于酒精的作用就會出現(xiàn)頭重腳輕、手足無力,視力減弱、睡意漸濃的現(xiàn)象。
3疲勞駕駛的預防:
①保證充足睡眠。要節(jié)制夜間的娛樂性活動,保證睡眠的時間,提高睡眠質(zhì)量。特別要注意行車在外,不要因趕時間而放棄睡眠。
②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飲食。外出行車不要飽一餐,饑一餐,行車前或途中就餐不要飲酒。飯后,要稍事休息。
③駕駛員連續(xù)駕車的時間不能太長。要合理安排運輸任務和行車時間,尤其在夜晚,長途行車時,間隔2~3小時休息一下,選擇路邊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停車,下車走一走,做些簡單運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消除肢體疲勞,長途駕駛時,要按規(guī)定保證至少兩個駕駛員輪換駕駛。
④注意休息,加強鍛煉。駕駛員要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行車過程中感覺疲勞、困倦了,要及時采取措施,切不可“熬一熬”,“再開一會兒再說”,要隨時停車,冬天讓冷風吹一吹,夏天洗把冷水臉、喝喝清涼飲料。必要時,要就地休息,平時要注重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疲勞。
駕駛安全是交通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安全事故預防管理日漸重要,目前只能采取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特定時間的巡邏監(jiān)控,強化公路的行車管理等方法,沒有立竿見影的預防措施。所以對駕駛安全的保障歸根結(jié)底還在于駕駛員本身,只要駕駛員心中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guī),學會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自我緩解、自我解除的能力并落實到行動上,就會自覺抵制不安全駕車行為,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