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鶯歌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教學的難點。怎樣讓小學生把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都認識并記牢呢?這是件令教師們很頭疼的事情。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一年級;識字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后的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語文實驗教科書》中,要求學生的識字量特別多,識字教學又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怎樣讓小學生把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都認識并記牢呢?這是件令教師們很頭疼的事情。我本人擔任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也有幾個年頭,下面就說說我在識字教學中總結(jié)出的一些做法。
一、創(chuàng)設豐富的識字環(huán)境和氛圍
新教材的每篇課文中要求學生認識的字都在10個以上,再加上要求學生會寫的字,最少也有20個。這么大的識字量,要求學生在課上全都認識是不現(xiàn)實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或在家里認字,這就要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識字的環(huán)境和氛圍。我首先和學生家長聯(lián)系,要求他們把學生要認識的字做成生詞卡貼在床頭等位置,學生可以隨時在家識字。在學校里除了利用黑板報豐富學生的識字環(huán)境外,我還精心布置好教室環(huán)境,在教室的一面墻上貼上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詞語或圖片,借助這些字詞的具體運用情節(jié)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識字意識。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因此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
(一)猜謎語識字
學生年齡小,如果讓他們單調(diào)地讀、記生字,效果很差。如果教師編字謎,讓學生猜字謎,這樣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如:“三人同看日出是春”“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一半水里游,一半吃青草是鮮。”我發(fā)現(xiàn),在讓學生猜字的時候,就連一些學習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想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二)加一加、減一減識字法
加一加、減一減識字法就是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字形、部件、獨體字等,進行加一加、減一減就成了新字的方法。如:禾+中=種,日+月=明,白+水=泉,植-木=直等。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學過加減法,在語文課中也有加減法,覺得很好玩,在玩的過程中識字,使學生樂學、好學。
(三)比較識字法
有一些形聲字或字形相近的字,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著來記憶。如:清、情、晴、蜻、睛,這幾個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聲旁都是“青”,它們的韻母都是“inɡ”?!扒纭钡男闻允恰叭铡?表明這個字與“日”有關,是天氣晴朗的“晴”。再如“火、伙”、“半、伴”雖然這兩組字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還有“媽、奶、姐、姑、娘”,因為媽、奶、姐、姑、娘她們都是女的,所以這些字都是女字旁。運用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三、鼓勵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們的特點是都喜歡聽表揚的話,都愿意得到教師的獎勵。因此在學習生字的時候,我把要求學生認識的字先板書出來,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比一比誰記得快,誰記得多。記得快的、多的予以表揚和獎勵。這樣激發(fā)學生識字的熱情,學生爭相識字、記字,希望自己比別人記得多,爭當識字冠軍。
四、生活中識字
語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的學科。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不應只局限于課堂,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識字。如:和媽媽逛街可以識字,認識街上的廣告牌、店名、食品的商標等;外出游玩可以識字,認識公園里警告牌上的字等;看電視也能識字,認識一些動畫片的名字、一些地名等。這樣既擴大了識字量,豐富字詞積累,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增強了我要學語文,我要識字的意識。
總之,一年級的識字教學是一個重點,也更是一個難點,尤其是新課標下,這一任務顯得更為艱巨。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努力探索更先進、更實用的教學方法,把小學生的識字教育做細、做精、做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