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文題】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我們害怕孤獨,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渴望有兒時的同伴、讀書時的同學、工作時的同事。
每個人都希望身邊有人同行,陪我們一路走下去。
有親人同行,我們能勇敢地面對風雨;有朋友同行,我們能堅忍地渡過難關;有書籍同行,我們變得睿智聰穎;有寬容同行,我們不再睚眥必報;有困難同行,我們會更加堅強……
請以“和______同行”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⑤有真情實感。
【思路點撥】
一、仔細審題,弄清題意。
半命題作文從形式上看,它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組成。拿到題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達的意思。如:“和______同行”,從這個題目現(xiàn)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同行”即同路的意思,“同行”的對象可以是親人、朋友,也可以是在你成長過程中,對你有幫助、有影響的人、物或精神、品質(zhì)等。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同行”的固然有積極的東西,如幸福、快樂等;也應該拓寬思路,從負面立意,如痛苦、挫折、困難等。
二、補充文題,確立體裁。
填補題目的空缺內(nèi)容時,學生要運用一定的語法知識,仔細琢磨缺的是短語的哪部分內(nèi)容,如果填補題目是一個偏正短語,就要考慮是填中心詞還是修飾部分,要清楚詞與詞之間的關系。
另注意:1.擬題要確定好體裁。一般應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考慮是寫記敘文,還是說明文,議論文;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或是闡述某個道理。2.擬題杜絕俗套,避免重復雷同。3.關注細節(jié),以小見大。這樣寫才能使文章內(nèi)容充實,主題深刻。4.內(nèi)容要積極健康。有的同學往往填上一些消極、不健康的內(nèi)容,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素材鏈接】
1.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法國]羅曼?羅蘭
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德國]馬克思
3.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
4.雛鷹只有離開溫暖的窩巢,才能奮起翅膀去搏擊那變幻莫測的風云;馬駒只有離開舒適的圈柵,才能揚起鐵蹄,馳騁于烽火連天的疆場。孩子只有離開父母的呵護,才能逐漸獨立踏上漫長的人生征程,去開創(chuàng)人生宏偉的業(yè)績。在荊棘鋪路的時候,你要用理想的利刃披荊斬棘;在漆黑圍繞的時候,你要用信念的明燈照亮前程;在風雨狂作的時候,你要用堅強的大傘撐起晴空。
【佳作展示一】
和勇氣同行
余愛梅
我們是一群令人羨慕的中學生。中學生的夢,純潔浪漫,未必成真;中學生的歌,婉轉動聽,未必悠遠;中學生的詩,熱烈奔放,未必永恒……在這如歌如詩的年華中,我們充滿夢想、激情與活力,然而一旦遇到困難或挫折,也易猶豫、動搖、退縮。
父母長年在外,自小沒人可依靠的我,各方面的能力自然超出了同齡人。認識我的人常??湮沂恰芭泻澜堋?然而他們都只看到了我堅強的表面,其實,外表堅強的我也有脆弱的時候。
自從步入初中大門,我對數(shù)學就不感興趣。每次數(shù)學考試,我的成績總是不理想。于是,漸漸地,我與數(shù)學更疏遠了。
初一時的數(shù)學老師是一位口碑很好的教師,可我那不太理想的數(shù)學成績似乎與他的名聲不大匹配,因此經(jīng)常引來他的批評。有時,一些調(diào)皮的男生便會跟著指手畫腳,冷嘲熱諷。一向要強的我,每當此時便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次數(shù)多了,我想到了放棄。
可是,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卻徹底拯救了準備自暴自棄的我。
暴風雨中,一只蝴蝶在泥濘中拼命地掙扎著,它想飛,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一次次地努力失敗后,我想它大概快要放棄了,而它卻一再地鼓起了勇氣,經(jīng)過一次次地試飛,它終于離開了泥潭,揮動著帶著泥點的翅膀在陽光中飛舞。
它僅是一個小生靈,卻有如此大的毅力,我呢?我慚愧了。于是我重新鼓起了勇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不輕言放棄,又有誰敢說我學不好數(shù)學呢?
我開始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我自認智力并不比別人差,數(shù)學學不好,主要是因為我對它不感興趣。我先買來一些資料,強迫自己多做多練,不懂的題目就請教同學。上課時,我提醒自己全神貫注,保證每節(jié)課的聽課質(zhì)量……漸漸地,我有了些進步,雖說我還會時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們的嘲笑,但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便會想到那只在陽光中飛舞的蝴蝶,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我也會像那只蝴蝶那樣,迎來振翅飛舞的一天。
期末考試快到了,我堅信這次自己一定會成功,因為我有永不言敗的勇氣。即使再失敗,我也不會氣餒,因為堅強的我已有勇氣面對成長歷程中的風風雨雨。
點評:
開篇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表達氣勢。隨即筆鋒陡轉,引出話題,自然而又給人以奇峰突起之妙。既而以自己的切身事例為證,先是數(shù)學學科學習上的諸多困難讓“一向要強的我”想“放棄”,而后一次偶然看到蝴蝶這樣“一個小生靈”所作的一番拼搏與努力,竟創(chuàng)造了奇跡,由此,作者大受鼓舞,“重新鼓起了勇氣”。敘事后在結尾處進行了精當?shù)淖h論,并強調(diào)自己“永不言敗”的信念,再次突顯主旨。從整體上看,本文真正體現(xiàn)了“以小見大”的行文原則,是一篇不錯的作文。
【佳作展示二】
和痛苦同行
邱月清
有時候,痛苦也是一種幸運。
——題記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殊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滿了種種荊棘,往往使人感到痛苦。痛苦之于人,猶狂風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滄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狹隘之人因無法面對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無法面對痛苦而消沉;萬古曠世,又不知有多少內(nèi)心懦弱的人因無法面對痛苦而葬身于萬劫不復的深淵……面對痛苦,我們不應害怕和逃避,而應直面痛苦,用勇敢和堅強將痛苦縮小,或將痛苦舉作人生前進的風帆,直至成功。
其實,和痛苦同行之日,也是我們邁向成功、迎接幸福的準備之時。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老當亦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面對痛苦,他卻能達人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王勃開朗豁達的胸襟,哪能有他吟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詩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痛苦后,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他在“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由此看來,面對痛苦,我們不應過分地沉迷于失意的陰影中而不能自拔;面對痛苦,我們不應整日浸泡在傷感的泥濘中越陷越深;面對痛苦,我們不應長期委靡不振而迷失方向?;馔纯?才是明智的選擇。相反,若一味沉迷于痛苦之中,結果將不堪設想。劉備面對失去二弟的痛苦,因兄弟之情無法釋懷,結果在痛苦中做出錯誤的決定,貿(mào)然出兵伐吳,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劇。
在現(xiàn)代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里,痛苦無處不在。若因一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遭遇痛苦,就當它是一陣清風,讓它從你耳邊輕輕吹過;遭遇痛苦,就當它為一陣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讓它在你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遭遇痛苦,就當它是你眼中的一顆塵埃,眨一眨眼,流一滴淚,就足以將它淹沒。
在短暫而漫長的人生路途中,和痛苦同行,拭去眼中欲滴的淚,堅持前進吧!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看見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
如今,面對痛苦,我仍會“痛不欲生”。但最起碼,我不會去逃避,因為我慶幸自己仍懂得痛,我會在冷靜地思索后,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好以后的路。
點評:
本文立意高遠,作者以不凡的筆力,站在人生高的層面起筆,將人們生來害怕痛苦卻又無從逃離、無從回避痛苦的兩難人生命題的答案,以哲理的形式告訴了我們,那就是:直面痛苦,痛定思痛,在痛苦里面尋求超越的快樂、追求的愉悅和體驗的幸福。語言頗具特色,一些精當?shù)奈难跃涫?也自成風格,為文章增色不少。不難看出,作者的作文基本功相當扎實。
【佳作展示三】
和堅強同行
杜歡
很多人只知品嘗甜美,對不幸、困苦卻懼怕卻步。
亞洲金融風暴過后,破產(chǎn)的年輕企業(yè)家和老企業(yè)家相遇。前者滿臉沮喪地向后者訴說痛苦,后者卻微笑著說:“我已經(jīng)老了,所剩的時間還不及你的三分之一,面對挫折和痛苦都打算重新開始,難道你這樣既年輕又精力充沛的人還打算放棄嗎?”人的一生必然會遭受種種挫折,聰明的人會選擇勇敢面對并從中獲取成功的啟示。因為他們知道,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堅強地面對挫折,而被它打倒并一蹶不振。如果我們著眼于成功,就必須選擇堅強,讓挫折變成獲取成功的基礎!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從失敗中培養(yǎng)成功,障礙與失敗就是通往成功的兩塊最穩(wěn)固的踏腳石!”人只有在挫折中摸索成功之路,汲取從失敗中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才能取得成功!當我們能夠正確面對,并將一切不利的因素轉化為成功的動力時,成功就在我們眼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睔v史上的先賢們并未因經(jīng)受挫折痛苦而一蹶不振,他們正是以挫折和困苦為成功的踏腳石,成就了一番偉業(yè)。
馬克思年輕時因開辦《萊茵報》而觸怒了反動政府,背井離鄉(xiāng)。在如此挫折之下,他沒有痛苦、沒有氣餒、更沒有妥協(xié),而是堅強地奔波于英法兩國之間,為他今后完成《資本論》的寫作搜集了大量的資料。馬克思面對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和打擊曾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道理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才有希望到達科學的頂點!”在人生的歷程中,馬克思更是以行動證明著他的無畏和堅強!
一切艱難險阻都是通往成功的絆腳石,可又何嘗不是邁向輝煌的踏腳石?只要我們勇敢地踏于其上,回首走過的路,以高遠的眼光展望未來的廣闊之路,并堅強地用行動去努力拼搏,不難看到,大膽地邁過去,成功近在咫尺!
點評:
這篇作文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初中生對“議論文”望而生畏,其實就本文而言,議論文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深。先說中心論點,其實就是面對挫折與痛苦時要“與堅強同行”;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先后用了兩個企業(yè)家的故事、卡耐基的言論、《史記》、馬克思的事跡作論據(jù),各個論據(jù)又各有側重,頗具代表性和說服力。最后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深化主旨,突出論點。行文結構縝密,邏輯嚴密,作為剛接觸議論文的初中生,能寫到這個程度,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