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芳
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是訓練口語的表達,學習說好普通話的基礎,它不同于口頭作文。所以小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著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和智力水平的發(fā)展。因此,我平時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說話能力,主要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的。
1.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1.1抓好朗讀和背誦。
我們常??吹嚼首x能力強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因此,我特別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在老師的示范,指導,監(jiān)督下,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能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和人物的感情變化而變化。力求有聲有色。
背誦是朗讀的繼續(xù)和熟讀的必然結果。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應盡可能把書中的好文章記下來。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擴大視野,同時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1.2表演課本劇。
低年級教材中情節(jié)生動課文比較多,針對這一特點,每學一篇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都要求學生編成課本劇分角色表演。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表演才能,而且使學生更近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1.3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在說話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說話中學生只要能用上課文中學過的詞句,我就大加表揚,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2.利用復述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利用聽錄音或聽老師朗讀短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例如 ;我在朗讀一段短文后,要求學生抓住要點,按原文的思路說內容,并把內容說完整,把文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話能力,記憶力和說話能力。
3.以教材插圖為內容,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
小學教材圖文并茂,圖畫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抓住這一特征,以教材插圖為內容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走進圖中,成為“畫中人”,同時用相關的問題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春天來了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上都有什么?學生答:美麗的桃花、青青的枝條、小蜜蜂、蝴蝶、幾個放風箏的孩子……接著讓學生說一說春天都有什么景象,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只要既了解了春天的變化,又培養(yǎng)了說話的能力。
利用插圖訓練學生說話,分三步進行:
看: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從畫面的景象特征判斷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反映的主要內容。
想:引導啟發(f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借助問題進行觀察和想象,從而理解插圖幾課文內容。
說:用普通話把觀察和想象到的事物用完整、連貫的話正確的表達出來。
4.寓愉快教學于說話教學中,重視說的訓練
4.1扮演角色,激發(fā)情趣。
低年級看圖講故事占很大的比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說話的興趣,我按故事中的角色制成頭飾,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有聲有色的表演,激發(fā)了他們的說話興趣。
4.2深入實際,豐富說話內容。
低年級教材的編著注重學生的生活實踐。《一個愉快的星期天》、《媽媽笑了》、《落葉》這些內容都從兒童聲邊取材。我就組織學生深入生活實際,親自做做,認真的觀察,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然后在說話課上得到反饋。例如教學落葉時,我讓學生收集了大量的落葉,觀察其顏色、形狀,然后讓學生拼成葉圖,最后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做畫的,心情如何。這樣在實踐中豐富了說話內容,同時 也激發(fā)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如朗讀比賽、故事演講會、謎語大賽、文藝演唱會……多種課外活動。既豐富課外生活,又培養(yǎng)了說話能力。
收稿日期:2009-03-31
作者地址:河南省西華縣黃橋鄉(xiāng)裴莊小學4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