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玲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被動的納入,而是主動地適應和變革課程的過程,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將對課程的各個組成部分產生變革影響和作用。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具有開闊的數學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意識,“反璞歸真”揭示數學本質,“要講推理,更要講道理”,突出算法在數學發(fā)展中的獨特作用,力求把算法融入到數學課程的各相關部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對這些源于技術的變化應付自如,這一切的實施必須有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撐,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現代教育觀念的一部分,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數學實驗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數學教學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ou Hong-ling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s not included in the passive, but active and adapt to changes in curricul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he course will produc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role and impact of change. Teaching Mathematics to students with a broad vision of mathematics, students develop the mathematical sense, "Fanpuguizhen"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reasoning to say, the more reason to say" outstanding mathematical algorithm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que role to the algorithm into the Mathematics to the relevant par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obviously not from these technical changes are comfortable, all this must b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upport, teaching in the u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part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to the test Possible.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urriculum integration;Mathematics teaching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有機地與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自然的有機部分?;谛畔⒓夹g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變革人的傳統(tǒng)的課程觀、教育觀和教學觀以及學習觀等,應該尊重人的獨立性、主動性、首創(chuàng)性和反思性、合作性。那么,究竟用它來提高學生的什么素質呢?顯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重在解決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問題。高科技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觀念,也改變了數學知識的結構和課程目標。而信息技術作為任知工具,對數學課程的整合主要有如下作用:
1.信息技術作為數學課程學習資源的獲取工具
信息技術為學習提供了數字化的學習資料,數字化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網絡環(huán)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材料與使用傳統(tǒng)的教科書相比,數字化學習資源具有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虛擬仿真,遠程共享等特征。它能夠激發(fā)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的方式來尋找和處理信息信息技術使數學概念、理論及數學問題容易地用數字的、圖形的、符號的、語言的等多種方式表達.學生可以在這些表示法之間進行自由轉換,既可以用計算機或計算器的數據處理分析功能、作圖功能、可視性與動態(tài)顯示效果,又可以通過圖形的方法或數值的方法來探索數學,使得“多重表示與表示的互相轉換”這一重要的學習理論的實現成為可能。
2.信息技術作為情景探究的工具
在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和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或網頁開發(fā)工具等,將需要呈現的課程學習內容轉化為數字化學習資源以便于學生探究根據教學需要,作為情景探究的工具有三種途徑:
2.1信息技術應該構建一個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或者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習者真正在其中體驗,學會在環(huán)境中主動建構、積極建構,構筑自己學習經驗。信息技術構建學習環(huán)境,可以通過其網絡通訊功能以及虛擬功能等方面體現,營造學習者有效學習的環(huán)境,提高觀察和思考能力。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思維具有聯想特征。若將按超文本的非線性、網狀結構組織管理信息與按傳統(tǒng)文本的線性、順序結構組織管理信息相比較,前者更符合人類的思維特點。
2.2學生通過對數字化資源所呈現的問題情景的思考和探究,培養(yǎng)學生進行知識建構能力。
2.3學生通過對數字化資源所創(chuàng)設的虛擬實驗環(huán)境,觀察現象,讀取數據,科學分析,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態(tài)度和能力,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與途徑。
3.信息技術作為評價和學習反饋工具
發(fā)展性學習評價觀強調評價與教學相結合,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反思的過程,成為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
在信息時代,靜態(tài)的知識不具有情報信息價值,只有對知識的創(chuàng)造、開發(fā),并進行動態(tài)處理,才能使其產生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能量。認識和挖掘出知識的現實價值,并利用好它,這才是信息素養(yǎng)的最好體現。只有具有利用信息能力的人,才知道怎樣組織知識,發(fā)現和使用、開發(fā)信息,他們也才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平時教學時,應多讓學生有意識地去選擇、辨析、改變信息,創(chuàng)造、開發(fā)新的信息。如信息的多選條件、多選問題,辨析題中字眼的增添變化、不同前提下同一結果、同一前提下的不同結果,讓學生對信息進行分類、驗證,有機處理,這樣學生在多樣信息環(huán)境不斷提高創(chuàng)造、開發(fā)信息的能力,學會學習。如在教學:低年級的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學完了第三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求比一個數多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少幾是多少及簡單的統(tǒng)計之后,我安排了一次跳繩比賽的實踐活動(每人跳一次,把跳的個數記錄下來),請學生從跳繩的個數中搜集、選擇一些信息相關的信息,提出、解決開發(fā)一些問題。有的學生說:“我跳了45個,李紅跳了37個,我比李紅多跳了8個?!庇械恼f:“陳洋跳了74個,我比他少跳了26個,猜猜我跳了幾個?”有的說:“從填寫的統(tǒng)計表中,我發(fā)現姚怡婷跳的最多,朱為斌跳得最少,跳的少的同學應該多練習?!边€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可以從這次的跳繩比賽中選出跳得最好的5個男同學5個女同學去參加學校的跳繩比賽?!钡鹊?。實踐活動中出現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學生能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整合運用,能把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出去,呈現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當代社會,信息是最主要的資源,為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zhàn),適應信息化社會,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獲取必要的信息,那么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學生接受終身教育的前提條件,更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先決條件,只有把“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植根于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
收稿日期:2008-12-07
作者地址:青海省湟中縣大才初中8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