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洪
中圖分類號: G632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2-1578(2009)5-0123-01
1 兩極分化的原因
兩極分化現(xiàn)象始于初一后半學期,初二上學期開始加劇,造成學生學英語積極性不高,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只是感到新奇,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他們學英語只是一時的新鮮,剛開始他們上課能集中精力聽講,課后認真做作業(yè)。隨著新奇感的消失及詞匯量、語法知識點的增多,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知難而退,棄而不學了。特別是初一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跨度大,語言覆蓋面廣,詞匯量大,練習里常出現(xiàn)許多生詞,一些學生在小學基礎不好,要想跟上就更難了。
二是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英語不得法。一些學生村小畢業(yè),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復習習慣,一部分學生在學念單詞還用漢字注音,記生詞靠死記硬背,學語法不能靈活運用,練句型生吞活剝,寫句子搞逐詞對譯,漢語習慣離不了,擺不脫等。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必須要經(jīng)歷大量反復的口筆頭實踐練習。有些學生僅滿足于教師講的內(nèi)容聽懂,而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聽、說、讀、寫的實踐練習上,所以就無法形成語言技能,不能熟練掌握就必然會邊學邊忘,最終導致掉隊。
三是忽視了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學習英語一定要循序漸進,扎扎實實,逐步提高。如果語言基礎沒有打好,就會直接影響詞匯、句型、語法的學習;單詞學不好,就無法組織句子;簡單句掌握不好就難以學習復合句;聽力差就不可能說好英語;有些學生內(nèi)向孤僻怕讀怕說,寫就十分困難。如果上一節(jié)課出現(xiàn)了缺漏,下一課就要既學新課,還要補舊課,學習內(nèi)容和負擔將成倍增加。繼續(xù)學習英語就困難重重,掉隊就難以避免。
四是家庭環(huán)境不利。由于獨生子女較多,父母過分溺愛,造成孩子嬌生慣養(yǎng),學習上也缺少壓力。有些學生父母常年在外經(jīng)商,爺爺奶奶管教不力,督促不嚴。少數(shù)學生家長認為學習好與不好無關緊要,畢業(yè)后照樣賺大錢。還有些家長整天聚人打牌,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
2 避免兩極分化的對策
第一,從預防入手,切實抓好初中入門教學。英語入門教學是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該階段決定著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提高與發(fā)展。首先教師要及時摸清新任班級學生的情況,其中包括學生的原學習學校、學力基礎、家庭情況、學生個性、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等。對性格內(nèi)向、有困難傾向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多開口,多與他人交往,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體驗到英語教師對他們的特別關愛,增強他們克服學習困難的自覺性和毅力。其次針對農(nóng)村學生拼音基礎差和模仿能力不強的弱點,強化語音教學,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拼音能力,使學生掌握讀音規(guī)則,過好語音關,為學生記憶和積累詞匯奠定基礎。再者要在學法上及時指導學生,學生在識記英語時,應給學生闡述記憶與遺忘的規(guī)律,介紹循環(huán)記憶法和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正確的學法是成功的保證,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督促和檢查,使學生盡早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自主預習,課上仔細觀察、大膽模仿、積極參與,認真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每天堅持誦讀與背誦,運用多種方法識記單詞,認真書寫、獨立完成作業(yè),盡早開展課外閱讀,積極練習口語會話等等,一旦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要具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并且要尊重愛護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努力工作,恪盡職守,以無聲的力量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欽佩。在這前提下教師主動接近學生,對學生熱愛和尊重,會促使學生萌發(fā)一種不學好英語就對不起老師辛勤培育的內(nèi)心情感體驗,教師的熱愛與尊重尤其在差生身上會起到格外的效應。因為一些后進生經(jīng)常受到人們歧視和白眼,他們的長處常被忽視,自尊心受到壓抑,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喪失了學習信心。若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差生湮沒在缺點中的閃光點和學習上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不斷地給予引導,點燃他們自尊的火種,引導他們潛能的發(fā)揮,有助于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課堂上老師利用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教態(tài)、恰當?shù)氖謩?使學生能感覺到師生之間和諧的情感交流和融洽的合作氣氛。當學生經(jīng)啟發(fā)仍答不出所問問題,可說些“Never mind”“Think it over”等之類的,不能動輒板起面孔訓斥、挖苦、諷刺學生。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若說錯了話,或批評不當,或寫錯一個單詞等,向學生說聲“Im sorry”,從而增進師生間情感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師生間有了融洽的關系,才能在教與學上產(chǎn)生共鳴,學生特別是差生也樂于學這門課。
第三,進行分層教學,特別要關注中下層學生的學習。一般鄉(xiāng)鎮(zhèn)初中,學生素質、成績差距大,如果在教學上搞一刀切,那就只能適應部分中等學生的需求,從而挫傷好差兩頭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為解決“好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問題,可大膽進行同堂復式教學,即分層教學。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讓學生回答問題,還是糾正作業(yè)中的錯誤,評價考試成績,決不讓后進生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習一時跟不上的學生的輔導,采取“苯鳥先飛”的做法,也就是教師在課前幫助他們預習新課。教師和慢生一起學習,實際上是在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培養(yǎng)他們自學英語的能力,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效率。在預習時,教師把一節(jié)或幾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提前給慢生講一遍,讀讀生詞詞組,講講記憶方法,學學句型語法,介紹新課要點,理解課文對話,一起讀讀練練,并要求慢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預習,為上新課作好準備。這樣上新課時他們不但能聽懂,而且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練習。教師還應多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有意給他們以“表現(xiàn)”的機會,借以鼓勵他們重樹信心。在新課結束后教師還要督促他們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第四,贏得家長支持,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通過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正確方法,使家長重視并關心子女的成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英語學習條件,如復讀機等。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家訪,使家長了解子女在校學習英語的情況,共同擔負起引導的責任,使學生盡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避免兩極分化的這項工作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結合:即預防和糾正相結合,心靈溝通和輔導相結合,改革教法與指導學法相結合,開發(fā)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綜合轉差與學科特點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