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婷
摘要:語音教學是外語教學的基石,良好的語音基礎有助于聽說讀寫等其他語言技能的形成。文章從教學主體和外部因素兩大方面分析了語音教學障礙,并提出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和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兩個關聯(lián)教學措施。
關鍵詞:英語語音 障礙 措施
中圖分類號: H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09)5-0044-02
1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語音教學的重要性, 良好的語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是成功交際的前提。因而語音教學被我國學者看作是外語教學的起點和基石,然而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往往注重單音的教學。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也是先集中安排單音的訓練。這種方法雖然強調(diào)基礎, 但是比較枯燥, 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且對于大學生來講, 在中學階段他們就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音方面的基礎, 但在語調(diào)和節(jié)奏方面卻比較薄弱。因而當學生的單音的讀音已經(jīng)比較標準的情況下, 在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聽來, 語音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甚至影響意思的表達, 使說話人的意思被誤解, 從而影響與人的交流。其實語言首先是有聲語言,語音不僅是語言的本質(zhì),也是口語教學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口語能力或說語言能力本身也包括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語言知識很大程度上是語音知識。Holee曾提出兩個教學目標:一是幫助學生獲得語言和交際技能;二是幫助學生獲得自主,即學會如何學習。Widdowson 將這兩個目標所體現(xiàn)的語言能力區(qū)分為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構成語言能力的有語音知識、語法知識、語篇知識、語用知識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進行成功的交際。而交際技能則指實現(xiàn)使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包括聽、說等。語言三要素中音、形、意的不可或缺告訴我們,要達到交際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音這一因素的作用。但綜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與功能、語法相比,語音教學仍然障礙重重。
2 大學英語語音教學障礙
2.1教學主體問題
2.1.1師資
大學英語語音教師缺失嚴重,雖然他們在語言文學基礎和閱讀語法都有一定劍術,但是對語音本身有一定差距,不足以使學生信服。提高教學質(zhì)量,師資是關鍵。語音教師語音不標準是制約專業(yè)英語語音教學,影響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一大瓶頸。我們經(jīng)常聽到學生們抱怨說教師不重視他們的發(fā)音,學生也沒有太多機會練習發(fā)音。這種現(xiàn)象不得不引起英語教師的反思。事實上,并非教師對學生的發(fā)音不夠重視,多數(shù)英語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語音的重要性,只是有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信心和耐心。另外,教師們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音錯誤,但是卻不知糾正錯誤的關鍵方法。教師僅僅指導學生要多練習,然而如何練習,如何糾正發(fā)音錯誤,成了棘手的問題。
2.1.2學習者
許多學生期待提高英語發(fā)音,但是有時只能意識到發(fā)音有錯誤卻不知道錯在哪里。元音發(fā)不準,輔音連綴發(fā)音困難,加音、吞音現(xiàn)象嚴重,朗讀或口語表達時語調(diào)或平淡無節(jié)奏感或南腔北調(diào)、怪腔怪調(diào)是常見的事。例如, [w]和[v], [l]和[n]等等,諸如此類的最小對立對,不少學生無法對此做出區(qū)分,甚至意識不到它們之間的差異,只能通過他人來指正自己的錯誤。筆者分析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2.1.2.1天賦
天賦就語言習得而言可稱之為語言學能(language aptitude).J.B Carroll 是現(xiàn)代語言學能測試的先驅(qū)。他認為,語言學能就象智力一樣,是與生俱來的。由于語言學能的差異,不同的人學習語言的速度和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對于語音來講,天賦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發(fā)音差別的敏感度。學生即使語法等很好,只是表示邏輯思維分析能力等跟上了,而形象思維,觀察力就差一些。這些看是很淺表的東西又決定了語音的學習。
2.1.2.2性格
個人性格的差異是影響語言學習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害羞、內(nèi)向、不善交際等消極性格特征與第二語言的習得呈負相關。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英語語音教學。而開朗、樂觀、合群,善交際等性格特征會有利于語言學習,對英語語音教學會產(chǎn)生積的推動作用。
2.1.2.3學習動機
影響英語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習者的動機。Gardner (1985)認為學習外語的動機包括 四 個方面:a.學習這種語言的目標;b.學習中作出的努力;c.實現(xiàn)目標的愿望;d.對學習的熱愛程度。Gardner 和 Lambert 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最后把學習外語的動機分為兩種: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動機和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是指學習者對目標語社團有所了解或有特殊興趣,希望與之交往或親近,或期望參與或融入該社團的社會生活。所謂工具型,是指學習者的目的在于獲得經(jīng)濟實惠或其他的好處,如通過考試、獲得獎學金、勝任一份工作及晉升職位等。一般來說,最成功的學習者是既有才華又有高度的學習動機的人。學習動機不明,尤其是融入型動機不足將會極大地阻礙語音學習和語音教學效果。
2.1.2.4自信心
學習者自信心不足是制約大學英語教學的另一重要因素。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師生間的互動。而部分學生由于性格的內(nèi)向,發(fā)音上遭遇的哪怕一次挫折也會使得他們表現(xiàn)出極度的自卑心理,在教學過程中難以主動參與,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英語教學變成教師的天下,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2.2外部因素
2.2.1社會環(huán)境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進行的。社會的語言環(huán)境、經(jīng)濟活動、文化觀念等都會對大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影響。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對外交流日益密切,整體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已有巨大改善。但中國幅源遼闊,地區(qū)發(fā)展極不平衡,在大部分地區(qū),學生除了英語課以外很難接觸到真實的英語語言資料或有真正使用英語的機會。所以中國不具備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如印度和香港)及雙語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如新加坡)那樣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除此之外,一個社會的文化觀念也會成為語言學習的障礙因素。與多數(shù)西方人相比,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較為含蓄,愛面子,集體觀念強。因此,課堂上,中國學生保持沉默的多開口說英語的少。這無疑嚴重阻礙了英語語言學習和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
2.2.2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包括學校的硬件、各類教學與非教學活動,以及總體氛圍等。教室作為最基本的教學條件,在中國的多數(shù)高校里并不利于語音教學。因為大多傳統(tǒng)教室都是固定桌椅,且班級過大,不利于學生對教師口型,教師對學生口型等的觀察;也不利于語言課課堂活動的組織和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2.2.3教材
教材是組織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jù)。但目前市場上出售大的大學英語教材看來,納入比較全面的語音知識(語音、語調(diào)、弱化、節(jié)奏)的教材比較少,教師可以對市場上教材進行整合,既有理論又有口語練習,適度把語音的練習納入到口語教學中,并針對學生常犯的錯誤編輯進練習庫,因材施教,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2.2.4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的滯后和教學方法的刻板單一是制約外語教學的另一重要因素。多年來,有關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可謂層出不窮,從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情景法、沉默法、暗示法、意念法、功能法及后來的交際教學法均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及不同語言學流派帶來的直接結果。限于語音教學,許多教學法又不適用。具體的教學手段如:演示法、對比法、手勢法、辨音法、口形定位法、模仿法以及錄音法也在業(yè)內(nèi)不斷地受討論。但結果是我們?nèi)匀晃凑业阶钸m合中國學生實際情況的最佳教學手段,同行論文顯示出大家也只是利用多媒體進行語言輸入這塊有提高。
3 教學實施
當我們聽到流利的英語時, 會感覺英語就像流水一樣波浪起伏, 像江河水一樣連續(xù)不斷。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語流”, 所以人們把流利的英語形容為“語流好”。語流會直接影響交際時的效果。它的好壞取決于重音、節(jié)奏和語調(diào)三個因素。解決上述矛盾的措施是實施口語與語音的關聯(lián)教學。
3.1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也暗示出英語口語學習的成功依賴語音的突破。但在過去 20 年的研究中,二語習得的專家普遍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的成功依賴于學習者個人本身,受許多個性化因素的影響。燕國材教授認為:“非智力因素——動機 (motivation),興趣(interest)、情感(motion)、恒心(persistence)及個性(personality)——極大地影響了第二語言學習得的有效性?!苯?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恒心及情感特別是對自己英語的認同感極大程度影響了語言的學習。此段時間學生在單詞擁有量上已經(jīng)沒有阻礙,說得漂不漂亮成為他們學習的最大動機之一
3.1.1課堂上以學習者為中心, 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氣氛
健康愉快的氛圍能化消極情感因素為積極因素, 從而提高語音學習的效率。因此, 課堂上, 教師可以在集中介紹了某種語音知識以及練習內(nèi)容之后, 將學生分組, 進行自主性、互助性的語音練習。例如, 教師可以將語音水平不同的學生分為3~4人的學習小組, 其中語音較好的1~2名學生就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起到“老師”的作用, 糾正同伴的發(fā)音及語流錯誤。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組完成任務的總體水平對其學習效果進行評定(assessment) , 使得語音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上也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 從而有效地降低焦慮等負面感情的影響。
3.1.2培養(yǎng)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不斷提高學生的語音水平
由于課時上的限制, 學生在課后還需進行必要的鞏固性的練習, 并且需要對課上的學習進行反思, 思考每節(jié)課的收獲以及自己需要學習但教師并未涉及的內(nèi)容, 寫成學習報告交給教師, 從而達到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目的。另外, 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比賽, 如英文電影配音比賽、演講比賽,英語朗讀比賽,英語短劇大賽等, 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同時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和實踐的機會。
3.2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
我們可以利用英漢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英語與漢語的異同, 利用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似點及差異加深對英語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特點的理解, 系統(tǒng)地把握發(fā)音要領, 加強對它們的記憶。通過英漢的對比, 也勢必會幫助教師預測學生學習英語時會碰到的困難和可能犯的錯誤,從而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在充足的語流訓練基礎上, 學生語音的學習必將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要建立穩(wěn)定的語音教學師資隊伍,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搞好英語語音課堂建設。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教學形式、教材編排、教學計劃等方面入手,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確保語音教學的長期性、連貫性和有效性。
4 結語
毫無疑問, 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語會讓人學習英語的信心倍增, 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 能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舒服、順利。然而語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的探索與改善才能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屠蓓.英語語音[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92.
[2]劉宇.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情感障礙及其應對策略[J]. 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6(3):121.
[3]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6-7.
[4]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6.
[5]項茂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外語界,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