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玲
[摘要]:撕紙與剪紙、刻紙是同源分流的姊妹藝術,剪紙強調裝飾,撕紙注重畫味,撕紙字畫有著鮮明的藝術個性,不用剪刀、刻刀,而是用手去撕,撕紙的生動造型,有一種妙趣天成的韻味。因此,它有很強的原始藝術生命力。它完全擺脫了民間剪紙的特征,形成獨特的造型風格,是對民間剪紙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關鍵詞]:手撕團花 圖案 樂趣
在初中三年級美術課本上冊《剪紙》一課中,課本一開始就對剪紙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藝術特點作了詳細的闡述。
中國剪紙藝術源遠流長,起源于我國的平面鏤刻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最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中國特色的最流行的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面的剪紙作品有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深厚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源遠。它以紙為材料,經(jīng)過剪、刻、染,并通過起承轉合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如憨態(tài)可掬的胖娃娃抱魚;生動夸張的十二生肖等形象,透雕鏤空的面積越大,花紋越多,手藝越是高超,足以見證剪紙的精與美,同時,它把平面藝術轉變?yōu)榫哂腥S透雕的藝術形象……
課本對此描述地非常形象,很有趣,開闊了我們藝術視野。我想,剪刀雖能進行精致美觀細致地刻花剪紙制作,并達到一定的審美效果;如果,解放我們的雙手,直接用左右手去設計制作團花,那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效果呢?如果,把這種想法應用到課堂上,讓學生去親身經(jīng)歷,感受它獨特的藝術形式,效果怎樣呢?在看了《美術報》的譚學暉的一篇短文《民間一絕——撕紙》之后,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八杭埮c剪紙、刻紙是同源分流的姊妹藝術,剪紙強調裝飾,撕紙注重畫味,撕紙字畫有著鮮明的藝術個性,不用剪刀、刻刀,而是用手去撕,撕紙的生動造型,有一種妙趣天成的韻味。因此,它有很強的原始藝術生命力。它完全擺脫了民間剪紙的特征,形成獨特的造型風格,是對民間剪紙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直接用手來制作,撇去各種工具作媒介,這本來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平面加鏤空的花紋或字,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針對這個問題,我與學生共同設計,共同實踐,最終的結果是效果極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很樂意去動手制作,能以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去,符合美術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能拓展想象的空間,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全面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課后,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有如下體會:
(1)面向全體。剪紙工具是局限性的,對于平時不習慣用剪刀的大部分同學來說,無論是手還是心里,都是一種解放;
(2)設計的程序不受各種法則的約束、自由化,只是掌握團花基本形式,各種題材的單獨紋樣圖案都可以用到;
(3)符合學生目前的個性要求與審美標準;
(4)創(chuàng)作實踐、合作探究——發(fā)展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5)實用性強(等到過圣誕節(jié)時,手撕的雪花團花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當然,其他的節(jié)日或當作家庭裝飾也是不錯的);
(6)通過多元文化的滲透,讓學生堅定了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的信念,培養(yǎng)學生繼承、發(fā)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這種適合學生審美要求的《手撕團花》設計制作有如下幾種方法:
(1)手撕的二方連續(xù)團花圖案
二方連續(xù)是圖案中的設計藝術形式,這種二方連續(xù)制作極為簡單,但若制作多層圖案(圖案與圖案相接)形成一種特定的重復構成,同樣會出現(xiàn)重復的美的組合,這也是最為基礎的手撕團花形式。
(2)手撕適合紋樣團花圖案
適合紋樣可以有方形、三角形與圓形,主要以圓形團花為主來進行手撕設計,這種藝術形式用單個紋樣到多個紋樣的轉化,來完成它的特定的團式透空效果圖案,常常給人產(chǎn)生一種意想不到的瞬間美感,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所以在不同程度上感覺也是極為容易讓人接受的。
適合紋樣的手撕團花有3、4、5、6、8、10瓣之分,各有各的藝術風格,它與折紙相結合,采用空間鏤空法把各種形象藝術地表達出來,與平面設計適合紋樣圖案有著本質區(qū)別。它是可以觸摸的,是瞬間的,是具有鏤空的美的;它又與剪紙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剪紙精確、細膩、美觀;而手撕團花則粗獷、自由、直接、無限制,是符合學生審美要求的。
(1)三瓣團花制作
(2)四瓣或八瓣團花制作
(3)五瓣團花制作
(5)六瓣團花(雪花)制作
節(jié)日中,如若用彩色的紙張來制作的話,效果更佳,用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充滿情趣,而且讓我們真實感知的團花相互之間穿插點綴,渲染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更是能給欣賞者以美的享受,給我們生活增添許多的樂趣。
《手撕團花》這堂課,目的主要是表現(xiàn)藝術的隨意創(chuàng)作性,讓學生在有意無意中,在樂趣中體驗了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改變以往的枯燥的藝術形式,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主動地去制作,主動地去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變得更加富有探索性,更加愛動手動腦,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