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靜
懷著一顆崇敬的心,我緩緩走近那些曾經(jīng)感動中國的人物,體會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品嘗感動的滋味。
錢學森:民族脊梁
錢學森放棄了國外優(yōu)越的生活,堅持回到祖國。他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地投身于祖國的核彈事業(yè),為中國的核彈事業(yè)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錢學森曾說過:“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边@是何等豁達的胸懷,愛國主義精神在這里煥發(fā)光彩。感動的滋味是驕傲,我為我們的民族有這樣的脊梁而驕傲。
李劍英:感動天地
李劍英,他本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可命運之神卻讓他在16秒中完成了一次生死抉擇:飛機與鳥相撞了,災難從天而降。飛機失去了控制,在快速地下墜,下墜的終點是四千多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在短短16秒中,李劍英毅然決定放棄跳傘,而是嫻熟地駕駛飛機開向了山那邊的空地。16秒后,“嘭”的一聲巨響響徹云霄。
生命的價值是什么?是無私奉獻,是舍己為人……一個英雄的逝去猶如一顆流星的隕落,留給了我們深深的悲痛和懷念。感動的滋味是悲痛,那是與日月齊輝的英雄氣概。
謝延信:有信延信
謝延信對岳母一家不離不棄,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他都用肩膀撐起那個搖搖欲墜的家。他用半生的時間來實踐他的承諾,他沒有感天動地的話,只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誠信的含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行為讓我敬佩。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他給我們?yōu)槿俗优臉淞⒘俗詈玫陌駱樱屛铱吹饺诵悦篮玫囊幻?。感動的滋味是欣喜,沉甸甸的“誠信”刻在心間。
拾起每一顆珍珠細細品味,品味珍珠帶給我的與眾不同的感動滋味。
點評
作者選取了三位人人熟知的人物完美詮釋了感動的主題,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悟。文章結(jié)構(gòu)新穎,雖沒有華麗的辭藻、鋪排的句式,但在淡然敘述中卻打動人心。
【指導并置評:竺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