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雪芹在借助詩詞等文體樣式塑造人物時,充分發(fā)揮了我國古典詩詞的抒情作用,《紅樓夢》中的大多數(shù)詩詞都是為小說中的人物所作的,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本文以林黛玉和薛寶釵所作的詩詞為例,分析詩詞在塑造人物形象時的作用。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詩詞 人物形象 林黛玉 薛寶釵
曹雪芹在借助詩詞等文體樣式塑造人物時,充分發(fā)揮了我國古典詩詞的抒情作用,通過詩詞造成濃重的抒情場面,激發(fā)深沉的感情,讓人物直接傾訴出內(nèi)心的強烈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紅樓夢》中的大多數(shù)詩詞都是為小說中的人物所作,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如第三十七回中的詠白海棠詩和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詩,各人所作詩歌的內(nèi)容,均表現(xiàn)了各自的身份、性格和情感。下面以林黛玉和薛寶釵所作的詩詞為例,分析詩詞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我們首先分析林黛玉的詩詞。在《紅樓夢》所有的詩詞當(dāng)中,黛玉的最多、最好。除了那些廣為流傳一題多詠的組詩外,她還有許多名篇如《葬花辭》、《題帕詩》、《五美吟》、《桃花行》等。這些都是沁人心脾的佳作,和黛玉的形象,以及與其有關(guān)的故事情節(jié)息息相關(guān)。其中最出色的當(dāng)推《葬花辭》。洋洋灑灑的五十二句詩如泣如訴,和淚凝血,字字句句都和黛玉悲慘的命運及其獨特的個性特征融合在一起,運用得非常恰當(dāng)。
《葬花辭》的起因是黛玉夜訪怡紅院,被晴雯誤拒于門外,進而又聽見寶玉、寶釵的笑語之聲,不禁“傷感起來”、“悲悲切切、嗚咽起來”。恰逢第二天是芒種節(jié),園中諸人都來祭餞花神,“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摈煊褡蛞埂耙磺粺o明火未得發(fā)泄”,今日又有園中諸人的熱烈情緒對照自己孤苦無依的身世,不免“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己,哭了幾聲,便隨口念了幾句”,于是產(chǎn)生了獨步古今的黛玉詠嘆調(diào)——《葬花辭》。
古人云:“春女悲,秋士悲?!摈煊裨诎倩ǖ蛄愕哪捍簳r節(jié),擬這首《葬花辭》,借花喻己,傾吐自己滿懷的愁緒和無可名狀的悲憤。看到落花,想到自己可能夭亡;斥責(zé)榆柳、飛燕,旨在責(zé)罵人心的冷酷;恨風(fēng)刀、霜劍,實際上是哀憐自己的際遇。淚水流盡,繼之以血,這是無限之深的悲痛!青燈照壁,冷雨敲窗是夜晚之時無親無故的蕭索與寂寞!春來春去,流年似水,前景迷茫,歸宿不知何處!一時百感交集,似萬箭穿心。無知的花鳥也仿佛為之動情,同她一起唱這首悲涼的歌。“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這是難言的憤懣;“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這是絕望的抗議。葬花葬人,花落人亡。詩人與讀者已分不清這是悼花還是自悼。詩人自是字字血淚,聽者癡倒哀慟,讀者也不由灑下一把同情的淚水。因此脂硯齋評說:“余讀葬花詞,凡三閱,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回,不能加批?!?/p>
黛玉是曹雪芹塑造的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新形象。她有花容月貌,詠絮之才。她如天山雪蓮般純潔,不染塵俗。她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卻偏偏命運多舛,孤零無依,寄人籬下。雖然寶玉與她志同道合,對她關(guān)懷備至,但對她未來生活毫無把握和信心。于是她時常迷茫、惆悵、垂淚。這些鑄就了多情多感、多嗔多怒、多愁多淚的性格。黛玉特殊的性格以及她不幸的命運在《葬花詞》中都有體現(xiàn)。黛玉的詩作風(fēng)流別致,充滿了哀音和傷悼語句,與她的形象十分符合,渾然一體。
再看寶釵的詩詞。寶釵的詩詞含蓄渾厚,也與她的罕言寡語、安份從時、藏愚守拙的性格特征相一致。試看寶釵作的《詠白海棠詩》:“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薄罢渲胤甲恕奔凑湎е匾曌约旱纳矸?,“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展現(xiàn)了寶釵典型的封建階級大家閨秀的形象。寶釵平日不愛花兒、粉兒的,穿著也總是半新不舊。詩中“淡極始知花更艷”正表明了她對自己內(nèi)在和外在美都充滿了矜持和自信。
眾人在評論詠白海棠詩時都以黛玉那首為上,而社長李紈卻推寶釵這首為第一。原因就在于寶釵的這首詩符合了封建淑女的身份,符合了李紈的口味。
寶釵作這樣的詩是有深刻原因的。寶釵的詩情才氣雖稍遜于黛玉,但她的“雜學(xué)旁收”是黛玉遠(yuǎn)不能及的,就連“每日家雜學(xué)旁收的”寶玉也難與之相比??梢妼氣O是個很愛看書的人,對詩詞比較精通。但是她為什么沒有像《葬花辭》、《桃花行》之類的長吟呢?為什么她的詩都是應(yīng)制而作且大多為律詩呢?為什么她沒有因景、因物觸情,隨感而發(fā)之作呢?從第四十二回寶釵訓(xùn)誡黛玉的那一段自白中可以看出端倪:“你當(dāng)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里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jīng)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后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rèn)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作詩寫字等事,這也不是你我份內(nèi)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份內(nèi)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便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么大害處。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績的事才是,偏又認(rèn)得了字,既認(rèn)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jīng)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那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p>
原來寶釵是在被封建家長“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的教育下,真正懂得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道理,成為封建禮教的代表人物。她的詩自然也就具備了封建淑女的風(fēng)韻。
由此可見,《紅樓夢》中人物各自所寫的詩詞作品,抒發(fā)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他們的靈魂甚至心底的隱秘。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
[2]劉耕路.紅樓夢詩詞解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于振中,雷子.紅樓夢詩詞賞析[M].延吉:延邊大學(xué)出版社,2005.
[5]王士超.紅樓夢詩詞[M].北京出版社,2004.
(方鐵橋 安徽省桐城師范學(xué)校 231400)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0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