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軍
《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yè)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具有概念多,名詞多,原理多,內容抽象,實踐性強等特點。而技校的學生大多數(shù)學習基礎差,學校用于教學的教具和設備又普遍缺乏,極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和棄學的情緒。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機械基礎》教學效果做了一些創(chuàng)新嘗試。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1. 以“奇”激趣
“奇”是學習動力的源泉。學生對什么都好奇,心理學上稱這種特征為“潛興趣”,教學時充分利用“潛興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變速機構時,問同學們:為什么駕駛員在駕駛汽車時,經(jīng)常用右手撥動右側的撥桿,而汽車行駛速度時快時慢,有時還向后倒車?先讓學生討論,因為學生普遍對汽車感興趣,討論起來非常激烈。最后再告訴他們:駕駛員撥動撥桿的操作,是在改變一對齒輪傳動比的大小和方向,從而改變車輪的轉速和轉向。這些知識使學生感到很新奇,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疑”激趣
疑即疑難,解決疑難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提出疑難,讓學生去思考,更是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學習棘輪機構時,可以向學生提問:我們在騎自行車時,腳踩自行車踏板向前行駛,而反轉踏板時,自行車卻為什么不會實現(xiàn)倒車?卷揚機在提升貨物之后,盡管機器已經(jīng)停止工作,但貨物卻為什么不會下降,而是穩(wěn)穩(wěn)地停在空中﹖一連串的疑問,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3.以“趣”激趣
教學中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學生一定沉浸于歡樂之中。槽輪機構是一種常用的間歇運動機構。電影放映機為了適應人們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就要求影片作間歇運動,它采用四槽槽輪機構,傳動軸每轉過一周,槽輪相應地轉過90°,因此能使影片的畫面作短暫的停留。學生聽了這些以后興趣盎然。
4.體驗成功,獲得樂趣
教師要做到深入鉆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職業(yè)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強烈,同學、尤其是老師的激勵和贊揚是他們實現(xiàn)持續(xù)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有效保障。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本學科的很多內容如各種機構的教學,要求有動態(tài)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設備的情況下,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這種教學方法深受學生歡迎。
在學習鉸鏈四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時,采用CAI課件,把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死點位置,凸輪機構的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以及間歇運動機構的特點生動形象地進行演示,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得以加強。聲、像、文、圖并茂的教學信息,增強了教學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1.結合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理解書本知識
書本知識往往理論性較強,如能有機地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學習機構和機器的概念時,學生往往是死記硬背,結果是一知半解。如能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車是一種機構,摩托車、電瓶車都是一種機器。摩托車、電瓶車能實現(xiàn)能量轉換,摩托車能將化學能轉變成機械能,電瓶車能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在學習導桿機構時,可以結合農村家庭用的手搖抽水機,來講解移動導桿機構的工作原理,利用翻斗車自卸貨物原理,來學習曲柄搖塊機構,利用縫紉機的踏板機構,來講解曲柄搖桿機構的死點位置。
2.結合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制教具的能力
在學完鉸鏈四桿機構以后,學生對鉸鏈四桿機構的運動規(guī)律有了基本了解,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學生中開展自制鉸鏈四桿機構的小制作比賽,并且要和上一屆同學的作品相比較,看看哪些同學做得好,同學們的參賽積極性非常高。通過小制作比賽,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鞏固和加深了理論知識,對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的存在條件有了更深的了解。
3. 進行現(xiàn)場參觀教學
參觀教學可以使學生接觸實際事物,使教學活動和生產(chǎn)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在講授完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離合器、聯(lián)軸器和制動器之后,請工人師傅給予現(xiàn)場操作。任課教師邊參觀邊講解,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時參觀教學法還能使學生受到愛崗敬業(yè)、吃苦耐勞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業(yè)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