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
我的生活興趣很廣泛,也很平凡。我喜歡熱鬧,怕寂寞,從小就愛往人群里鉆。
記得小時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個小板凳擠在大人群里聽鬼故事,越聽越怕,越怕越要聽。猛一回頭,看見黑黝黝的夾竹桃花盆里,小貓正在捉壁虎,不禁嚇得呀呀亂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是慫恿著大人講下去。
在我七八歲的時候,北平有一種穿街繞巷的“唱話匣子的”,給我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飯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門外去張望。先是賣晚香玉的來了,用晚香玉串成美麗的大花籃,一根長竹竿上掛著五六只,婦女們喜歡買來掛在臥室里,晚上滿室生香。再過一會兒,“換電燈泡兒的”又過來了。他背著一個匣子,里面是新新舊舊的電燈泡。拿家里斷了絲的舊燈泡,貼幾個錢,跟他換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舊燈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話匣子的”來了!他背著“話匣子”(后來改叫留聲機,現(xiàn)在要叫電唱機了),提著大喇叭。我看見了,就飛跑進家,一定要求母親叫他進來。母親拗不過我總會依了我。只要母親一答應(yīng),我又拔腳飛跑出去,還沒跑出大門就喊:“唱話匣子的!別走!別走!”
其實那個“唱話匣子的”,看見我跑進家去,當(dāng)然就會在門口等著,不得到結(jié)果,他是不會走掉的。講價錢的時候,門口圍上一群鄰居小朋友,他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講好價錢進來,圍著的人,就會捱捱蹭蹭地跟進來,北平的土話叫做“聽蹭兒”,就是不花錢聽?wèi)虻囊馑肌?/p>
“唱話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裝在話匣子上,然后擺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搖緊,唱片轉(zhuǎn)動了,先是那兩句開場白:“百代公司特請梅蘭芳老板唱《宇宙鋒》?!苯饎傘@的針頭在該退休的唱片上,摩擦出吱吱扭扭的聲音,嗞嗞啦啦地唱起來了,有時像貓叫,有時像破鑼。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還要加價呢!因為是熟主顧,最后總會饒上一片《洋人大笑》的唱片,還沒開轉(zhuǎn)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時,大伙兒更笑得兇了。亂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這樣的描寫你覺得真實可感嗎?回憶回憶自己類似的開心時刻,對比一下,再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吧。)
母親時代的兒童教育和我們現(xiàn)在不同。比如,媽媽那時候交給張媽一塊錢,叫她帶我們小孩兒到“城南游藝園”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沒有人說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那時候的母親,不太注重“不要帶兒童到公共場所”的說法。
游藝園里面什么娛樂都有,你可以聽文明戲《鋸?fù)攵 贰洞喊⑹稀?,你可以聽京戲《梅玉配》《貍貓換太子》,也可以去看穿著燕尾服的魔術(shù)師“變戲法兒”,看扎著長辮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電影場正演著的《空谷蘭》《火燒紅蓮寺》。大戲場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時觀眾忽然叫“好”,原來“扔手巾把兒的”,正把一束熱騰騰的手巾把兒扔到樓上去,扔得美,接得準(zhǔn),難怪要叫“好”了。
大戲總是最后散場,已經(jīng)夜半,雇洋車回家,剛上車就倒在大人的膝頭上睡著了。可是那時候大人真怪,總是推搖著你,不許你睡覺,而且說:“別睡!快到家了!”后來我問母親,為什么不許困得要命的小孩兒睡覺?母親說:“一來怕著涼,二來怕睡得魂兒回不了家??!”
我所記憶的童年生活,都是熱鬧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樂,無憂無慮、不折不扣的快樂。
在作者的記憶深處,童年生活是那樣熱鬧而幸福。她所描述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但又是孩子眼里心里的事兒:各種小販的叫賣,唱話匣子的,逛游藝園……無論是哪件,作者都帶著美好的回憶,帶著甜蜜的微笑,帶著無盡的懷念,敘述得有滋有味兒??此撇唤?jīng)意的一筆,時時處處流露出孩子心底充滿喜悅的期盼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