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趙恩
華玄子先生《修真探玄》一書,由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該書洋洋六十余萬言,分上下兩冊,是華玄子先生四十余年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上冊部分為“修真道原”、“修真道譜”、“丹道要旨”三編共三十六章,是本書的哲學、宗教思想、丹道理論及修為部分,也是全書的精華。
一、“修真道原”是本書的第一編,八章十六節(jié),先生用古傳統(tǒng)文化經典著作《道德經》、《易經》及《黃帝內經》中的哲理闡明世界的本原問題。即世界的形成、物種的起源、萬事萬物生化的總規(guī)律,以及這些規(guī)律的轉化等等。又用近代愛因斯坦“相對論”解釋世界的變化,還根據《道德經》理論提出“無極論”(無極場)的觀點。
二、本書“修真道譜”編中,先生以歷史唯物主義觀,論證宇宙發(fā)展變化的階段與科學進程等問題。
首先是中國道家文化的淵源問題,其次是中國的正宗哲學界、思想界哪種學術流派是主流。認為道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應該是中國古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與正宗流派。再次,“修真道譜”從秦漢魏晉隋唐遼宋金元明清各個時代,詳盡論證了中國哲學思想演化的全過程。
先生在該書中言簡意賅地介紹了中國道教形成的進程,從老子《道德經》的問世到東漢張陵的創(chuàng)教,時間跨度之長,與世界其它宗教走過的途徑不盡相同。有些宗教教義簡單,立義淺陋,是在向教會團體過渡時逐漸完善其教義理論的。而中國道教的教義是宗老莊之旨的,其理論較完備、嚴密而科學。從組織上分析,道教從“五斗米道”到“太平道”的過渡已基本成熟,成為宮觀式神仙道教組織,爾后出家修行者稱“全真派”,居家修行者稱“正一派”。
先生在本書中又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介紹了一些著名的道家、哲學家、養(yǎng)生家與政治家。對歷史有記載的仙人,給予了進一步肯定。諸如八仙中的漢鐘離、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等。
對宗教的認識也持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一切宗教都是麻醉人的精神鴉片”(包括道教在內)。但宗教是自然與社會壓迫的產物,是歷史的客觀存在,隨著科技發(fā)展對世界奧秘的深刻揭示,宗教觀就淡薄了,甚至會被其它社會活動所取代。歷史上高級養(yǎng)生家(丹道家),盡管也參加宗教活動,但又不迷戀宗教與氣功團體。迷戀者是愚蠢的,或出于某種目的,真正的養(yǎng)生家是絕對自由、獨來獨往的,無所羈絆的。
“修真道譜”編十余萬言,實質是一篇思想史、宗教史、養(yǎng)生名人史,對了解中國傳統(tǒng)道教的形成有所啟迪。
三、“丹道要旨”是本書的第三編。先生在本篇中首先提及修煉丹道的十字心法,世界上各種宗教都有其成體系的理論。道家、儒家、佛家及世界上其他宗教,都是以“空無”為最高境界來認識世界的。然而先生在修丹道心法中提出“空無松虛靜定悟慧圓真”十字真訣,這是對中國道家文化理論體系的充實與補充,我們?yōu)橄壬腥绱丝b密完善的哲理而自豪。
先生不僅是丹道理論家,而且在修煉上也是有成就的,可以說是煉道的實踐者。他在修煉丹道上基本繼承與吸取了“南宗”與“北宗”兩派的特點。青年人可以在明師指導下“頓悟”,但一般贊成“漸悟”。因個人體質而宜,身體條件好者可“先性后命”,用北宗丹法修煉;身體弱者可“先命后性”,用南宗丹法修煉。人體這個“小宇宙”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指導煉丹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非同一般體育鍛煉,須知“錯之一毫,失之千里”,“接命之時,也是傷命之時”。
先生反對玄素之術——房中術,認為那不過是性衛(wèi)生知識而已。歷史上盡管記載有“房中術”成為仙道者,卻不可輕信,要警惕“盲僧妖道”淫亂婦女,騙取錢財。
先生除對男子修煉“丹道”的乾元功有造詣外,同時又對屬于靜功(內養(yǎng)功)范疇的“坤元功”及“臥功”也有研究,特撰文介紹在“丹道要旨”編內,對修丹者有指導作用。除“內丹”功外,先生還通曉“外丹”功。但先生不主張煉外丹,認為外丹藥物價格昂貴,配方較嚴,對人體益處不大。如果要煉外丹,可以煉一些治病的丹藥,諸如“如升丹”、“白降丹”之類。
在修煉丹道的師承問題上,先生教育后輩不要對古人、名人盲從盲信,必須加以辨別。先生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氣功熱,其流行者多為中下乘導引之功,沒有一家是高級上乘丹道功。故自始至終從未卷入或參與“氣功”熱潮。
先生對養(yǎng)生修煉提出“萬功原道,萬法歸無”的原則,這在古今典籍中是罕見的,也可以說是獨特的。在修煉指導方面及師徒關系的原則上,他主張“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免費咨詢,毫無保留。
《修真探玄》一書不只是養(yǎng)生家必讀的益書,同時也是哲學、史學及宗教研究者的益書。
責任編輯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