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森林公園打高爾夫
圖/文 CHI
在H1N1病毒愈演愈烈的6月,我們來到了洛杉磯,這個有著眾多墨西哥移民的美國城市。
驅車5小時,經過大片的平原,就到了美國的高爾夫圣地——圓石灘球場。這個全美排名第一的球場位于加州最漂亮的海岸風景線“十七英里公路”(17 Miles Drive)的南端。2010年全美國職業(yè)高球公開賽決賽將在這里舉行。當年70歲的張大千還在附近的藝術家小鎮(zhèn)卡邁爾住了整整10年。這里大部分地區(qū)的日平均氣溫只有15度,而這座位于太平洋邊的典型蘇格蘭風格林克斯球場在海風的猛烈吹襲下,更是令人瑟瑟發(fā)抖。
圓石灘本身是一個森林公園,里面分布著好幾個不同的球場,在著名的“廣場協(xié)議”后曾被錢包發(fā)燙的日本人整個買下來,泡沫破滅后又被轉手還給了美國人,最貴的個人下場費需要500美金,并且往往還需要提前預訂。不過如今經濟蕭條,通常當天就能找到打球的機會。下場費雖貴,但下午的特定時間內,下場費就會變得極其便宜。一些公共球場下午6點后甚至全額免費,于是在許多社區(qū)里,黃昏之時便能見到大批老人扛著球包出來“遛彎”。有的球場。只需要25塊錢/人,不過下午5點以后,只能自己扛包,徹底自助。
球場的設計盡可能地不破壞當地的地容地貌,有些草叢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脆弱,甚至掛上了禁止入內的牌子,如果你球打偏飛進里面,只能權當掉水池里了。
在圓石灘打高球,根本無法專心地揮桿。海浪拍打著果嶺,滿天的海鷗和烏鴉,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太平洋,這一切只能讓你有拿起相機拍照的沖動,無暇顧及自己能否“抓個鳥”。
每天黃昏,一個戴著墨鏡、身披蘇格蘭傳統(tǒng)服裝的女人就會突然吹奏起傳統(tǒng)的蘇格蘭音樂,為的是keep the tradition alive。
位于內華達州首府雷諾的野狼谷球場則完全是另外一番風情——只有大片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和蔚為壯觀的雪山做背景,而球道則在山谷中依地勢而建。打到第13洞的時候,果嶺旁的兩塊巨石竟然是狼窩,這時恰逢它們一家人出來散步。而除狼之外,球場上還經常能見到悠閑散步的鹿。說不準什么時候,這兩伙動物就會在球場上上演一出《動物世界》現(xiàn)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