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豬或人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傳染性疾病。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先后發(fā)生人感染甲型HINI流感病毒,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流感類似,有發(fā)熱、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還可以出現(xiàn)腹瀉和嘔吐等癥狀。病情可迅速進展,突然高熱、肺炎,重者可以出現(xiàn)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
生活起居預防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時增添衣物?!笆筹嬘泄?jié)”,飲食要有規(guī)律。“起居有?!?,作息要有規(guī)律?!熬駜仁?,病安從來”,“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必導致氣機逆亂,氣郁化熱,產生毒熱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飲食預防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二白湯蔥白15g,白蘿卜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姜棗蘇葉飲蘇葉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蘇葉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 m1,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桑葉菊花水桑葉3g,菊花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薄荷梨粥薄荷3g,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荸薺、百合、梨等具有清熱生津的作用,可以適當食用。
鮮魚腥草30~60g,蒜汁加醋涼拌。
鮮敗醬草30~60g,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鮮馬齒莧30~60g,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藥物預防
成人①桑葉10g,白茅根15g,金銀花12g。功能:清熱宣肺。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煎服方法:1劑/日,清水煎。早晚各1次,3~5劑為宜。②蘇葉10g,佩蘭10g,陳皮10g。功能:健脾化濕。適用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煎服法:1劑/日,清水煎。早晚各1次,3~5劑為宜。③大青葉5g,紫草5g,生甘草5g。功能:解毒清熱。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煎服方法:1劑/日,清水煎。早晚各1次,3~5劑為宜。
建議不同人群在執(zhí)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連續(xù)服用3劑,在感冒流行期間可再服用3~5劑。在流感流行期間可廣泛服用。
兒童藿香6g,蘇葉6g,銀花10g,生山楂10g。功能:清熱消滯。適應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煎服方法:1劑/日,清水煎。早晚各1次,3~5劑為宜。
服用中藥預防感冒的注意事項
老人、兒童應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適當減量服用。
慢性疾病患者及婦女經期、產后慎用,孕婦禁用。
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yī)師。
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秘方、偏方和驗方。
其他
根據(jù)中醫(yī)和民間傳統(tǒng),多用具有芳香化濁類中藥,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穢的作用,如蒼術、艾葉、藿香、山萘等。
專家解讀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副組長晁恩祥教授介紹,參照國外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及發(fā)熱、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臨床特點,中醫(yī)認為甲型H1N1流感系感染疫癘之氣;其發(fā)病急劇,傳染性較強,人群普遍易感。晁恩祥也坦言,SARS時期全民喝中藥的狀況,其實是防疫誤區(qū),是由于當時社會對疫情過于恐慌造成的。他提醒說,目前針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開出的預防藥方,并非要民眾從現(xiàn)在就開始服用,而是針對疫情發(fā)生后,可能接觸到患者的高危人群。
針對目前廣泛流傳八角茴香燉豬肉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之說,東直門醫(yī)院急診科主任劉清泉表示,抗病毒特效藥達菲中的有效成分草莽酸,確是從八角茴香經過多道復雜工藝提取的,但熬八角茴香熬不出草莽酸,過度食用八角茴香對人體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