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良
摘要作文訓練,不僅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能提高思想水平,增強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那么學生作文的現(xiàn)實如何呢?學生無話可說,無處著手,無事可寫,害怕寫作文。如何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教師要改革作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觀念作文命題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1 更新作文教學觀念,樹立科學的作文教學觀念
中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師的觀念要更新。作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才。基于此,我們應明確作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把當代青少年培養(yǎng)成能通過寫作來表達思想,通過文章來表達真知灼見的少年思想家。教師要做一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指導者、幫助者。作文教學必須返璞歸真,以人為本。只有教師的指導、帶動,學生寫作的觀念才會科學合理。以學生為核心,這是寫作教學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大膽地寫,寫出自己的內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經驗告訴我們,教師越壓抑,學生越不敢寫,結果只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2 作文命題要改革
(1)作文的命題必須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作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生生活空間的真實情況,使學生從熟悉的人、事、環(huán)境和生活寫起。因為只有熟悉,才有真實的了解,真實的體驗,真實的情感,亦才會變得最有興趣,獲得寫作的靈感。比如布置學生寫一篇關于大海的作文,許多學生會對此感到無從下手,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尤其是一些山區(qū)的學生,他們就連電視上的大海畫面也沒有看到過,又怎么寫大海呢?我們現(xiàn)在的作文命題應該站在每個學生的角度,讓每個學生都“有米可炊”,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得真實,寫出真情實感。
(2)作文的命題要多樣化,要讓學生有話可寫。從過去的命題作文、看圖作文、材料作文等發(fā)展到近幾年的話題作文,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變大了,寫作的質量也提高了。雖然這只是命題的方面,但這對作文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推動、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近幾年的作文教學來看,話題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都能夠有話可說,并且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施展空間,更好地發(fā)揮了自己寫作水平,涌現(xiàn)了許多的優(yōu)秀作文。
3 作文訓練要加強,尤其是作文智力訓練和基本功訓練
智力訓練與思想方法訓練、語言理解與運用訓練、思維訓練相輔相成。尤其是思維訓練,它主要在于把當代青少年培養(yǎng)成思想周全、嚴密、活躍的一代新人。思維是智力的直接體現(xiàn)。張志公先生說:“只有讓學生的思路得到充分的開拓,變得越來越活潑而縝密,他的寫作能力才會更好更快地發(fā)展起來?!本唧w說來,作文教學的思維訓練包括三個方面:(1)思維的流暢性訓練。這是作文流暢的前提,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2)思維的遞進性訓練。這是作文的推進、發(fā)展的能力訓練,要學會層層推進,有層次有步驟地推進;(3)思維的變通性訓練。這是一個深層次高水平的訓練,要能夠學會變通,促進發(fā)展。
同時,基本功的訓練也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要多練多寫。寫作的基本功包括字、詞、句和篇章的訓練,這項工作不能僅僅依靠作文課去做,它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日常教學中訓練。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蓖庖蜻€得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其實,作文除了多讀多寫外沒有別的方法,老師只能“敲邊鼓”,真正的實施者還是學生。
4 作文講評要做到科學、民主
作文評講是整個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能通過評講使學生作文取得進步。要能通過作文評講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要師生共同參與評講,提倡民主,客觀公正。師生雙方要能夠平等對話,教師要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學生習作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教師“切忌說不能這樣寫或那樣寫,而應該說可以這樣寫或那樣寫”。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但自己“淵博”,而且能夠把這種“淵博”轉化為學生作文進步的積極因素。
教師要能夠運用啟發(fā)性的引導,做好學生的參謀,以鼓勵、表揚為主,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巧妙地化不足為優(yōu)勢,增添他們的信心。教師要鼓勵學生拿自己好的習作去投稿,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感覺,效果頗佳。
5 作文教學必須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相結合
青年人由于生活的閱歷有限,積累的內容有限,往往思路局限,單一而狹窄,因此,正如魯迅所說,青年“大可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專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如果學生平時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不注意報刊雜志或廣播電視的知識,不了解新近國際國內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那么學生的作文就會陳舊而沒有生氣。
除了在課堂上訓練學生寫作,我們還要注意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如組織學生參觀、游玩、參加勞動,讓學生從一事一物寫起,但又不給學生“框框”,讓學生自主發(fā)揮,教師加以引導。
總之,我們在中學作文教學改革中要不斷努力探索,尋求更好的中學作文教學模式,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從而為21世紀培育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