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劍
摘要提單(BillofLoading),是海上運輸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海上貨物運輸特有的重要運輸單證,具有一般物權憑證和運輸單證的特點,也有其特殊屬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學術界在討論提單的法律性質時普遍使用的物權憑證這一概念,其實僅僅表彰其項下貨物的占有權。而且只通過轉讓提單就導致貨物所有權轉移的做法也不符合大陸法系民法中所有權轉移的基本規(guī)則。事實上海上運輸只是履行合同完成交付的手段。貨物所有權何時轉移并不是它應該關注得問題,也是它所無法決定的。只是由于海運的特殊性,一般情況下時間較為漫長,且貨物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不在所有權人的控制之下,也就產生了用提單代表其項下貨物的需要。提單所代表僅為貨物的占有權而非所有權,轉讓提單是否發(fā)生貨物所有權的轉移主要取決于所有權人和受讓人之間的合意。
關鍵詞提單物權憑證占有權
中圖分類號:D22.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17-02
一、提單性質概述
提單作為國際貿易中的核心單據之一,起著貨物收據,運輸合同證明以及象征在途貨物本身等重要作用。被稱為“推動國際貿易從實物交易走向單證交易的天才工具”。提單與信用證制度跨越了國際貿易中巨大的空間和時間距離使買賣雙方的權利能夠同時得到保障。同一提單在不同的領域會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形態(tài),產生不同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買賣雙方之間,提單表現了一種基于擬制或推定占有的物權關系,買賣雙方通過單證交付來完成占有權或所有權的轉移。在信用證交付方式下體現的是一種基于質押的擔保物權關系,受益人通過向銀行付款贖單來完全結算,在承運人和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之間,提單表現的是一種債權關系而非物權關系,托運人和收貨人之間通過轉讓提單來完成運輸合同項下權利義務的轉移。也正因為提單功能的多樣性從而帶來其性質的復雜化,使其成為海商法理論和實踐中探討的焦點。
認為提單是貨物“物權憑證”的觀點在目前我國海商法學界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稱為是通說。尤其是在多部海商法的教材中更是如此。於世成教授主編的《海商法》中提到:“由于提單是承運人憑以交付貨物的保證,所以就國際貿易中的買賣雙方而言,提單具有物權憑證的性質?!雹購埾嫣m主編的《海商法》也主張:“提單是承運人據以向收貨人交付貨物的物權憑證?!雹诓粌H如此,“物權憑證”這一提法還出現在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官方對這一概念的認可。③但是,僅從這樣的表述中我們根本無從知道提單到底具有怎樣的性質。所以還需要對物權憑證本身的含義進行深入細致的解析。
二、“物權憑證”一詞的來源
今天在我國海商法學界廣泛使用的“物權憑證”這一概念起源于英國法中的Documentoftitle.但在英國法中卻找不出這一概念的確切定義。所以目前關于Documentoftitle的含義多來自英國法的慣例,甚至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英美法系著名法學家的闡述。因而關于Documentoftitle的認識就存在很大差異。關于目前我國學界對“物權憑證”這一概念使用的現狀有學者進行了相當精當的描述:“物權憑證(Documentoftitle)一語屬于英美法律概念,大陸法并無類似術語,我國海商法學界引入該概念填補了早期理論上的空白,物權憑證之說沿襲當時的翻譯,已約定俗成?!雹鼙M管從目前情況來說“物權憑證”之說已成為能夠被我國學術界廣泛接受的概念,但繼續(xù)使用“物權憑證”之概念甚為不妥。因為物權憑證之概念源自英美,而我國的民法理論主要來源于大陸法系。若將此概念引入就必然存在用大陸法系基本理論去論證英美法系概念的悖論,這在理論上必然會帶來很明顯的混亂。鑒于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發(fā)展歷程和邏輯推演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我們從英美法系引入概念時不僅僅是語言表現形式的轉換,更重要的是要把該概念所包含的內容用大陸法系已有的概念進行轉換,使之真正融入大陸法系的完整機體中去。
三、“物權憑證”只表明貨物的占有權
關于Documentoftitle,英美法中主要有以下認識:在英國法上,“物權憑證”一詞具有兩種意義,普通法上狹義的物權憑證和制定法上廣義的物權憑證。普通法上沒有關于“物權憑證”的權威定義,但是,它被認做有關貨物的憑證,其轉讓起著轉讓貨物推定占有的作用,并且可能起轉讓貨物所有權的作用。Documentoftitle首次得到英國法院的確認是在1794年的Lickbarrowv.Mason一案中,“買方將提單背書給一個善意被背書人后破產,賣方行使停運權并向支付對價的善意被背書人主張權利。在二審中特別評審團作出判決,認定提單經過這樣的背書,交付轉讓后,貨物所有權就轉移了,被告勝訴?!钡又鳶asson就補充強調了一點::“貨物所有權不是僅僅由于提單的轉讓和交付而轉讓,還要根據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的有意轉讓所有權的合同?!雹萦?885年《提單法》允許托運人對承運人的合同權利通過轉移提單的占有而發(fā)生轉移,但該提單發(fā)本身并未規(guī)定提單或“物權憑證”的定義。制定法中關于“物權憑證”的定義被認為出現于1889年的《代理法》中,該法規(guī)定“物權憑證”包含任何提單,碼頭憑單,倉單,提貨憑證或提貨單和一般商業(yè)過程中用作占有或控制貨物,或通過背書或交付憑證占有,授權或異圖授權轉讓或收取其所代表貨物的證據的任何其他憑證。⑥
從上可知,英國普通法上的“物權憑證”主要指代表貨物本身及貨物占有權的憑證,主要是提單;而成文法上的“物權憑證”主要指能是后手權利優(yōu)于前手的憑證,包括提單和其他諸種單據。
在美國,“物權憑證”是指在正常商業(yè)或融資活動中,被認做占有該憑證的某人有權收受,占有和處分該憑證及其所包含貨物的充分證據的憑證。John.F.Wilson:提單僅僅代表貨物,占有提單被認為與占有其項下的貨物有同等的效力。Carrver:提單是貨物的象征,但這并非是說貨物的所有權必須通過提單的轉移而轉移。提單轉讓是否轉移所有權的一個重要因素完全取決于買賣合同。⑦
通過以上我們對Documentoftitle性質的分析我們完全可以說所謂的“物權憑證”就是占有關系的證明。它可以代表貨物一般授予或證明占有貨物的權利,從而占有憑證的人可要求將貨物交付給他或依其指示交付。(下轉第121頁)(上接第117頁)
四、提單并不能代表其項下貨物的所有權
除了從源頭上闡明物權憑證的含義外,我們還有必要說明提單為什么不代表其項下貨物的所有權,這樣會使人們對提單的性質有更清晰的認識。事實上確實有學者認為提單所表彰的就是貨物所有權。認為:可轉讓提單是貨物所有權憑證,其主要原因有:“1.提單代表貨物所有權是由法律和慣例賦予的,具有法定性。2.可轉讓提單足以證明其合法持有人對提單及提單所代表的貨物享有接收,占有和處分的權利。3.提單代表貨物所有權是國際貿易的現實所驅動的,這又集中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是用以消除信用危機,因為提單僅為占有憑證時銀行利益便得不到切實保證。其二是加速貨物周轉?!雹喑蹩瓷先ミ@樣的理由似乎很充分,而深入分析則會發(fā)現此種理論存在重大缺陷。對于其所列舉的第一種理由,我們在對Documentoftitle的分析中可以發(fā)現,無論從判例還是制定法都沒有給予提單是所有權憑證這一論斷非常明確的理由。對此論調的第二種理由即合法提單持有人對貨物的接收,占有和處分可以證明提單是所有權憑證也沒有很多的合理性?!案鶕F代民法理論占有即指對物有事實上的管領力。具體指對物得為支配排除他人干涉。”⑨因此,提單持有人對物所能行使得權利應認定為占有并不等同于所有權。至于說提單之所以代表所有權是國際貿易事務之需要,未必于貨物運輸得實際情況相符?!半x開運輸合同去探討提單得性質,無異于搭建空中樓閣?!雹膺\輸合同履行過程中,承運人收到貨物簽發(fā)提單,在卸貨港交付貨物后收回提單。其簽發(fā)提單只意味著承運人對貨物得實際占有和提單持有人對貨物得推定占有,此時承運人不知道,也無法和無資格確認貨物屬于誰所有,所以承運人當然無資格簽發(fā)一份所謂得代表單證記載的貨物所有權的提單。這是認為提單當然的代表貨物所有權的觀點很難令人信服的根本原因。
根據大陸法系和我國的通行做法,物之所有權轉移應該以轉讓所有權的意思表示和一定的公示方法為要件。物權變更主要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貨物交付只不過作為對抗第三人的條件而有意義。我國《民法通則》72條規(guī)定:“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guī)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轉移,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又因為對貨物的處分一定要憑提單進行,作為提單持有人的買方只能根據提單才能把貨物置于自己的直接支配之下,這樣作為對抗條件的交付也因為取得提單而得到保證。所以沒有必要賦予提單物權效力。將提單視為所有權憑證剝奪可當事人自由約定所有權轉移的法定權利,進而否定了所有權轉移的法律規(guī)則。這樣作的結果就是作為民法特別法的海商法所規(guī)定的其他權利在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大環(huán)境下也得不到非常充分得保障。動產所有權的轉移必須以交付為要件,除非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所有權在交付以外的其它時間轉移。
五、提單性質的總結
事實上海上運輸只是履行合同完成交付的手段。貨物所有權何時轉移并不是它應該關注得問題,也是它所無法決定的。這與一般的貨物買賣在本質上沒有不同,只是由于海運的特殊性,一般情況下時間較為漫長,且貨物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不在所有權人的控制之下,也就產生了用提單代表其貨物及貨物中途轉手的需要。提單所代表僅為貨物的占有權而非所有權,轉讓提單是否發(fā)生貨物所有權的轉移主要取決于所有權人和受讓人之間的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