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著名的“叉腰肌”語錄,謝亞龍這個在足球場上可以一站幾個鐘頭的前中國足協(xié)主席,顯示了他與田徑的淵源,還有,就是除了頭銜之外,這位前任主席與足球的絕緣。
媒體早已習慣用娛樂化的方式來解讀從行政職務上來說位居正局的歷任中國足協(xié)掌門人的講話,甚至足記們早就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姿態(tài)來接招他們的講話,這一方面顯示了足球這塊陣地對媒體的開放寬容,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中國足球的歷任掌門的確也時不常地犯犯傻,更可怕地是他們犯傻時確是“誠懇”的。
新任主席南勇在足球圈混了十來年(南勇先生1997年就來到中國足協(xié)任職),坐在足協(xié)第二把交椅也是多年。南舅此番扶正,相比“空降兵”前任顯得格外低調。
從上任那天起,南勇表現(xiàn)出的謹言慎行,讓等待猛料的足記們有點失望,盡管這位新主席會適時地擺下宴席,端起酒杯道一聲,“你們辛苦了”,讓足記們感受到了久違了的親民。但無料可爆,也讓早就忘記何為“正面報道”的足記們有點不大適應。
南勇還給中國足球的現(xiàn)狀概括了12個字——病人膏荒、積重難返、舉步維艱。這12個字中國球迷們自然早就看到,只是此番南勇用了很有節(jié)奏感的成語概括,精準且無可挑剔。國字號球隊在過去的幾年里幾乎是顆粒無收,男足亞洲杯小組沒出線,世界杯小組沒出線,奧運會小組也沒出線。女足奧運會也沒完成任務。聯(lián)賽不僅水平下降,還有了退出這樣的事情。青少年的足球人口更是下降得厲害,從當初的幾十萬已經(jīng)下降到了幾千人,進入“南勇時代”的中國足球確是已經(jīng)觸底,就看著有沒有機會“反彈”。
當然,這位新科掌門并沒有急于給這12個字開出猛藥,沒有急于燒起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這反倒讓球迷有些期待。這個從履歷表上看起來內行的人果真內行嗎,他能給中國足球帶來哪怕是些許的讓人稱道的變化嗎?還有,四年之后,會有怎樣的南勇語錄留下?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