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朦朧的美,是雨中丁香般的夢幻,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美妙樂曲,是意蘊悠遠的詩韻,是蒙娜麗莎微笑的浮想聯(lián)翩……語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感悟美、表現(xiàn)美、挖掘美。學習中,我們要審視語文之美,把語文當做美來教學。
一.感悟語文語言之美。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它不僅能開啟記憶的大門,而且能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闭Z文是美麗照人的,教師要力求用美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審美的沖動,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每學期第一堂語文課你都要和學生討論語文是什么?語文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美景;語文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語文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悔執(zhí)著;語文是“漁舟唱晚”的恬靜、“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凄柔、“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正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義凜然。學習語文,可以借李白之筆去賞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學習語文,可以用杜甫“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去表達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學習語文,你可以感受到曹操“烈士幕年,壯心不已”的雄心壯志;學習語文,你能感受到藍天白云的飄逸;學習語文,你可以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學生對于語文的好感就在他感受到了語文語言的魅力。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或娓娓而談,明道析理;或心馳神往,妙語連珠;或縱情抒發(fā),飽含深情且聲音時高時低、時快時慢、抑揚頓挫,就像吹過山巒的風,縷縷帶香,又像入夜的雨,點滴入土,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耳濡目染,學生審美情趣和語文素養(yǎng)定會提高。
二.重視語文朗誦之美。葉圣陶說:“吟誦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性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葉老的意思是只有通過吟誦,才能把理解的東西化為自己的語感。朗讀是接受者對文本的二度創(chuàng)作,是審美的再創(chuàng)造。朗讀具有凈化情感、陶冶情操的功能。通過專注而放聲的朗讀,接受者就會潛稱默化地受到古詩文文本蘊蓄的情感的熏染,包含的思想啟迪,以及作者胸襟、氣度、人格的感化。優(yōu)秀的膾灸人口的經典詩文,無不熔鑄了作者的真性情;學生在澄心凈慮的朗讀中產生共鳴,得到震撼,也獲得了升化。書聲朗朗的語文課堂是流動著韻律之美的課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既是對美的體察,更是對美的體會和感悟,有些文章非朗讀無以領會其感情。如《再別康橋》就是一首美的絕唱之詩,詩人善用疊音,表達了他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通過一系列柔美而抒情的意象的選取,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整首詩分明就是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優(yōu)美的節(jié)奏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學生只有在反復朗讀中才能感受到風光的旖旎,清新如畫的別離,淡淡如煙的哀愁,夢幻般的惆悵。如果只是把詩歌大卸八塊地講解很難想象學生能感受到美。讀書可以審美激趣,提高素養(yǎng),語文教材中大量的詩文辭賦,經典美文,我們何不縱情地誦讀欣賞!
三.挖掘語文彈性之美。新課程標準明確表明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語文是一門最靈活的學科,由于生活經驗、知識水平、思考問題的方法與角度不一,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應該也不可能“定于一尊”?!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比绻麤]有理解與自由與獨創(chuàng),“萬馬齊喑”的語文課,或者只有一個聲音的語文課,無疑都將閹割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語文教學也不可能真正產生實效。語文課要發(fā)揮語文的彈性之美,要表現(xiàn)在課堂結構的安排和教材處理的價值取向上,而且蘊含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評價原則的確立之中。
語文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目光總是在追尋那些最優(yōu)秀、最符合個人審美情趣的文本。其閱讀空間總向廣袤的生活原野,向優(yōu)美與崇高的哲學、文學、歷史的天空,向深邃燦爛的文化世界敞開。雖然其閱讀體驗深淺不一,但這種展翅于課內、翱翔于課外的“大閱讀”策略,使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迥異于急功近利的應試技能,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有了極大地提高。我們要將課內外結合起來,著眼于增強學生選擇與吸收的本領,激發(fā)他們表達與交流的欲望,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且不可把“講解”當做“灌入”,將“啟發(fā)”等同“提問”。語文課的彈性,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和活動,都有很充足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能展開“拳腳”。使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樂和成功。彈性是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是把課堂的自主權真正的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天地里翩翩起舞,舞出美,舞出個性,舞出高雅的語文素養(yǎng)。
孫元濤,教師,現(xiàn)居山東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