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順
摘要班主任工作,對于學生和學校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問題,從“二心”(愛心、責任心)和“三意”(“嚴”與“寬”、“管”與“放”、“堵”與“疏”)這兩個方面作了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愛心責任心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識碼:A
在《班主任之友》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則是一個失敗的班主任。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必須有“二心”和“三意”。
1 “二心”,即“愛心”和“責任心”
1.1 愛心
對于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來講,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如果教師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任何教育都是無效的。
愛學生體現(xiàn)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班主任愛學生,要熱愛所有的學生。只有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才能讓全體學生親近你。
1.2 責任心
班主任是連接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班主任的責任心表現(xiàn)在上對學校負責,下對學生負責兩個方面。班主任如果沒有責任心,沒在奉獻精神,那是無法搞好班主任工作的。
在班級里,班主任每天面對那么多雙眼睛,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么沉重。譬如,對于擁有一百名學生的教師來說,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學生的成功僅占1%,一名學生的失敗也僅占1%,這似乎無足輕重。但對于這1%的學生家長來說,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敗也是100%。因此,班主任切不可放棄自己的1%,不僅要對學校負責,也要對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長負責。
2 三意,即“嚴”與“寬”之意,“管”與“放”之意,“堵”與“疏”之意
“愛心”和“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具備 “二心”的前提下,還要深刻理解“三意”:即“嚴”與“寬”之意,“管”與“放”之意,“堵”與“疏”之意。
2.1 “嚴”與“寬”
俗話說:“嚴是愛,寬是害,不管不教會變壞。”學生好比春天剛栽下的小樹苗,有時還會遇到狂風暴雨的吹打和洗禮。如果不用架子把它支撐好,它就有可能被吹彎、折斷,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把握一個“嚴”字,努力做到從嚴要求,從嚴管理。當然也要注意嚴而有度。因為管理過嚴,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惡化,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2 “管”與“放”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在《教育論》中指出:“記住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要別人來管的人?!睆母旧险f,其思想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jié)合”。
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許多班主任事必躬親、無所不管,充當著“管家”或“保姆”的角色。這樣管弊大于利,這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也容易使班主任陷入雜務,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fā)展。
那么班主任該管些什么,又不該管什么?我的觀點是:學生能干的事,班主任堅決不干。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責任感,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班主任應該把管理滲透到“不管”之“管”中,達到“不管而正”、“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
2.3 “堵”與“疏”
“大禹治水”的傳說中大禹吸取了他父親治水的教訓,易“堵”為“疏”,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平了水患。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存在著“堵”與“疏”的問題。當今的中學生面臨不少的誘惑,如早戀、上網(wǎng)聊天游戲、喝酒、抽煙、打架等等。好多班主任采取了“堵”的方法。在一定的條件下,“堵”是必要的,這減少了學生犯錯誤的可能性。然而僅僅靠“堵”是不行的,它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學生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對立面”;也不利于增強學生的自覺性、抵抗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普通班的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目標,所以學生上課吵鬧,做小動作,甚至逃學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怎么辦?對策:(1)通過加強紀律教育,約束學生并采取適當?shù)膽土P措施。(這是“堵”)(2)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并在學習方法上予以指導。(這是“疏”)(3)與課任老師密切配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上課、輔導,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疏”)“堵”與“疏”雙管齊下,長期堅持,學生的厭學情緒得到緩解,紀律大有好轉(zhuǎn),成績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堅持“堵”與“疏”結(jié)合的原則,既要治“表”,更要治“本”。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