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摘 要]中國畫詩、書、畫、印一體是經(jīng)過較長的歷史發(fā)展而形成的。中國畫題款的發(fā)展,與書法的發(fā)展極為密切??钣∈侵袊嫪毺氐乃囆g(shù)形式,它的形式美是“無色而具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本文就畫款一題做淺析。
[關(guān)鍵詞]畫款 題款 形式 中國畫
一、畫款的起源與發(fā)展
畫款又稱題款、款識、題跋、落款、行款、畫題、畫媵??钭R,在漢代是指鐘鼎物上鑄刻的文字??顬榘甲?后引申為書面上的題款,對書法作品而言,款一般僅指正文后的年代姓名,對中國畫來說,凡是畫上的題字均屬畫款。
畫款的產(chǎn)生大約與文化傳統(tǒng)有關(guān),一是與“物勒功名”的心理有關(guān)。二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覺得圖畫未能表達清楚,就使用文字加以補充。湖南長沙出土的“楚帛書”是現(xiàn)存最早書畫合壁的作品,可謂是畫款的始祖。
畫上題款,最初只是標明畫中人物姓名、身份和功勛之用。漢畫像磚中有“署其官爵姓名”的說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天文氣象雜占圖》,畫著不同的人與動物,文字有篆隸,也有行楷,可見在漢代文圖結(jié)合、畫上有題款已很普遍了。
歷來所強調(diào)的“成教化,助人倫”之意。后來繪畫從墻壁上轉(zhuǎn)向縑帛紙卷上發(fā)展,知識分子逐漸參加到畫工的行列中去作畫,特別是北宋中期以來文人畫的興起和山水、花鳥題材的繁榮,題款也就越來越出現(xiàn)新的面貌。
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內(nèi)“敘自古跋尾押署”一節(jié),提到“自晉、宋至周、隋收聚圖書”,“備列當時鑒識藝人押署”。開元中,玄宗購求天下圖書,亦命當時鑒識人押署跋尾.張彥遠的家祖,也刻有“河?xùn)|張氏”印鈐于書畫上,這種署名跋尾和鈐印,應(yīng)該是后來書畫收藏之濫觴。
在縑帛紙張的作品中,畫款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晉代顧愷之《女史箴圖》(附圖二)今傳世有兩種摹本,藏于北京的為南宋摹本,藏于倫敦的傳為唐人摹本。摹本每段均題《女史箴》原文,末款為“顧愷之畫”。另一宋摹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卷》亦有畫款,雖原作已佚,但可推測,顧愷之是中國繪畫史上在畫上題款最早的名畫家。據(jù)說唐代王維、吳道子、張燥畫壁畫也有題款。而今能見到的唐代繪畫只有傳為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梁令瓚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上有姓名和圖贊,五代繪畫,大多無款章。清錢杜說:“畫之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大約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自宋始有年月記之,然猶細楷一線,無書兩行者。惟東坡行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語三五行,已開元人一派?!?《松壺畫憶》)傳世唐宋的繪畫,多數(shù)還是無款或窮款,畫上題款尚未形成風氣,一些畫的題跋是后人寫的。其時只有蘇軾、米芾、趙佶等人重視畫款。
宋代繪畫,題款逐漸多起來。在北宋中期院體畫盛行的同時,在院外的部分文人士大夫當中,興起一股借繪畫抒發(fā)性情的“筆墨游戲”即被后人稱之為“文人畫”,以蘇軾、米芾、文同等人為代表。蘇軾擅枯木竹石,“行款皆大行楷”成為畫史上的佳話。蘇軾以為“詩畫一律”,另外蘇軾文集中有不少題詩,可見他是提倡畫款的畫家。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作品《云山墨戲圖》、《遠岫晴云圖》,均有長款。趙佶富麗堂皇的工筆花鳥畫,常常配上他的瘦金體書法的畫款(附圖三)。關(guān)于宋畫題款,王伯敏《中國繪畫史》:“如崔白做《寒雀圖》(附圖四),左角樹枝下書‘崔白二小字。又有趙黻作《江山萬里圖》卷末下角書‘京口趙黻作。郭熙作《早春圖》,款書‘早春壬子年郭熙畫,上鈐‘郭熙筆印。又有李迪,他的作品多有題款,這時期也有在畫上題詩的。
元代文人畫興盛,畫上題款已極普遍。清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款題圖畫,始自蘇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題語位置畫境者,畫亦由題益妙。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后世乃為濫觴?!逼鋾r趙孟頫、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倪瓚、王冕諸家均喜題畫款,多有長題,且強調(diào)繪畫的文學(xué)化。同時代人在別人畫上題詩的風氣亦已形成。倪瓚屬其時期書畫皆佳的畫家。明沈顥說:“迂瓚字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跋后系詩,隨意成致,宜宗?!逼鋫魇雷髌贰稘O莊秋霽圖》、《梧竹秀石圖》《獅子林圖》、《楓落吳江圖》都有畫款。其時文人畫興盛,強調(diào)繪畫的文學(xué)化。黃公望的《天池石壁圖》,不但寫上標題,還題上作畫的年月,以至自己的年齡。他在《富春山居圖》中,更有長題。吳鎮(zhèn):“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馀,適一時之興趣?!盵3]這種以“意興”為主的繪畫及其影響下的畫款內(nèi)容及作用,亦不再是“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且距離越來越遠了。
元至明清以后,長題多題已蔚然成風。如果畫家詩文與書法較弱,不善于畫款而僅落窮款,其畫史上地位就略低。明四家中沈周、唐寅、文征明均為書畫雙絕,仇英畫雖工然不長于題款,所以就略遜一籌。明代陳淳、金農(nóng)|、董其昌、陳洪綬、龔賢、髡殘都是書畫兼通的畫款里手。后來八大、石濤、“揚州八怪”,以至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諸家,在畫款上匠心獨運而有奇思妙想,使中國畫款達到一種嶄新的境界,書畫熔為一爐,真是“書之關(guān)紐透入畫中,畫之關(guān)紐透入書中”。
總之,由于文人畫的產(chǎn)生,導(dǎo)致了畫款形式的發(fā)展。畫款豐富了中國畫形式,使中國畫更富有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精神。
二、畫款的形式
畫款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畫人自己題;第二種是畫人請別人題;第三種是后來人的補題。不管是哪種情況,畫款應(yīng)當與畫相得益彰。因此畫款要求書寫者文筆佳、書法精,書風與畫風協(xié)調(diào),畫款位置得宜。
款印是東方藝術(shù)獨有的特色。以明清畫款形式最多,茲舉例一下。印款:無畫人具名,僅鈐名印、齋館印或閑章。這往往是因為畫幅章法中無位置具名款,以印代之。窮款:僅具有或具名并記時的款字。這種款字若在章法上處理得好,對構(gòu)圖的平衡有“四兩撥千斤”之功。代表畫家有八大。短款:除具名記時外,又加題畫名或短詩短句的款字。長款:題長詩或文章,款占畫面篇幅較大的畫款。畫史上擅長款的畫家有王冕、陳淳、徐渭、石濤、高鳳翰、金農(nóng)、鄭燮諸家。重款:作者在一幅畫上已題款,然余意未盡,且畫面上也還有題款空位,后來再加題的畫款。以吳昌碩與齊白石為代表。畫外款指不是直接題在畫幅上,而是題在掛軸的裱綾與“詩塘”上,長卷的引首與跋尾上,或一幅畫配一幅書的冊頁上的畫款。署題意款:除署名外,就畫圖的意思,擬一個標題,書款其上。
畫款書法的位置、大小、字體,對畫面的影響甚大。從章法構(gòu)圖及書與畫的關(guān)系來看,題畫款的方法,歸納起來可分為互映法、補空法、侵位法、滿題法、順形法、邊角法、筆墨法、穿插法、重疊法、全勢法等十類。
潘天壽《聽天閣畫語錄》:“畫家不必三絕,必須‘四全。”近現(xiàn)代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等前輩的藝術(shù)實踐,讓書、畫、印相映生輝。
傳統(tǒng)在創(chuàng)新中才有新的價值,創(chuàng)新植根于傳統(tǒng)的土壤才有生命力??傊?理論是蒼白的,我們要將理論附諸以實踐,不斷提高不斷汲取活源之水,才能讓藝術(shù)之樹常青。
參考文獻
[1]《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楊大年編著,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十九章
[2]《書法篆刻》王冬齡編著,中國美術(shù)院出版社1999.11(2003.10重印) 第九章
[3]《書法篆刻》王冬齡編著,中國美術(shù)院出版社1999.11(2003.10重印) 九章第三節(jié)p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