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雷
[摘要]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廣泛依賴于圖形的運用。在設計中要提煉和創(chuàng)新傳統圖形的“形”,同時去探索和挖掘蘊含在它們背后的“意”,進而達到藝術設計中以“形”達“意”的要求。增加作品的文化內涵,增強作品的生命力。
[關鍵詞]傳統圖形符號;視覺傳達設計;結合
視覺傳達設計廣泛依賴于圖形的運用。因為圖形是傳遞意義和思想的重要載體。是一種視覺語言,是人類有史以來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這種方式必然會直接反映著文化思想特征。
我國傳統圖形符號源遠流長,發(fā)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到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紋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幾何紋再到漢代漆器上的鳳紋和唐代的寶相花紋以及后來出現的金文形態(tài)等。中國傳統圖形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它們在自己的發(fā)展和演變中,既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這些圖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fā)展而不斷地沉淀、延伸、衍變,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藝術體系。這一體系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華,同時也體現出華夏民族所特有的藝術精神。
“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是所有藝術門類關注的問題,現代設計也是這樣。要在設計中提煉和創(chuàng)新傳統圖形的“形”,同時去探索和挖掘蘊含在它們背后的“意”。
傳統的太極圖是以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太極是中國古代的哲學術語,意為派生萬物的本源。太極圖形象化地表達了它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從符號學的角度來分析,它是由抽象的點、線、面整合的,是一種高度抽象化、完美的圖形符號。太極的外部造型為圓形,“圓”預示著向內追求“至善”和向外普施“兼愛”,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的人性修養(yǎng),預示著人與自然、身心與天地回流不息的和諧狀態(tài)。太極的內部造型由“S”形的曲線分割成陰陽交互的部分,黑色面為陰,白色面為陽。在這兩個面中還有兩個小圓,白色面中的黑色小圓體為“陽中陰”,黑色面中的白色小圓體為“陰中陽”。陰陽既對立、又統一,在相互排斥、相互斗爭中,取得了動態(tài)平衡,是十分出色的設計象征圖形。
太極符號傳達了一種“道”和“氣”的哲學觀念,并由此發(fā)展出各種應用圖形樣式。古人對太極圖圖形格式的運用常常表現為把自然中成雙成對的,互相顧盼呼應的兩條魚、兩個小孩、一對鴛鴦、一對蝴蝶、兩只牡丹等巧妙置于一個圓形中,形成舒展自如、相輔相成,既互相照顧又互相逗趣的藝術效果,表現出人們對于美好生活、對圓滿、團聚等的向往和憧憬。由太極圖像發(fā)展而出的各種圖形設計,一方面取其“S”形的符號形式,在裝飾紋樣設計中由此發(fā)展了生動多變的“喜相逢”格式;另一方面取符號形式的深刻符號意味,太極圖形及觀念的發(fā)展象征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之一。香港鳳凰衛(wèi)視的臺標就是從太極圖演變而來的。中國人自古將鳳凰視為吉祥如意、和平安康的象征。而作為獨家股東的香港衛(wèi)視與美國新聞中心合作,是前無古人的“聯姻”。它借鳳與凰的陰陽交匯,預示著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歷史性的整合。一鳳一凰,一陰一陽的兩個主體像兩團燃燒的火,極富動感的共融在一個圓內,既具有直觀性,又具有象征性。鳳尾和凰尾突出開放的形態(tài),兩個主體之間絕沒有堵的感覺,是通氣的。對這“開放”的設計風格,劉長樂特別強調:“中國人喜歡講陰陽八卦,如果被什么東西框住了,事業(yè)就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因此設計上既突出交匯,更注意圍繞一個‘開字做文章?!币粋€“開”字既道出他個人成功的奧秘,也展示了鳳凰未來發(fā)展的前景。鳳凰衛(wèi)視立足回歸之后的香港,在溝通內地、香港、臺灣地區(qū)的同時不僅將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傳播給世人,更幫助中華民族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更加開闊的視野去認識這個紛繁多姿的世界。“開拓新視野、傳播新感受、記錄新生活、創(chuàng)造新文化”,這正是鳳凰衛(wèi)視的使命。鳳凰衛(wèi)視臺臺標的設計構想是劉長樂提出來的,選用鳳凰的形象作為臺標的主題,正寓意了它扎根中國、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的的目標,而鳳凰旋轉飛舞的美態(tài),也預示它不斷奮進的精神。
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人們反反復復地在描摹著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傳統圖形后面,往往蘊涵著更多更深的吉祥意義。外在形態(tài)是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含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萌生于人們對自然和宗教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美好的象征意義來。如中國圖形“盤長”,在民間常結合“方勝”圖案來使用,并以此表達人們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就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寶的“八吉祥”之一的“盤長”造型,迂回往復的線條象征著現代通信網絡,寓意著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yè)井然有序而又迅達通暢,同時也象征著聯通公司的事業(yè)無以窮盡,日久天長。將約定俗成,并已經在中國民眾心中達成共識的傳統圖形“意”,沿用到所屬公司的固有內涵之中,從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層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會性,這也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再如北京申奧標志,可以說是運用傳統圖形于現代設計之中的又一個成功的范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采取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達出“中國結”和太極拳兩個意象,十分巧妙的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精神元素結合在一起?!爸袊?舞動的北京”會徽,也被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盛贊是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燦爛文化的完美結合。
總之,中國傳統圖形符號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之間存在著許多共通之處,并且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應該通過學習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圖形語言進而能夠來更好的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并將其融入到現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作品中去,增加作品的文化內涵,增強作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