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江
摘 要: 班主任教育教學中的管理工作是其各方面工作的基礎性工作,然而,這個工作又是很復雜很繁重的工作,如果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會直接影響到其他方面工作的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程強調(diào):“沒有管理的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所謂“沒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使管理進入更高的層次和更高的境界。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較多地表現(xiàn)出為管制、監(jiān)控、指示、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的個性的創(chuàng)造才能。
關鍵詞: 班級管理 學生優(yōu)點 管理方式 全員管理
未來社會的知識更加豐富,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社會文明程度和人的精神境界大大提高,以此為基礎,必然把管理推向一個新的境界。同樣,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對班級的管理水平,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及其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往我們一提到班級管理就會想到教師以一個管理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強制地、不由分說地對學生進行監(jiān)管、指示、命令。而教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管理在教師的愛撫、激情、人性、智慧與學生的理解、尊重、自信的狀態(tài)中進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要讓管理更具教育性,就要求教育者真正根據(jù)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需要確定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管理既要是強制性的,也要是柔性的、開放的、人性化的。管理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管理中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精神、情感與文化氛圍的建設即心靈的相互寄托。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中說:管理是強制性的而教育則是柔性的;教育是教育者將學生看成是可愛的人,以自己的坦率誠懇的人格,用生動而親切的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可以放心地將心寄托于自己。這樣我們的教育管理就會更上一層樓。
一、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的優(yōu)點,讓這些優(yōu)點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fā)揮。
以學生個性差異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能力,挖掘?qū)W生各方面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如李元昌老師是這樣進行班級管理的: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學習,學習都好,對于學困生,我主要采取鼓勵他們“行行出狀元”,學習這條路行不通,將來可以走職業(yè)教育這條路,照樣可以成為有用的人。平時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適時地表揚、激勵他們,使他們永不放棄,有效利用課堂,不僅能傳授知識,還能傳授學生做人的道理和原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李元昌老師始終堅信“做人比成材更重要”,認為育人是教師的本分。即使是學習不好的學生,也絕不應該放棄,因為人生不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可以成材。教師無需因為后進生缺點多,就連他們的決心也不信任,或以為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誓言是假的;也無需因為他們有了一句真的誓言,就以為真的能砍倒多年生長在他們心靈深處的那棵惰性之樹。教師要珍惜后進生的這一句誓言,幫助他們將這一句誓言變?yōu)榫唧w的行動,只要他們開始向好的方向努力,就表揚,就鼓勵。許多后進生都有過這種發(fā)自心底的呼喊。但遺憾的是,教師并沒有在意、鼓勵他們,這使得他們心中的自由散漫又處于優(yōu)勢,主宰了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有自己獨有的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這些優(yōu)點,幫其樹立自信,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服務社會。從而也使那些成績一般,但思維活躍、敏捷的學生有用武之地,讓他們的能力得以體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格得到尊重,在班級管理中貢獻出自己的能力,這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一個亮點所在。
二、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強制性管理方式方法。
教師要改變以往班級“保姆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學生自治、班主任引導的管理方法,擴大學生的社會知識面。教育者的強制性管理往往表現(xiàn)在這些赤裸裸的話語中:“我要”、“按我說的去做”、“聽我的”。教師應當以各種人性的態(tài)度將學生作為有自由、思想、行事方式的人來對待,也許更應當以應有的充滿愛撫的情意將他們作為可愛的孩子來對待,要看到他們具備美好與可愛的品質(zhì),絕不能把學生當成是執(zhí)行命令的機器。魏書生老師寫過這樣的一段話:“堅信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蔽豪蠋?991年所教的畢業(yè)班人數(shù)達到146人。他跟大家談心時說:“老師依靠什么當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語文?就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學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語文助理教師。大家都成了老師的助手了,那么我直接支付給同學們的時間再少些,我們的班級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條。反過來,同學們倘不是我的助手而是對手,那就壞了。我這個人很笨,不會和人家作對,不要說146位對手我對付不了,就是一位對手,我都對付不了,我害怕人與人之間對立。”魏老師的這種管理方式收獲很大,足見,師生之間的互助關系是多么重要。
三、全員管理要提到新的高度,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決策的參與者,也都是決策的執(zhí)行者。
發(fā)揮群策群治的作用,培養(yǎng)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對于班級管理也是一樣。四五十人的班級由幾個人和教師來管理的效果與全班學生拿出自己的智慧共同參與管理的效果,顯然是大不相同的,哪個更好,顯而易見。班主任要盡量做到: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這樣的做法不是教師推卸責任,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增強學生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自己與集體關系的能力。班級要實現(xiàn)管理自動化,首先就要培養(yǎng)一批熱心于班級工作的干部。教師要給每位學生提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如:班干部輪換、根據(jù)各自的潛在優(yōu)勢負責具體的班級工作(自習紀律負責人、課間紀律負責人、養(yǎng)花負責人、桌椅負責人、作業(yè)負責人、板報負責人等細化的工作)。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承包任務,就會增強責任感,減少互相推諉現(xiàn)象,或互相攀比現(xiàn)象,這樣班級管理就能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綜上所述,教師要認真研究班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以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在好的氛圍中逐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