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青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觀念的轉變,教育已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轉變。現(xiàn)代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如果仍以固定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會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娛樂性,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乏味,達不到素質教育的需求。英語游戲教學以它獨特的特點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深受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肯定。本文探討了游戲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以及如何將游戲與教學有機結合的問題。
關鍵詞: 英語游戲 必要性 魅力 游戲與教育有機結合
引言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模式已經開始轉化為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宗旨是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了達到教學要求及素質發(fā)展,我們積極地把英語游戲教學引入課堂,并且深受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
一、游戲教學的魅力所在
(一)英語游戲促進交流能力,增強認知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
教育必須是有趣的,孩子喜歡游戲,在愉快的游戲中,很自然地促進了他們的學習能力。我們應該明白學生自己所獲取的知識和能力永遠比別人給的要多,要好。只有學生自己積極地參與英語活動,他才能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才能體會到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從而掌握學習主動權和交流能力。游戲是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互動學習和吸收知識的目的的,這是最簡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語言環(huán)境真實,并時常伴有動作及表情,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排除了乏味的傳統(tǒng)教育,所以學生樂于積極參與,并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有的教師從教多年,其教育理念便被定了型,總是一成不變地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的內容也非常的呆板、乏味。學生沒上課就知道教師要怎么上了,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厭倦感。然而游戲內容則是引人入勝、風趣和幽默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欲望,使他們主動接受和觸摸新的事物,增強他們的自主性。學生們在游戲中表現(xiàn)得十分專注與投入,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與集體榮譽感,它帶給學生的快樂并不是游戲具有的競賽性質,而是孩子們自己對游戲過程的把握。在游戲中,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手勢或表情都會使他們受到鼓舞,增強勇氣,讓他們主動向大家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樂于思索。
(二)游戲教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游戲對兒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著令人興奮的積極的作用?!痹谟⒄Z游戲中我們必須設立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物,從而形成具體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生借助這種場景,進行有聲有色的表演,在游戲中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長時間地處于學習高潮之中。常言道,孩子十歲之前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將影響到孩子以后一輩子的生活觀、社會觀。為了克服小學生在發(fā)育階段愛動、注意力難集中、約束力差等諸多毛病,解除他們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必須讓學生在英語游戲中學會多動腦筋,學會按要求行事,最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益的發(fā)展,緩解學生學習緊張的心態(tài),讓學生以放松的心態(tài)全身心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引導,從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三)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游戲可以帶動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動作和語言。這時候就需要鼓勵兒童多動動腦筋,提高對游戲動作的靈活性,并且要學會一些基本的動作游戲,在反復游戲的同時,無形中激發(fā)學生多多思考。而一個人如果勤于思考,那么他的智力就會發(fā)展得更完美。同時游戲還鼓勵兒童各抒己見,引導兒童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選擇和確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變通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游戲讓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創(chuàng)造。因為在游戲中學生完全沒有了壓力,而且快樂地、主動地思考、發(fā)現(xiàn)。課堂游戲的設置很大意義上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揮他們的個性特點。比如要講解“there be”句型,教師可想辦法讓學生自己畫一些事物,然后讓他們用英語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一些新奇的事。這樣新奇的事物很大程度上就引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如房屋建筑、花草樹木、山川河流、人物動物等。如一位學生構思了這樣一幅畫,在班級里有一張講臺,講臺上有一本書,書上有三只鋼筆,那么就可以這樣描述:There is a teachers desk in the classroom.There is a book in the teachers desk.There are three pens under the book.這樣不正是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嗎?
游戲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新穎多樣,富于啟發(fā)性,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比如:學習了有關顏色的單詞后,教師準備各種顏色的水果,放在講臺上,請一位學生到講臺前來。教師說:“Show me a green fruit.”這個學生聽到后,會從桌子上拿出相應顏色的水果,全班同學一起說:“Yes.”或“No.”又如教完數(shù)字1至10后,教師設計了一個“What is it?Can you guess?”的游戲。讓學生看著教師的圖片進行數(shù)字練習。以此來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以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二、游戲與教學的有機結合
(一)寓學于樂,學以致用,促進課堂教育。
豐富的課堂游戲活動可以把學生們的多種才能納入課堂中,如表演、繪畫、演唱、講故事等,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愛的學習氛圍和活動方式,使得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漲,精力集中,知識點落實得更到位,讓學生無意識地從游戲中記住長期以來所獲得的知識。游戲讓他們從課堂上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滿足,同時給每個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他們在英語游戲中學會語言,掌握語言,開發(fā)智慧,發(fā)展智力,認識世界,增強交流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增強自信心,讓他們把所學的知識和游戲有機地結合起來。
說字母,說單詞,說句子,拿著書跟讀,或者看著黑板反復地讀,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而是應該在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就要使學生樹立說的意識,養(yǎng)成說的習慣。在一些活動中給師生及生生之間提供英語交流的平臺,讓“說”英語更接近自然交際,可促進學生發(fā)展交流能力,使他們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調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游戲能夠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反饋給老師。做游戲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為教學服務。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無意地掌握課本知識,并且有效地把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運用到實踐當中。避免那種乏味式的重復教學,脫離傳統(tǒng)教學方式,積極步入素質教育的行列??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游戲能夠使學生學得更輕松、學得更愉快,有利于化難為易,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讓他們學以致用,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游戲與教學的相輔相成。
我們應該重視游戲,因為游戲促進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可以各展其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價值和潛能,各抒己見,以此來促進本身的認知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
傳統(tǒng)上人們把課程理解為“教學科目”,強調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只重視游戲形式,忽視游戲實質。其實我們應當將課程理解為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的。我們強調的不僅是游戲活動本身,更強調活動對學習課程的促進作用?,F(xiàn)在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為了有效、有益地發(fā)展學生的素質,現(xiàn)在的課程更應該注重學生知識的傳遞和技能的獲取,從而改變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要用整體的觀點看待游戲與課程之間的關系。讓游戲成為課程的內容,成為課程的實施途徑和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設計與課程有關的游戲內容,使課程與游戲自然地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學生玩,又不耽誤課程的教育。讓學生能夠按照預想的目標進行回憶、想象,并能運用語言和思維來調節(jié)游戲活動,保持高度的趣味性、興奮性,然后把游戲的形式應用于學習中,寓教于樂,使游戲活動成為學生特殊的學習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發(fā)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所做的游戲有利于學生各學科的整合和學習(特別是語言類學科的學習)。通過游戲來傳遞各科內容及信息,然后幫助學生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他們的身心和諧發(fā)展。只有游戲與教學有機地結合,才能把“教學游戲化”,把“游戲教學化”,最終達到游戲和教學的相輔相成。
結語
根據(jù)兒童“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英語教學要創(chuàng)造新穎多樣、富于啟發(fā)性、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和游戲,來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根據(jù)教學要求盡量把傳授知識和游戲融為一體,設計一些適合教材的游戲,以此來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推向高潮。真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感知知識,表達自己的意愿,進行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建平.游戲教學觀論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5).
[2]包國紅.游戲教學應堅持六性[J].中國學校體育,2000,(02).
[3]王寶.游戲教學十要點[J].中國學校體育,2002,(04).
[4]張曉玲,月華.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調查與思考[J].孝感學院學報,2004,(04).
[5]萬勁.新課程與游戲精神[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4,(S1).
[6]丁海東.論兒童游戲的生活本質[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3).
[7]華娟.如何凸現(xiàn)游戲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設計,2005,(15).
[8]張愛春.讓兒童在游戲中學外語[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4).
[9]陳素華.如何開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游戲活動[J].本溪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2,(S1).
[10]易東平.請關注游戲[J].上海教育科研,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