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哲邦
摘要: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課程。其特點是依據歌曲旋律的樂音動態(tài)結構,通過挖掘歌詞的思想靈魂,在鍵盤上作出即興彈奏,盡可能地用琴聲帶動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緒,并與歌聲共同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伴奏者需要以內心的審美判斷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符合作曲家與歌詞作家內心表現需要的各種音響形態(tài),并通過豐富的和聲色彩、多種類型的節(jié)奏變化、多樣化的音型織體等手法,更好體現曲作家與詞作家的音樂思想。鋼琴即興伴奏具有藝術創(chuàng)作特色和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目前對其的研究僅停留在編配創(chuàng)作手法上。其價值作用也僅僅停留在“實用工具”的表層價值上。本文分析了鋼琴即興伴奏的自身創(chuàng)作特點,并從鋼琴伴奏所體現出的心靈自由的思維平臺、創(chuàng)新追求的情感空間及完美藝術的境界背景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其審美價值。意在更深地挖掘鋼琴即興伴奏的價值與作用,使其具有更高層次的教育理念,成為創(chuàng)美的良好手段。
關鍵詞:音樂藝術;鋼琴即興伴奏;藝術審美價值;心靈自由;情感空間;境界背景
中圖分類號:J601文獻標識碼:A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技能技巧課程,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鋼琴即興伴奏,是演奏者對基礎樂理、和聲學、曲式分析、作曲理論和鋼琴演奏技能等方面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它不單純是一個技術手法的問題,而且隸屬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范圍,是對歌曲的再創(chuàng)作。因此,鋼琴即興伴奏具有其自身的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研究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無疑對深化高師音樂教育改革,重視鋼琴即興伴奏的課程建設,更新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觀念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鋼琴即興伴奏體現心靈自由的思維平臺
音樂是審美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tài),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征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在時間上的流動來創(chuàng)造情境和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音樂是通過審美來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的,任何一種音樂基本組織,都必須是在一定的審美意識背景下相互聯系、相互依托,共同組成表現“美”的基本要素。因此,音樂,是創(chuàng)美的藝術?!霸谶@創(chuàng)美過程中,同步發(fā)生著審美心理的建構,產生對美(自由形式)的自由感受。美與審美是同一人化過程兩個側面。美顯現著外在自然的人化成果,審美體現著內在自然的人化成果,美意味著實踐的自由。審美意味著心靈的自由?!?/p>
鋼琴即興伴奏是音樂活動中的一種形式。鋼琴即興伴奏是根據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鍵盤上作出即興彈奏,盡可能地用琴聲帶動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緒,并與歌聲共同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它的特點是突出彈奏的即興性,即在無鋼琴伴奏譜的情況下,伴奏者能以即興伴奏烘托歌聲并推動音樂的開展。它的作用不僅是使音樂形象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更重要的是琴聲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動,兩者相互呼應,交流,增強音樂的感染力。因此,鋼琴即興伴奏在音樂審美活動中,具有多重的審美功能。它既是對歌曲樂譜的再度創(chuàng)作的審美判斷,又是對音樂表演的審美判斷,同時,還具有喚醒欣賞者聽覺審美的功能。正因鋼琴即興伴奏的這種特殊性,使鋼琴即興伴奏成為了更能表達心靈自由的思維平臺。
1、鋼琴即興伴奏的編配,體現了音樂再度創(chuàng)作的心靈自由性。
歌曲中的鋼琴伴奏,是依據歌曲旋律的樂音動態(tài)結構,通過挖掘歌詞的思想靈魂,進行概括、提煉、抽象,選擇最能表達詞意神韻、最能體現曲中意境的和聲、伴奏音型與織體等來揭示歌曲內涵的。即興伴奏的“即興”性,不僅體現在伴奏者能根據不同歌曲中的旋律、歌詞內容,或是根據歌唱者的情感變化而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方式上。而且,還表現在即使是同首歌曲,由于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演唱形式,伴奏者能靈活地采用變換調性、和聲語匯、織體音型等等手法,因人而異,默契配合,使演唱更富于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能力上。鋼琴即興伴奏的編配,實質上是對歌曲的再創(chuàng)作。這種二度創(chuàng)作,是在原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運用多聲部的音樂思維和創(chuàng)作手法,進一步刻畫和塑造音樂藝術的形象,使伴奏和歌唱兩者從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現音樂作品的整體形象。因此,鋼琴即興伴奏的編配者,必須通過內在聽覺的審美判斷,去選擇符合作曲家與歌詞作家內心情感需要的各種音響手段,給予歌曲以音樂伴奏,通過豐富的和聲色彩、多種類型的節(jié)奏變化、多樣化的音型織體等,更好地體現曲作家與詞作家要表達的音樂思想靈魂,并與演唱者共創(chuàng)音樂之美。正因為伴奏中所采用的和聲的色彩是豐富多樣的;所選擇伴奏音型也是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的面貌,它賦予了和聲充滿生命活力的表現;所選擇的伴奏織體結構也是多層次性(有三個層次:旋律層、陪襯和弦層與低音部層),它們也蘊含著多種多樣的組合與表現形態(tài)。因此,即興伴奏者可以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變化手法,更自由地表達歌曲中的思想情感,這就給即興伴奏編配者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廣闊的心靈自由空間。
2、鋼琴即興伴奏的彈奏,體現了音樂想象創(chuàng)造的自由性。
鋼琴即興伴奏是實現把內心體驗改造成音響結構,并化為具體實際音響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活動的過程,它體現了音樂想象創(chuàng)造的自由性。
其一,鋼琴即興伴奏者,是歌曲樂譜的再度創(chuàng)作者。一首歌曲,只有歌詞與由一系列樂音有序地組成的旋律,它們只是給予了歌唱者和伴奏者較為明確的情感基點,以及較為清晰的情緒發(fā)展線索,但要具體勾勒出歌曲的內涵,還需要鋼琴伴奏者的再度創(chuàng)作。鋼琴伴奏者需要以內心的審美判斷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符合作曲家與歌詞作家內心表現需要的各種音響形態(tài)。實現這一再創(chuàng)作的轉化,就必須要通過伴奏者的創(chuàng)作想象來完成。而創(chuàng)作想象的來源,是通過伴奏者的外在體驗(即形象表象的體驗)、內在體驗(即內心情感的體驗)及藝術體驗(即聽覺材料積累的體驗)等獲得的。這些體驗,不僅給音樂想象創(chuàng)造r廣闊的自由空間,而且使音樂作品更富有藝術的生命力與感染力。例如,伴奏者要根據歌詞的內容進行“情境”的想象,選擇符合這種情境的伴奏音型與伴奏織體,以更好地刻畫音樂的形象。又如,伴奏者要根據歌詞的內容與旋律中的樂音動態(tài)結構進行“情感”的想象,選擇和聲的色彩,以豐富旋律的色彩,渲染音樂的情感等?!耙魳穭?chuàng)作與其它藝術創(chuàng)作相比,主要特征就在于立美主體不僅要把現實生活中的主客體之動態(tài)美藝術化,還要把主客體外在的動態(tài)轉化為音響動態(tài),把主體內在的情態(tài)與精神運動外化為聲音形態(tài)。這是一個抽象化和具體化的過程。一方面,立美主體要對現實美的動態(tài)進行概括、提煉、抽象,從結構上把握它的特征,選擇相應的音Ⅱ向動態(tài)結構與之對應。另一方面,則要選擇最恰當的音樂表現因素、最生動的表現形式實現動態(tài)結構的轉化,使現實美內蘊的意味強化、深化,獲得最鮮明的展現。轉化的實現必須以作曲家的心理結構(情感模式)為中介,并通過創(chuàng)造者的感知、記憶、情感體驗、想象與聯想的心理活動來完成。”所以,鋼琴即興伴奏,它是一種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也是創(chuàng)造性想
象的活動。
其二,鋼琴即興伴奏者,又是音樂的表演者。要把這些再創(chuàng)作的手段變?yōu)榫唧w可昕的實際音響,這就需要鋼琴即興伴奏者通過聽覺的審美,對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分寸做出微致入妙的選擇。在這過程中,鋼琴即興伴奏者的音樂創(chuàng)造想象力同樣發(fā)揮了具大的作用。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者必須通過聽覺的審美想象,來仔細傾聽歌曲的音樂語言、語氣,并通過聽覺審美想象去判斷和聲的結構、和聲的風格、和聲功能的表現力、色彩的表現力以及節(jié)奏的表現力等,以更好地控制調整彈奏的動作技能、調整音色的變化,使音樂形象得以充分的發(fā)揮。鋼琴伴奏的編配,只有通過有效的表演,才能以琴聲帶動演唱者投人歌曲情緒,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動,并與歌聲共同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同時,也才能實現成為被聽眾所欣賞的審美對象?!八囆g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它需要一種主體的創(chuàng)造活動,它就是這種創(chuàng)造活動的產品。作為這種產品,它是為旁人的,為聽眾的觀照和感受的。這種創(chuàng)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象?!彪m然,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想象的空間受制于歌詞的內容,但是,伴奏者的想象空間和想象色彩仍是最自由和豐富的,因為他的想象處在一種審美的情感世界之中,因而其想象享有更為廣闊的自由度。
3、鋼琴即興伴奏可喚醒聽眾聽覺審美,體現音樂聯想的自由性。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是以伴奏聲部揭示旋律聲部的和聲內涵、襯托歌曲背景、描繪歌曲意境、渲染音樂氣氛等。而這些“內涵、背景、意境、氣氛”,是伴奏者通過對樂音的運動組合(即通過旋律、調性、調式、和聲色彩、節(jié)奏、音型織體等),來喚起人們對其意義的聯想的。正如波蘭音樂美學家卓菲婭·麗莎對音樂所產生的聯想功能的論述:“對音運動的感受能使我們構想出這些音樂本身所不能提供出來的東西。音運動的特性,即旋律、和聲,特別是節(jié)拍——節(jié)奏、配器、力度的各種類型。使聽眾能夠將其運動具體化,也即將這種音運動和某種視覺——空間的表象聯系起來?!比?,鋼琴伴奏所選擇的各個音區(qū),都具有不同的音色表現力,能喚起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低音區(qū):音色沉重、渾厚,令人感覺沉痛或濃郁。中音區(qū):音色明亮、豐滿,令人感覺堅實有力或親切溫暖。高音區(qū):音色清脆,音響尖銳,令人感覺清晰、活潑、歡快或雄壯有力等。又如,鋼琴伴奏所選擇的各種和弦,就有著不同的色彩的表現力,能喚起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大三和弦”的色彩感覺是明亮的,令人聯想到剛強、熱烈、歡快等情緒;“小三和弦”的色彩感覺是柔和的,令人聯想到悲傷、溫柔、寧靜等情感;“減三和弦”的感覺是收攏,令人聯想到恐懼感;“增三和弦”的感覺是擴張,令人聯想到緊張感等。這就是以和聲色彩的背景,來喚醒對情感的聯想。再如,鋼琴伴奏所選用的各種伴奏織體,就蘊含著多種多樣的組合與表現形態(tài),也能喚起人們多種形象的聯想。“半分解的和弦織體”表現柔和、優(yōu)美、平靜,給人以溫柔、寧靜的感覺;“上下反向分解和弦式織體”表現抒情、柔和、流暢,給人帶來一種舒適、清新的氣息;“多層次分解和弦織體”用以描寫波浪起伏的大海和潺潺流動的河水,以及自然景物,表現人物內心情感的波動等。這些都是被聽覺喚醒產生的聯想。然而,對聽眾來說,不同的音樂欣賞者,在欣賞同一首歌曲時,由于其個性特征、生活閱歷、藝術修養(yǎng)、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趣的不同,就會體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被聽覺喚醒產生的聯想,其形象是千姿百態(tài)的,其情感體驗也是千差萬別的,這就是音樂聯想的自由性。
由此可見,鋼琴即興伴奏在審美活動中,體現了心靈自由的審美價值。
二、鋼琴即興伴奏體現創(chuàng)新追求的情感空間
音樂藝術,是情感藝術。在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思想內容、藝術形象及情感表達,是通過演唱者與伴奏者的共同創(chuàng)造才得以最終實現的。因此,鋼琴即興伴奏者,絕非只是一個歌唱者被動的陪襯者,而同樣是一個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主動者。一個優(yōu)秀的鋼琴即興伴奏者,在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必然會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作熱情,必然會自始至終積極處身于創(chuàng)作的活動中。正是這種創(chuàng)美的熱情,有力地激發(fā)著伴奏者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爸挥挟斪髑覍?chuàng)作有一種自我需要的時候,想象才會伴隨著他,否則,積存在他心靈深處的各種記憶材料就無法得到分析和綜合,想象力也就無力展翅飛翔?!痹阡撉偌磁d伴奏中,“即興”的特點性,是指沒有經過縝密的思考和充分的準備,而僅憑著歌曲中的旋律、歌詞內容等的激發(fā)而產生的瞬間的感受與沖動,或是根據歌唱者的情感變化而產生臨時的創(chuàng)造性的隨想而進行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特殊方式。因此,在即興伴奏的編配中,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都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這就為伴奏的創(chuàng)新追求創(chuàng)設了更為自由的情感空間。
1、以多聲的音響效果來體現創(chuàng)新追求的情感空間。
鋼琴是多聲樂器,它具有囊括交響樂團由最低音區(qū)到最高音區(qū)的全部音域的寬闊音域,具有可以比擬交響樂隊合奏時雄渾、嘹亮、光輝、鏗鏘的音響。因此,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者可以利用鋼琴這一多聲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音響,更豐富的色彩,更多的形象,來描繪音樂歌曲意境,渲染音樂氣氛。例如,伴奏者可以鋼琴寬廣的音域,憑借著對各種樂器音響的想象,給歌曲的旋律以配器手法的處理,以豐富旋律的色彩。又如,伴奏者可采用多種類型伴奏形式,如帶旋律的伴奏、不帶旋律的伴奏或綜合的伴奏等。在采用帶旋律的伴奏手法時,可采用單旋律、旋律加和弦音和八度重復法三種。可以把旋律放在上方聲部,突出歌曲的主旋律;也可以旋律在中間聲部,使歌曲的主旋律顯得柔和、優(yōu)美;還可以旋律在低聲部,歌曲主旋律顯得深沉、有力。三者可根據旋律發(fā)展、情感需要交替使用。再如,在伴奏中,采用復調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伴奏與主旋律形成多線的對比關系。這里也有三種形式,第一種:運用對比復調的形式,使另一個副旋律與主旋律形成對比,起烘托、陪襯、豐富主旋律的作用。第二種,運用模仿復調的形式,與主旋律形成前呼后應的關系,使歌曲更加生動風趣,活躍了節(jié)奏,流暢了旋律。第三種,運用支聲復調織體形式,將旋律加以裝飾變奏,在支聲式的鋼琴織體中附加聲部,充分運用和弦外音的作用,使音響豐滿,和聲的力度也得到了加強。這些手法,都是利用了鋼琴的多聲特點,以多層次的線條來豐富歌曲主旋律的內容,擴展歌曲情感的表達空間?!皬驼{音樂可使每個獨立的旋律相互進行對比、模仿、追逐,構成多層次的富于動力性的音樂表現力,猶如西洋繪畫技巧中的‘透視技法,使繪畫中不同的‘點、線相互補充、協調、呼應,從而加強了畫面的厚度,使其更加豐腴、挺拔,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性?!?/p>
2、以豐富的和聲色彩來體現創(chuàng)新追求的情感空間。
和聲的設計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具有“靈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聲在伴奏中的作用,是通過和聲色彩、力度和功能效果,來渲染音樂的情感思想,對歌曲起到烘托的作用,更深地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