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力力
今年二月,福建省惠安縣教育局強行“保送”數(shù)百名初中生上中職。這一做法引起了部分保送生及其家長的不滿。而當?shù)亟逃珠L則解釋稱“保送初中生讀職專,是為了發(fā)展職業(yè)教育。”(4月15日《京華時報》)我們能體會那些保送生及其家長難受的心情,我們也能讀出教育局長堂皇辯辭后的尷尬。
其實,這種強行保送初中生上中職帶來的尷尬并不僅僅由惠安縣教育局專享,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著類似的情形。如《楚天金報》4月8日報道:每年中考前夕,武漢一些初中都會進行“初三分流”,即老師在初三最后一個學期,給那些成績特別差的學生和家長做工作,希望他們在中考之外另謀出路。該報描述,一位家長鄭女士向報社投訴說:“孩子成績不好,老師動員孩子不參加中考,直接選一所好的中職去讀。老師這樣做對待學生不公?!倍鴮W校解釋,這是正常的“初三分流”,實際上對學生有好處。
“實際上對學生有好處”和“為了發(fā)展職業(yè)教育”都是冠冕堂皇的說辭,可是為什么許多學生和家長會不高興、不買帳呢?筆者以為,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教育部門搞的是不尊重學生及其家長權益和選擇的強行攤派。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今年全國中職招生860萬人。于是各地將指標層層分解下達,有的還祭起了賞罰的法寶。如湖北天門市教育局在下發(fā)的《關于做好2009年中等職業(yè)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不僅規(guī)定了該市初中畢業(yè)生普、職分流的計劃,而且規(guī)定了具體的獎罰措施。對完成輸送生源任務前五名的單位,給予獎金,同時組織前十名單位的人員外出學習考察;對完成任務不到50%的單位,將按所少人數(shù)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并在全市通報批評。任務壓下來了,有的甚至具體落實到了教師頭上。于是,各種招都出來了。而與此同時,學校也有著與教育局一樣的尷尬。天門市九真初級中學分管教學的校長助理董雄兵說,“實際上,能完成任務的學校很少,大家的分流壓力都很大。完不成任務,只有認罰了。作為校方,一方面不能違規(guī)分流,一方面又要完成任務,我們都有些左右為難”。
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是國家切實和長遠之策,中央政府也推出不少優(yōu)惠舉措。如加大對職業(yè)教育的投入,給予招收中職生的學校補貼,減免農村籍中職生學費,等等。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以讀書為高,以高學歷為榮的國度,對當下許多學生及其家長來說,讀中職就意味著不僅會少受許多學校教育,也將與高學歷無緣。當然,接踵而至的還有社會地位、發(fā)展前景、甚至戀愛婚姻等諸多方面的憂慮。
陳華(化名)是天門市九真初級中學三年級的學生,成績并不差,在班上屬中游水平。她本以為可以和其他人一樣讀高中,然而在4月7日到9日學校進行的初三年級畢業(yè)考試,打破了她的夢想。她所在的班共有60多名學生,她考試排名第31名。學校說,排名前30位的學生可以參加中考。陳華惋惜地說:“我們在一起學習,我也想跟她們一起參加中考,現(xiàn)在看來不太可能了?!?荊楚網(wǎng)-楚天金報2009-4-22)許多學生及其家長只是要求學校讓學生參加中考,公開、公平、公正地參加一次競爭。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極為正當而又極為渺小的心愿卻給早早地壓碎了。
表面上看起來,各地的教育部門是在巨大的初中后分流壓力下做了些違心乃至違法的事(如有的地方初二就強行分流,不待九年義務教育期滿),其實,他們往往揣著“公開的秘密”。也就是重普教、輕職教。尤其是在追求高考升學率的思想指導下,在中考階段就設置關卡,淘汰選拔。但是,說一千道一萬,你教育局就是不應該強行“保送”,強行分流,剝奪學生參加中考的權利。試想,被強迫“送”和“流”到中職學校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心情?面對這些有許多怨氣以至心理障礙的學生,中職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會增加多少困難?而教育局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學生(應該是每一類、每一位)好和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嗎?
希望惠安縣教育局強行“保送”學生上中職的鬧劇能切實引起全國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能促使教育主管部門在“以人為本”與“建立和諧社會”的思想指導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制止這類違背教育目的、違反教育規(guī)律、損害受教育者心靈和不利于職業(yè)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蠢事。
責任編輯:夏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