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進
摘要:連云港港是我國重要的海港之一,擁有良好的港航資源,處于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優(yōu)越區(qū)位,面臨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良好機遇,在連云港市 “以港興市”的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規(guī)劃吞吐量要翻一番,躋身我國的億噸大港的行列。
關鍵詞:連云港市;建港條件
連云港市是我國1984年第一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連云港港位于連云港市東部的連云區(qū)境內,現(xiàn)在的港址建于1933年,經過70多年的發(fā)展,到2005年實現(xiàn)年吞吐量達6016萬噸,集裝箱 100萬 標箱。為進一步增強連云港港在連云港市及東隴海經濟帶發(fā)展中的引擎帶動作用,提升港口在我國海港中的位置,“建大港,興大市”,連云港市“十一五”規(guī)劃到2010年連云港港的年吞吐量達1.2億噸,集裝箱為400萬標箱。這就要求五年時間內連云港港的年吞吐量要增加6000萬噸,為過去70多年發(fā)展所達到的水平。這種超常規(guī)、跨越式的發(fā)展,必須依托各種優(yōu)勢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才能可靠的實現(xiàn)。
1港口岸線較多,分布較廣。
連云港市具有176.5km的海岸線[1],海岸線的北端是蘇魯兩省的分界線繡針河口,南端是連云港市與鹽城市的分界處灌河口。從繡針河口向南約47km是海州灣的灣頂--臨洪河口,為沙質岸線。此段岸線分布有柘汪、海頭、青口等縣級地方港口、鹽場及海產品養(yǎng)殖場。臨洪河口向東約16km到西墅村,逐漸成為基巖岸線(連云港的前身大浦港的港址就在此段內),現(xiàn)作為遠景預留岸線,建港條件較好。從西墅村到排淡河口約52km,是基巖岸線,為江蘇省近千公里海岸線中僅有的基巖岸線。目前已被港口岸線、海濱旅游及城市岸線等用了約21km,正在開發(fā)和尚未開發(fā)的岸線中,有多處可建10~30萬噸級泊位的大型深水碼頭。從排淡河口到灌河口長約60km是淤泥質岸線,分布有燕尾港、堆溝港、鹽場及海產品養(yǎng)殖場。灌河口是本段最大的入海河口,灌河是江蘇省境內除長江外入海河流中水深條件最好的河流,河面寬450m到900m,水深一般為7m到9m,河床沖淤變化不大,有公路和內海航道交織其間,集疏條件好,可建萬噸級泊位。
連云港市共有14個海島,其中近海島嶼和沿海島嶼各七個。東西連島是最大的海島,距岸2.5km,岸線長17.7km,是連云港港的天然屏障,1993年竣工的長度為全國之最的攔海大堤,通過7.6km長,頂寬12m的大堤,把連島與陸地相連,在云臺山與連島之間形成一個面積為30km2環(huán)抱式良好港灣,拓寬了港口岸線,并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風浪的掩護條件。前三島距岸27海里,岸線長6km,離島10m至20m處,水深即可達-25m,由島嶼作掩護,具備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也可在其附近自然深水區(qū),建設55萬噸及以下各種單點系泊輪船泊位若干個,可以作為石油,天然氣,礦石等裝卸運輸?shù)膬?yōu)良港區(qū)。憑借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連云港港可以建設成世界級大型海港。秦山島距岸5海里,島嶼岸線2.65km,島南岸泊穩(wěn)條件好,-5m等深線距岸不過一二百米,可建3000至5000噸碼頭。
連云港海域水深條件好,風浪較小,泥沙沖淤基本平衡,海岸陸域較寬闊,建港庫場用地較多。氣候溫和濕潤,自
然災害較少,海面常年不凍,具有多方面建港尤其是建深水大港的天然條件。
2港航基礎設施初具規(guī)模
連云港港現(xiàn)有三個生產港區(qū),老港區(qū)是以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為主,大中小泊位共存的通用雜貨港區(qū)。廟嶺港區(qū)是大宗散貨和集裝箱運輸并重的綜合性港區(qū),以5萬噸級至10萬噸級泊位為主。墟溝港區(qū)是以5萬噸級泊位為主的通用雜貨港區(qū)。3個港區(qū)現(xiàn)有生產性泊位3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31個,年綜合通過能力近4000萬噸,運營30個大類、150多個貨種,港口航道總長超過20km,水深-9m至-29m,底寬160m至270m,可供3.5萬噸級船舶雙向航行,5萬噸級船舶單向航行,15萬噸級船舶可乘潮進港作業(yè)。港口裝卸設備齊全,工藝先進,陸上最大起吊能力150噸,水上最大起吊能力200噸,擁有全國第一套雙重功能,各為100噸的散糧裝卸線, 煤炭、木材、礦石、散化肥、液體化工品碼頭配套,港口的外部環(huán)境優(yōu)越,高速公路、鐵路延伸到碼頭,供水、供電、郵政通訊等市政建設較為完善。
吞吐量是港口規(guī)模大小的直接體現(xiàn),吞吐量越大港口競爭優(yōu)勢越明顯,其對所在地城市的發(fā)展所起的帶頭作用越大。港口吞吐量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港航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當今世界海洋運輸日益朝著大型化、專業(yè)化、集裝箱化的方向發(fā)展。要跨入億噸大港行列首先要有大型深水碼頭及與之相適應的集疏運設施,這樣才能使港口在國內外航運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贏得更多的分額(見表一)。連云港港具有建設億噸大港所必備的良好的港航資源。
表一 連云港港規(guī)劃到港幾種大型遠洋輪簡明數(shù)據(jù)表[2]
3優(yōu)越的區(qū)位是貨源充足的有力保障
區(qū)位是所在地區(qū)自然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綜合“座標”,屬于空間資源。連云港港具有非常突出的區(qū)位優(yōu)勢。
3.1 連云港港地處我國沿海岸線的臍部,東邊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距日本長崎825海里,距韓國釜山522海里,遙對臺灣海峽與對馬海峽,扼守東北亞至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要道。北邊是環(huán)渤海灣經濟帶,距青島107海里,南邊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帶,距上海383海里,西邊是廣闊的內陸。港口附近公路縱橫,橫跨國內東西的連(云港)——霍(爾果斯,新疆)主干道與縱貫南北的同(江,黑龍江)——三(亞,海南)主干道在這交匯, 204、310、327等國道,寧連、連通、汾灌等十多條省市干道構成的公路網(wǎng),使連云港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為3.3km以上,被交通部納入長江三角洲“半日交通圈”的規(guī)劃范圍內。境內有大小干支流河道40余條,其中有17條直接入海,有鹽河等直接與運河及長江水系相通,即將竣工的新墟運河與通榆運河相連,使連云港港與長江干流水運主通道,京杭運河(濟寧-杭州段)水運主干道,淮河等相通,實現(xiàn)海河聯(lián)運。港口距白塔埠民航機場約50km,機場有多條航線可飛往國內主要大中城市。
3.2連云港港是隴海蘭新鐵路東端出海港。4130km長的隴海蘭新鐵路穿越我國東、中、西部的蘇北、魯南、皖北、河南、晉南、川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共11個省區(qū),分布于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的廣大區(qū)域是我國經濟格局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云港港的腹地。腹地面積3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億。東部的蘇北、皖北,中部的河南、川北不僅是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和商品糧基地,也是工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西北五省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地,腹地內礦藏資源豐富,現(xiàn)已探明的有120余種,占全國礦種總數(shù)的80%左右,有煤、石油、天然氣、鹽、鋁、鋅、鐵、錳等。腹地的農業(yè)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基地,其中10余個棉花產區(qū)的產量居全國之首,農林牧副等產品種類豐富,其中甘肅、青海、新疆3省區(qū)是我國三大畜牧基地。腹地具有一定的工業(yè)基礎,以煤炭、電力、冶金、石化、機械、軍工等重工業(yè)為主, 且較為齊全,具有一定的實力。
參考文獻:
[1]劉京.黃金海岸長度變?yōu)?76.5公里.蒼梧晚報.2006-11-27.
[2]連云港市地方志辦公室.連云港年鑒2006[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