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億群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體育高考成績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調控措施。
關鍵詞: 體育高考影響調控措施
影響體育高考成績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訓練和心理因素與調控措施
1.1訓練因素與調控措施。
普通中學高考體育考生一般訓練時間較短,不同于專業(yè)運動隊和體育專業(yè)學生,多是利用課余和假日時間進行訓練,既要照顧好文化課,又要提高術科成績,所以體育教師要針對考生的體育基礎,認真研究、系統(tǒng)分析、科學安排,制訂各階段訓練計劃。一般每周訓練5天,隔一周利用周六、周日訓練,保證訓練時間;每天早上主要進行一般性身體練習,訓練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訓練的負荷量較小;下午進行全面的技術、技能和素質訓練,時間一般在90—120分鐘,訓練的負荷量較大。[1]這樣才能確保報考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白天的學習有精力,既能提高術科成績,又兼顧文化課的學習,處理好訓練與學習的關系。
體育高考的項目為100米、800米、5米三向折回跑、專項和副專項五個項目。在短期訓練中,教師必須緊緊圍繞這五個項目,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術,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專項能力,提高術科成績。由于專項和副專項由學生選,涉及項目太多,因此本文不進行論述,100米、800米、5米三向折回跑是每個考生都必須考的,在此對這三項的調控進行分析。
1.1.1 100米跑訓練
100米跑主要反映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在不同的訓練階段,應采用不同的訓練重點。訓練初期,以形成正確的技術和發(fā)展身體素質的練習為主,促進速度、力量、靈敏等素質的提高。在訓練中期,以速度、速度耐力、力量練習為主,完善100米全程跑技術。在訓練后期,以速度耐力、力量練習為主,促進100米成績的提高。練習方法與手段一般有: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車輪跑、弓步走、弓箭步跳、各種跳躍(如單足跳、跨步跳、蛙跳)和各種快速反應練習;②發(fā)展快速跑能力的30米、50米、80米、100米、120米、150米距離的中速跑、加速跑和反復跑練習;③改進短跑技術的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沖刺跑及100米全程跑等練習;④用快挺、高翻、抓舉、挺舉、負重弓步走、負重全蹲起、負重半蹲起等手段提高力量素質和爆發(fā)力。在100米訓練中,體育教師應注意各手段的組合和運動量的安排,講究方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強調動作的協(xié)調、自然、輕快,突出大腿的輪擺技術。[2]
1.1.2 800米跑訓練
體育教師應抓住以一般耐力為基礎,重點發(fā)展速度耐力的指導思想,把握好運動量的大小,處理好練習強度與間歇時間的關系,合理安排訓練計劃。練習方法一般有:①用走跑交替、定時跑來發(fā)展考生的一般耐力,使考生掌握跑的節(jié)奏與呼吸相配合的方法。②用變速跑、不等距跑來發(fā)展考生的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③用350米或400米的重復跑來提高速度耐力,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重復跑的間歇時間一般采用脈搏控制法:當學生的運動后脈搏在每分鐘120次以下時,下次練習就開始。④采用800米全程跑,體會全程跑的節(jié)奏,提高速度和體力分配的能力。
1.1.3 5米三向折回跑訓練
前期多做相關的素質練習,如:①弓箭步壓腿,劈叉,踢腿等。主要訓練下肢韌帶和關節(jié)靈活性。②原地高抬膝轉髖練習。主要訓練髖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柔韌性。③原地高抬腿跑和扶墻后蹬跑。主要發(fā)展腿部力量和足弓力量。④背對跑動方向的原地高抬腿跑,接聽口令轉體快速跑。主要發(fā)展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及轉體后的快速起動速度。素質訓練達到一定效果后,在標準的場地上學生依據(jù)各自的身高、步幅因素,選擇好步數(shù),確定好步點,按固定的步點數(shù)進行練習。步幅的調整與轉體制動技術可先分開練后合練。練習時要注意最后一步要小、重心稍低、轉體要快、制動有力。學生練習時按技術要領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按考試規(guī)則嚴格要求,形成動力定型。
1.2考生的心理因素及調控措施
體育考生在最初訓練的時候往往對訓練的認識不夠,遇到困難容易產(chǎn)生消極心理,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訓練。針對這種情況,體育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樹立積極的訓練意識,明確訓練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是自己的意志品質、思想和運動能力升華的一個過程。在訓練中,體育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辦法,對癥下藥,利用隊會、個別談話使學生樹立信心,克服自身的惰性,進而形成富于進取、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考生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失敗的恐懼常常使他們在考前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體育教師要根據(jù)考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要通過模擬訓練與測試來增強他們心理的穩(wěn)定性,還可通過變換比賽環(huán)境、參與和外??忌耐瑘龈偧?幫助他們積累比賽的經(jīng)驗和增強自信心;同時,教師要教會考生心理暗示和放松的方法與技巧,使他們形成日后體育加試時所需的“內在基礎”,以積極的心態(tài)、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沖刺高考體育加試。[3]
2.組織因素及調控措施
2.1選擇條件適當?shù)淖∷蕖?/p>
帶隊教師最好和學生一起住,住宿地點距離考場越近越好,這樣能增加師生的交流和接觸,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利于考前指導。同時也方便學生適應場地,節(jié)省學生的體能,并且比較安全。大多數(shù)學生出門參加考試是第一次,特別是考生人數(shù)眾多的時候,對飲食問題、交通事故等安全隱患更要盡量減少。住宿還要創(chuàng)造安靜、空氣新鮮、臥具清潔衛(wèi)生的睡眠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讓考生得到充分的休息。
2.2帶齊考試的相關物品。
2.2.1考試必需的證件,包括考生的身份證、專業(yè)測試證等要統(tǒng)一存放,由帶隊教師統(tǒng)一管理,在各項考試開始前30分鐘發(fā)放到學生的手中,盡量避免因丟失證件帶來的麻煩。
2.2.2多帶些實用、保暖的衣物,一方面,可避免因天氣突然變冷帶來的不便,另一方面,貼身、透氣、富有彈性的比賽用服更有利于運動成績的發(fā)揮。
2.3盡早熟悉考場環(huán)境。
由于考場在考前1—2天要封閉布置,因此,在考前3—4天帶隊教師要帶考生到考點熟悉場地,適應跑道的軟硬程度、起跑器的安裝與調整、起終點、立定跳遠與鉛球場地,盡量做到每個項目都能進行一些適應性練習。
2.4考前、考時、考后的指導。
2.4.1考前。賽事準備受諸多因素影響,過早、過遲都會影響考生運動能力的正常發(fā)揮,考生在陌生的場地容易產(chǎn)生興奮、緊張的情緒,不能正確理解監(jiān)考人員的指揮;對場上的信息不能及時合理地應答;出現(xiàn)動作僵硬、易失誤等情況,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影響成績的發(fā)揮。因此,帶隊教師要組織考試時間相近的考生,由心理素質較好、成績發(fā)揮較穩(wěn)定的體育尖子生在考前30分鐘帶領大家做好熱身運動,如慢跑及一些跑的專門性練習、籃球活動(要避免受傷),還可以做一些柔韌性的練習。進入場地后,讓考生按各項目特點再做一次準備活動,如:100米跑之前可進行一些快頻率、大幅度的練習,包括加速跑、高抬腿后蹬跑等,上道前可以做幾次屈腿跳,并且結合幾次深吸氣快吐氣的練習,有利于動員肌肉、內臟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促進成績的發(fā)揮。[4]
2.4.2考時。盡管帶隊教師對考試的注意事項作了詳細的安排,但考試過程中仍然可能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這就要求帶隊教師要教會學生能夠根據(jù)場上的具體情況沉著冷靜,靈活處理。例如100米測試,帶隊教師要告訴學生,進場后如果發(fā)現(xiàn)發(fā)令員的口令和平時訓練過程中的不同,要馬上仔細觀察,在離自己跑前還有3—4組時,背向起跑點聽1—2次發(fā)令,并加速跑40—50米,以及時調整適應。
2.4.3考后。帶隊教師要積極督促考生做好放松活動,調整好考后情緒,理順超額或未完成目標考生的思想。
3.營養(yǎng)因素及調控措施
教練員通常都比較關心學生的飲食,考慮最多的是三大能源物質的比例問題。很多學生都知道高糖高蛋白低脂的道理。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只要聽說要加營養(yǎng),就必定買來大魚大肉牛奶雞蛋,卻很少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其實每天多食用一些水果、蔬菜、水和無機鹽是十分必要的。如菠菜可以補鐵,可以消炎、修復運動損傷等。100米、800米考生在考前60分鐘服用維生素C和E各100mg,對維持心臟、肌肉、紅細胞的功能有好處。不要空腹參加考試,盡量不吃豆類、肥肉、芹菜、粗雜糧等難消化、纖維多、產(chǎn)氣多造成腹脹的食物。[5]
總之,組織考生參加體育高考是一項特殊而繁雜的工作,帶隊教師需要有相當?shù)哪托呐c細心,稍有閃失,就會影響學生的整個考試,甚至是一生的命運,所以帶隊教師應對這項工作給予相當?shù)闹匾?考慮到影響成績的各方面的因素,進行充分的準備,力求做到萬無一失,保障學生能有最佳的發(fā)揮,考出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徐本力.影響賽前訓練效果的時間學因素及其科學調控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1):1-5.
[2]徐本力,李宗浩.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542-552.
[3]石儉.體育考生術科考試前的心理狀態(tài)與調整方法[J].高教論壇,2005,(6).
[4]項發(fā)東,胡金香.體育高考生訓練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師友,2007,(1).
[5]王成寶,孫連升.體育高考訓練初探[J].克山師專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