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強
【摘要】本文探討了在開放教育領域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服務的核心,該如何改進教育教學,如何改進教學媒體,如何改進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整合資源的問題。通過對開放教育中教學服務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基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幾個有建設性的改進方案,并分析了其應用和推廣的可行性,以求推進開放教育的進步。
【關鍵詞】開放教育 教育服務 以學生為核心 教育資源
一、引言
開放教育是相對于封閉教育而言的。普遍認為開放教育具有這樣幾個基本特征: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學校和教學為中心;采用各種教和學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各種對學習的限制和障礙;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采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等。
本文要探討的內容是在開放教育領域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服務的核心,該如何改進教育教學,如何改進教學媒體,如何改進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整合資源的問題。
二、開放教育中教學服務的現(xiàn)狀及成果
1.國外
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學院正式啟動了著名的“開放課件”項目(Open CourseWare Project,以下簡稱OCW項目),宣布將學校的課程教學材料通過互聯(lián)網向全球免費開放,揭開了“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序幕。在當時如此濃厚的網絡教育商業(yè)化氛圍中,麻省理工學院之所以能夠力排眾議發(fā)布這項計劃,根本原因在于,其決策者相信:“對大學來說,互聯(lián)網技術本質的特點就是開放與機遇,這應該是大學運用它的出發(fā)點?!?/p>
日本放送大學遠程教育將遠程教育作為形成終身化學習社會的突破口和制高點,根據社會實際需求,注重在多層次上、以多種形式靈活開展工作。重視與國內其他大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在課程和學分方面做到了相互承認和轉換,以增加學生自由選擇課程的空間。實行完全的學分制,賦予學生選課的自主權,并有較大的課程開放力度。
英國開放大學實現(xiàn)了學習對象和學習地點的開放,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吸收一切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論。在英國開放大學,有專門的課題小組提供高質量的多媒體學習材料;由受過專門培訓的教師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務;有完善的后勤服務和管理;教學人員參與研究工作,通過參與研究工作,教學人員能夠處于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地帶,從而便于他們提出最前沿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和社會機構的捐助,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以上舉措都為英國開放大學的成功做了鋪墊。
2.國內
以廣播電視大學為主要遠程開放教育機構的中國的開放教育發(fā)展迅速。
各級電大高度重視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普遍建有校園網、衛(wèi)星接收、IP接收、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以及遠程教學與管理平臺等教學設施,功能完善,達到當?shù)剌^高水平,形成了一個“天網、地網”結合,基本覆蓋各省城鄉(xiāng)的網絡教學環(huán)境,為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代遠程教育,把優(yōu)質教育資源送到基層和農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電大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應用,逐步完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定期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及多媒體技術培訓,制定獎勵制度鼓勵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和制作等,提高了教師的遠程教學水平。
電大各教學點充分運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教學信息和多媒體學習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輔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級電大組織的各種網上專題討論活動;提供學生自學和小組學習的場所,如定時向學生開放自學教室、視聽閱覽室、計算機網絡教室;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工學矛盾等各個方面的助學服務等,建立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基本滿足了學生自主化學習的要求。
眾多大學紛紛開設網絡遠程教育學院,網絡教育發(fā)展迅速。以將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共享到教育教學不發(fā)達的省市和地區(qū)。
開放教育培養(yǎng)出了一批具有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較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較強的業(yè)務能力的多種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當?shù)氐慕洕l(fā)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認可。
三、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
從國內的現(xiàn)實情況看,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1.學校方面
(1)各學校合作和資源共享不足。許多學校的資源建設“各自為戰(zhàn)”,互不共享,造成資源的重復建設,造成巨大浪費。
(2)一些學校缺乏完善的后勤服務和管理,服務意識差。一些學校的設備陳舊,后勤服務跟不上,管理也不規(guī)范,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輔助。
(3)教學人員不參與研究工作,不能跟上學科前沿,無法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人員一味跟從課本教學,不能追蹤學術前沿,從而無法提出前瞻性的問題,因而不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缺乏教育資金。部分學校教育資金來源單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開放教育在國內的發(fā)展。
2.學生方面
(1)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學習的依賴性強。傳統(tǒng)教育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用“教”代替“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賴教師的面授輔導,依然被動地聽課和做筆記,沿襲著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結合各種教學媒體資源,講解重、難點的面授輔導課更受學生的歡迎。
(2)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率低。開放教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開放教育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基礎薄弱,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習的能力低;二是學習方式過于傳統(tǒng),不適宜開放教育的學習。學生使用最多的仍是文字教材,對于其他形式的教學資源,如音像教材、CAI課件、網上輔導和教學信息使用率低,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3)自主學習時間有限。沒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參加開放教育學習的學員,大部分承受工作、家庭、學習多重壓力,他們既要完成工作任務,又要承擔家庭責任,很難抽出足夠的時間學習。
(4)學生通常忽視平時的學習,重視期末復習串講。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注冊入學的目的就是拿文憑,并不在意是否學有所獲。平時既不參加面授輔導,也不利用其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到了期末和交作業(yè)的時候,才開始臨時突擊。
四、改進的建議和方案及其推廣的可行性
1.改進教育教學
(1)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轉變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強調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居于主體地位,教師居于指引、輔導、幫助的地位,教學活動由原來被動的“他控”式變?yōu)橹鲃拥摹白钥亍笔健?/p>
(2)多種教和學的方法手段相結合。通過個別化學習、小組協(xié)作學習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
(3)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由于傳統(tǒng)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學生形成了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被動學習模式。在開放教育模式下,要求學生以自己為學習的中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5)個性化自主學習。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和模式,在傳統(tǒng)課堂中,為了迎合多數(shù)人的學習習慣,教師不得不采用“大眾化”的教學模式,而一些學生對這種方式的接受程度是很低的。這就造成了學習模式不“大眾”的學生學習興趣底下,成績總也提不高。在開放教育環(huán)境下,學習過程更多的是由學生自己來掌控,學校提供給學生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符合自己學習模式和進度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習更“個性化”,更能取得成效。
2.改進教學媒體
(1)建立學習型網絡社區(qū)。通過使用BBS,Blog等工具組織起學習型網絡社區(qū),讓學生們在一個平等、互助的環(huán)境中交流和分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供多樣化和差異性的服務。因為在職學生往往面臨來自于工作、家庭和學業(yè)的多重壓力,所以,很多人由于分身乏術造成學業(yè)荒廢。針對這個問題,可以為不同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對以獲得文憑為目的的學生要求必須修完所有學分方可畢業(yè),而對于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為目的的學生,則可以根據其需要提供模塊化的、非系統(tǒng)性的知識,以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
(3)在教學上采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學以文字教材為基礎,配合音像教材、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等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利用電話答疑、數(shù)據廣播、電視教學、BBS、Blog、E-mail、雙向視頻會議系統(tǒng)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進行實時或非實時交互式教學,并輔以必要的面授輔導。多數(shù)學校已經實現(xiàn)這一條件。
3.改進教育管理
(1)加強監(jiān)督檢查,完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跟蹤和記錄;定期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階段性檢查和評價,評價結果計入總分;完善形成性考核制度,讓學生從單純關注考試結果變?yōu)殛P注學習過程。
(2)加強和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支持服務體系。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與及時的回復,對學生所反映的教學和資源的不足之處應及時解決,對于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盡快制定替代方案。切實做好圍繞學習者的服務工作。
(3)定期的集中學習。如果能夠有條件面授,那么定期的集中學習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集中的聽課、講座和輔導可以營造學習環(huán)境,加強情感交流,提高學習積極性。
(4)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習制,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學習空間。借鑒日本放送大學遠程教育中的學分制,即“修滿專業(yè)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畢業(yè)最低學分,思想品德鑒定合格即可畢業(yè)。而一個專業(yè)教學計劃通常由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實踐環(huán)節(jié)四個部分組成?!睆亩o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針對一些學生學習時間無法保證的問題,采用彈性學習制,在經過一些課程的學習后,由于工作或家庭的原因需要暫停學業(yè)的,可以保留學籍,待學生的時間等條件滿足后可以回來繼續(xù)學習。
4.整合資源
(1)取消和突破各種對學習的限制和障礙。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的自主權,通過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來獲取更大的教學效果。
(2)與相關學校協(xié)作共享,加大課程開放力度。相關學校之間互通有無,實現(xiàn)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共享,減少重復開發(fā)和資源浪費。在資源共享方面各大學還可以聯(lián)合成立非贏利性質的資源共享委員會,來協(xié)調資源的調配和使用,從而加大課程開放力度,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
五、總結
開放大學通過應用各種現(xiàn)代化手段,使廣大學習者能夠不受地域限制地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務,“開放”與“共享”是其精髓所在。相信在各方不懈努力下,開放教育定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雄.借鑒日本遠程教育辦學經驗的思考[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2).
[2]龍春松.淺談日本放送大學遠程教育[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2).
[3]劉超球.英國開放大學觀感[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03).
[4]龍春松.淺談日本放送大學遠程教育[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