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艷
課前預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授新課之前自主學習的過程。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是一種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手段之一。它可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增強對知識的探究;它為課堂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氛圍;積極的、活躍的探究心理能最大限度地發(fā)展人的潛能,提高人的智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益。因此,筆者不斷嘗試著設計有效的課前預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本文就從培養(yǎng)英語預習習慣入手,分別從為什么要預習、怎樣預習、與怎樣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1. 明確預習意義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而良好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1 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預習可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積極地學習,牢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使學生獲得基礎(chǔ)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1.2 培養(yǎng)自學能力。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將復習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與此同時,也將獨立思考和學習新的知識,獲得一個初步認識。
1.3 提高效率。由于在預習時了解了新課的內(nèi)容,哪是難點、哪是重點、哪里已經(jīng)懂了、哪里還有疑問?帶著自己的疑問去聽課,就目的明確、態(tài)度積極、注意力集中,進而提高聽課效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就可解決更多的問題,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2. 注重有效預習
2.1 明確目標。
明確這一堂課應該掌握哪些單詞,詞組或短語,交際用語,句子,語法;重點和難點是什么,那些已經(jīng)掌握;那些還不太牢固,預習時應重點畫出來,為課堂學習提供向?qū)А?/p>
2.2 抓住重點。
預習時,應該抓住重點。通過所給的課文內(nèi)容歸納出該節(jié)課的重點是什么,那些學過,那些未學過;學過的是否有新的含義,未學過的可能有哪些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與所學過的內(nèi)容有沒有聯(lián)系,若有的話,有什么聯(lián)系,如何聯(lián)系,如果弄不明白,再課堂上看老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課堂上聽課的重點。只有預習分析,才能抓住課堂所要聽的重點,才能不會浪費思維精力,做到課堂聽講的針對性,目標性。
2.3 掃除語言障礙。
各單元的學習都是從詞匯入手的,可以說生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障礙。對于這些障礙,我們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書,把生詞的拼寫、讀音、詞性記在筆記本上;也可以通過翻閱書籍或上網(wǎng)查閱相關(guān)資料,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背景知識。這樣在課堂上我們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運用。
2.4 積極思考、大膽設疑。
預習過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如: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滲透了哪些語言現(xiàn)象?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以后,遇到類似文體,我們該注意哪些閱讀策略,怎樣學著寫這種文體?這樣的發(fā)散思維一定會加深我們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
3. 及時有效評估
預習作業(yè)的檢查和評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預習作業(yè)進行檢查和評估是很有必要的。
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不同的任務本身來進行不同形式的檢查和評估。
3.1 對于有些作業(yè)可以要求學生做在預習本子里交上來檢查。教師可以利用早自習,課前幾分鐘時間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作業(yè)。這樣一來,教師既督促了學生,又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備課方案,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教學。
3.2 對于有些作業(yè)可以要求學生做在預習本子里交上來檢查。
3.3 對于有些作業(yè),則可以在課堂上直接反映出來。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兼顧到全班同學,盡量讓每個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預習作業(yè)是很重視的,也促使他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重視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對于預習作業(yè)的評估,應注重一個過程評價。如果是分層次布置預習作業(yè),那么對于學生的評價也應分層次。教師可以口頭評價,也可以書面評價,口頭評價指的是那些在課堂上直接反映出來的作業(yè),比如當場進行表揚Wonderful! Excellent! Well done! 筆者認為,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評價,都應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表現(xiàn)反思和自我表現(xiàn)提高,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熱情,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guān)懷。
總之,學生的自主預習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發(fā)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強。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迸囵B(yǎng)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能力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學,并加強對學生自學活動的引導,使他們養(yǎng)成好習慣,進而實現(xiàn)課堂的高質(zhì)高效。
參考文獻
〔1〕 《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David Gardner and Lindsay Miller
〔2〕 《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zhuǎn)變》教育科學出版社
〔3〕 《三明師專學報》1990年 第33 、34頁
〔4〕 《課文英漢對照譯注》2000年第34 、35頁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