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 徐黎錦
摘要:在21世紀的今天,電視成為我們接觸外部世界的主要媒介之一。在我們普通人的腦海中,外面的世界也就是我們在電視熒幕上所看見的小小塊狀世界。而然,由于“擬態(tài)環(huán)境”的存在,電視所帶給我們的“真實世界”也只不是一個虛擬的、半真半假的世界而已。
關鍵詞:電視媒介 擬態(tài)環(huán)境 思維模式 地球村
1926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綜合各項技術,完成了電視畫面的完整組合及播送。電視,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并不是一件稀奇的玩意。餐館中、商店里、甚至在步行街上,電視的蹤影都能隨處可見??措娨暎呀?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類休閑輕松的最佳選擇之一。然而,電視的產(chǎn)生對于我們?nèi)祟愂澜缇烤巩a(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電視的利弊又是怎樣的呢?
一、電視與人類生活
美國著名作家西奧多·懷特用“電視統(tǒng)治一切”來概括電視對于社會的巨大影響。電視的出現(xiàn),普及了科學文化知識,提升了社會的文化水準。我們打開電視,經(jīng)常會看到那些“Discover”、“動物世界”等科教類節(jié)目的身影。特別是近兩年來走紅的“百家講壇”。無論是劉心武的紅樓揭秘,還是易中天先生的三國,或是最近的于丹講《論語》,他們都以一種平民學者的身份走進電視,走近百姓,和大家一起分享知識與文化。由于電視的推動,與之相關的書籍銷量也好過從前。以前少有人問津的《論語》現(xiàn)在成了書店的暢銷書籍。以此看來,電視在普及文化知識這一方面還是頗有建樹的。然而,電視節(jié)目所傳播的知識都是些零碎的而非系統(tǒng)的,是膚淺的而非深刻的。即使是在央視“百家講壇”這樣的舞臺上,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學者舞文弄墨,夸夸其談的樣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視上的所有節(jié)目也并非都能起到普及文化知識,提高全民素質(zhì)的作用。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社會充滿浮躁的氣息,電視節(jié)目也良莠不齊。越來越多的嘩眾取寵的電視節(jié)目沖向電視銀幕,楊二車娜姆之類的人物頻繁地在人們眼前“搔首弄姿”。而青少年正是這些節(jié)目的主要受眾,此類節(jié)目的泛濫對于還未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視覺污染。
電視的特點就是讓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跟隨節(jié)目,而且往往全神貫注于節(jié)目之中,而不能邊看邊思考。我們常常把那些長期看電視的人比作“沙發(fā)里的土豆”,在看電視的時候,處于一種半睡眠狀態(tài)。長時間的看電視就像是牛被牽著鼻子走一樣,這樣的狀態(tài)導致人們根本無法獨立思考,這必然使青少年的思維能力下降,學業(yè)大受影響。電視代替了受眾的思想,電視控制了人們的思想,這就易于使受眾的思維趨于簡單化,產(chǎn)生惰性思維。
這是麥克盧漢所提出的“地球村”理念。然而,電視將世界聯(lián)系的同時,卻讓家庭之間因為電視而變得封閉起來,變成“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人與人之間的親身交往被人與機之間的交流所取代,人際交往日益淡漠。1998年,第16屆世界杯足球賽舉行期間出現(xiàn)了一群“足球寡婦”。丈夫們回來就知道撲向電視觀看球賽,而冷漠了自己的妻子。從而使許多妻子無法仍受自己的丈夫被電視霸占,而紛紛提出離婚。所以,有人曾笑言:電視團結了世界,卻拆散了家庭。
二、電視內(nèi)外的世界
電視用一個小小的矩形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電視屏幕拓展了人們的視野,加強了人們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通過電視,人們可以看到許多以前根本看不到的人物、情景、天光水色、風土人情等,聽到許多以前根本聽不到的聲音。另一方面,由于電視畫面特有的客觀性、真確性和直觀性,而贏得了很高的可信度,這就使大多數(shù)觀眾都認為自己在電視里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
但事實上,電視給我們所呈現(xiàn)的世界并非一定都是真實的。
可以說,現(xiàn)在的人類是生活在兩個世界中的:一個是真實世界,另一個是虛擬世界。各類媒體的宣傳報道讓我們被各式各樣的信息所包圍,很大程度上,我們都認為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信息都是真實的,尤其是電視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其實,這樣的一個虛擬世界就是一個擬態(tài)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信息環(huán)境。它并不是現(xiàn)實世界的“鏡子”是再現(xiàn),而是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征性事物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后向人們所提示的環(huán)境。由于這種加工和結構化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進行,所以人們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而將擬態(tài)環(huán)境看作現(xiàn)實。電視節(jié)目的后期制作很好地說明了這種幕后的加工和結構化。選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都覺得電視節(jié)目中的男男女女都很漂亮,臉上都沒什么瑕疵。一方面這是化妝師的功勞,另一方面是后期編輯人員的功勞。因為在編輯的時候,后期編輯人員可以將光亮等隨意調(diào)整,以達到最好最美的狀態(tài)。另外,記得有一次于丹參加一個慈善活動,拿出了兩本她父親留給她的書籍進行拍賣,并且在活動中闡述了這兩本書對她不凡的意義。結果等到節(jié)目播出之后,卻招來“小氣”“吝嗇”的罵名。原來,該節(jié)目在后期剪輯的時候將她闡述這兩本書對她不凡的意義的一段全給剪沒了,而給觀眾造成了于丹很吝嗇,不肯捐現(xiàn)錢的錯誤看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雖然電視有這般多的弊端,但是對于電視給我們世界所帶來的利處,我們也是不能抹滅的。由于不需要印刷媒介所需要的識字能力,以及電視廣泛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使得許多人都能從電視中獲取許多未知的信息。另一方面,雖然一般電視節(jié)目都缺乏深度,但是因為電視受眾的文化水平有限,過于深度與專業(yè)的節(jié)目也會使觀眾失去觀看的興趣。電視媒介的巨大功能帶給社會的實際影響是利弊共存的,如何興利除弊,關鍵在于人們怎樣運用它。當然,這樣的運用不僅僅是在于電視節(jié)目策劃者、制作者,同時也在于廣大的電視觀眾。美國傳播學者威爾伯·施拉姆說過一句名言:“電視時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但是人類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處,主要取決于我們運用它的智慧是否能與發(fā)明它的智慧并駕齊驅?!薄?/p>
參考書目:
1、《新聞學概論》 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第二版
2、《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璐,南京財經(jīng)大學新聞學院,性別:女,出生年月:1988年9月9日,籍貫:江蘇揚州,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徐黎錦,南京財經(jīng)大學新聞學院,性別:男,出生年月:1987年3月11日,籍貫:浙江上虞,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