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人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是毛澤東1957年5月11日以《游仙(贈李淑一)》(1963年12月最后定名為《蝶戀花·答李淑一》)為題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是一首抒發(fā)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澤東對夫人楊開慧烈士和親密戰(zhàn)友柳直荀烈士的無限懷念之情,也表達出一代偉人對烈士遺孀和昔日老友的關愛。作者運用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藝術手法,通過奇特而瑰麗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最精煉的語言和最深厚的感情,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頌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懷,激勵廣大人民捍衛(wèi)革命成果,把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到底。
毛澤東為什么在“贈李淑一”的詞作中懷念兩位烈士?顯而易見,毛澤東和李淑一的關系非同一般。毛澤東為什么要以寫詞的方式來紀念愛妻和戰(zhàn)友呢?事情還得從李淑一和她給毛澤東寫的一封信說起。
李淑一,190t年出生在湖南的一個書香門第。入讀福湘女中時,與楊開慧成為同窗好友。柳直荀與毛澤東則是在長沙讀書時相識的,他們在共同從事革命活動中結(jié)為親密戰(zhàn)友。后來,在毛澤東的關心和幫助下,由楊開慧當“紅娘”,1924年10月30日,柳直荀與李淑一結(jié)為伉儷。1927年5月21日(當晚長沙發(fā)生了“馬日事變”),柳直荀匆匆回家吃過飯后,告別妻子和一對兒女,趕到省農(nóng)民協(xié)會主持召開緊急會議,豈料這一別競成永訣。李淑一后來以教書為生,撫育兒女。1933年夏季的一天晚上,李淑一在夢中見到丈夫衣衫濫褸,血漬斑斑,不禁大哭而醒,于是連夜寫下了《菩薩蠻·驚夢》一詞。詞曰:“蘭閏寂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睆脑~中可以讀出,李淑一始終癡情地等待著丈夫的消息。直到建國初期,毛澤東寫信告訴她“直茍犧牲”的噩耗。
建國初期,毛澤東不但把柳直茍犧牲的消息寫信告訴了李淑一,而且對李淑一的工作和生活十分關心。有人曾請求毛澤東推薦遠在長沙的李淑一去國家文史館當館員。然而,此事使毛澤東十分為難,他于1954年3月2日就這件事,寫信給秘書田家英說:“李淑一女士,長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書為業(yè),年長課繁,難乎為繼。有人求我將她薦到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種幫助否?她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給以幫助也說得過去。請函洵楊開智先生轉(zhuǎn)詢李淑一先生,請她表示意見?!睆倪@封毛澤東給田家英的信中可以了解到,毛澤東曾向文史研究館推薦過館員,結(jié)果竟然有幾個人“沒有錄取”,在這樣的情況下,考慮到李淑一的條件難合文史館頗嚴的資格,就決定“未便再薦”。
1957年1月,毛澤東的十八首舊體詩詞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當時在湖南長沙第十中學擔任語文教員的李淑一拜讀后,回想起毛澤東早年曾用“虞美人”詞牌填過一首詞贈與楊開慧,但除記得頭兩句外,其余記不起來了。已經(jīng)有三年沒有寫信給毛澤東的李淑一,就在1957年春節(jié)給毛澤東寫了一封賀年信。信中談了自己讀毛澤東詩詞的感想,還附上了自己在1933年夏悼念丈夫柳直荀的那首《菩薩蠻·驚夢》。李淑一在信中說:“1933年夏,道路傳言直荀犧牲,我結(jié)想成夢,大哭而醒,和淚填《菩薩蠻》一首。”同時李淑一還請求毛澤東將過去贈楊開慧的《虞美人》全詞抄贈給自己。毛澤東收到李淑一的信后,有感而發(fā),遂寫下了《游仙·贈李淑一》這首詞。
1957年5月11日,毛澤東給李淑一寫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
“淑一同志:惠書收到。過于謙讓了。我們是一輩的人,不是前輩后輩關系,你所取的態(tài)度不適當,要改。已指出‘巫峽,讀者已知所指何處,似不必再出現(xiàn)‘三峽字面。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游仙》一首為贈。這種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內(nèi),別于古之游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時候,請為我代致悼意。你如見到柳午亭先生時,請為我代致問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難,請告。為國珍攝!
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信中的“已指出‘巫峽,讀者已知所指何處,似不必再出現(xiàn)‘三峽字面”句;是針對李淑一在信中對《水調(diào)歌頭·游泳》提出修改意見而言的?!端{(diào)歌頭·游泳》作為《舊體詩詞十八首》的壓軸之作,公開發(fā)表于1957年1月出版的《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信中的“如詠七夕之類”句是說古代詠七夕的詩詞多借牛郎織女二“仙”七夕之鵲橋相會以寄慨,作者自己不直接出現(xiàn)。“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這一句是指李淑一在信中索要的毛澤東早年寫給楊開慧的《虞美人·枕上》一詞。信中的“柳午亭先生”是指柳直茍的父親柳午亭。
李淑一收到毛澤東復信后,當時正在長沙第十中學實習的湖南師院中文系三年級的學生讀到了信中的這首詞,激動萬分。于是他們?nèi)バ耪埱竺珴蓶|同意將此詞在“十月詩社”油印詩刊《鷹之歌》上首先發(fā)表。1957年11月25日,毛澤東給“十月詩社”社長張明霞同學復信,欣然同意請求:“張明霞同志:來信早收到,遲復為歉!《蝶戀花》一詞可以在你們的刊物上發(fā)表。《游仙》改《贈李淑一》。祝你們好!”毛澤東還在“十月詩社”抄錄并請求給予校正的詞稿上,用黑鉛筆將標題《蝶戀花·游仙》中的“游仙”二字刪掉,改為“贈李淑一”。由于《鷹之歌》已在1957年秋的“反右”運動中被迫???,這首詞就改由湖南師院院刊《湖南師院》1958年元旦特刊上公開發(fā)表,發(fā)表時題為《游仙(贈李淑一)》。毛澤東的這首詞發(fā)表后很快就在全國引起了轟動。1958年1月5日上?!段膮R報》予以轉(zhuǎn)載,1月7日《人民日報》轉(zhuǎn)載時題為《蝶戀花·游仙·贈李淑一》?!对娍吩?958年1月號(1月25日出版)刊載時,題為《蝶戀花·游仙(贈李淑一)》。隨后全國各家報紙均在醒目位置陸續(xù)刊登。
1959年6月27日,毛澤東回韶山在長沙短暫停留。他特意在蓉園親切接見了李淑一和楊開慧的兄嫂楊開智、李崇德。毛澤東不但高興地與李淑一合影留念,還把李淑一介紹給在座的客人說:“她就是李淑一,開慧的好朋友。她前年把懷念直荀的詞寄給我,我就和了她這首《蝶戀花》,完全是按照她的意思和的?!眱赡旰螅瑸榧o念毛澤東主席蓉園接見,李淑一寫了一首七言律詩:“憶昔長沙識偉姿,重逢已是盛明時。卅年事業(yè)驚環(huán)宇,四海人民仰導師。話到忠魂彌懇摯,暖如朝日更溫慈。九霄楊柳春常在,附驥深慚蝶戀詞。”《蝶
戀花·答李淑一》公開發(fā)表后,李淑一曾說:“我在《菩薩蠻》里寫道:‘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主席向我回答了征人的去處:‘楊柳輕飚直上重霄九。我的《菩薩蠻》末兩句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毛主席答我的是:‘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我是在想念傳聞中犧牲了的親人,主席答我烈士忠魂也因人民革命勝利而高興落淚。主席的詞寫出了烈士的高尚革命氣節(jié)和偉大革命精神,主席是了解他們的?!?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時,刪去了“游仙”二字,并把“贈,”改為“答”,成為今題《蝶戀花·答李淑一》。
《蝶戀花·答李淑一》公開發(fā)表后,雖然注家蜂起,但包括郭沫若、臧克家、周振甫等名家在內(nèi)的注釋均未闡明柳直荀是怎樣犧牲的,也未注明楊開慧就是毛澤東的夫人。1958年《詩刊》1月號對這首詞的“編者注”和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北京第一版1966年5月上海第6次印刷的《毛主席詩詞》對這首詞的“編者注”,均是這樣寫的:“這首詞是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五七年五月寫給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同志的。詞中‘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愛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澤東同志的老戰(zhàn)友,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nóng)民協(xié)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一九三二年在湖北洪湖戰(zhàn)役中犧牲?!湕钍侵笚铋_慧烈士。她在一九三零年紅軍退出長沙后,為反動派何鍵殺害,她是李淑一同志的好朋友?!边@就是說,從1958年1月《蝶戀花·答李淑一》公開發(fā)表一直到1966年5月,讀過這首詞的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柳直荀是怎樣犧牲的,也不知道楊開慧是毛澤東的夫人。
那么柳直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柳直荀,原名柳克明。1889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高橋鎮(zhèn)中蘭村。早年參加南昌起義后,隨軍南下廣東。不久被黨派往上海、天津等地從事秘密斗爭,先后任中共順直省委秘書長、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和中央軍委特派員等職。1930年4月,柳直荀受命到洪湖革命根據(jù)地工作,任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軍團前敵委員會委員兼紅六軍政委。1931年3月,紅二軍團改稱紅三軍,柳直荀任紅三軍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員。他與賀龍、段德昌等同志率部隊打退了敵人的多次圍攻,使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得到了鞏固和發(fā)展。1931年6月,中共鄂西北臨時分特委成立,柳直荀任特委書記兼房縣縣委書記。此后,他先后受命組編紅二十五師、鄂西北獨立團、洪湖獨立團,后合編為紅八師,兼任政委,為鞏固和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做出了巨大貢獻。1932年在肅反擴大化中,因反對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柳直荀被打成“改組派”,被撤銷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職務。1932年9月14日,柳直荀犧牲,時年34歲。1945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給柳直荀平反昭雪,并追認為革命烈士。
至于《蝶戀花·答李淑一》公開發(fā)表后,“注家”因何不敢注明楊開慧是毛澤東的夫人的問題也許從江青知道了毛澤東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后的“丑惡表演”能悟出一二。1959年春李淑一來到上海,寄寓于其五妹家?!缎旅裢韴蟆酚浾邚埩謲乖L晤了李淑一,寫了篇訪問記——《訪李淑一》,其中一段,詳細談及了毛澤東寫作《蝶戀花·贈李淑一》的經(jīng)過。4月25日至27日,《新民晚報》連載了此篇訪問記。李淑一當時曾對張林嵐說:“今年國慶是建國十周年,我一定能見到毛主席了!”結(jié)果如何呢,她始終沒有如愿。其實李淑一來上海時,中央正在上海開政治局會議和八屆七中全會,但毛澤東并不知道她在上海。李淑一想見毛澤東的另一緣故是《訪李淑一》在《新民晚報》刊出之日,江青便看到了。《蝶戀花·答李淑一》一詞使江青極度不悅。特別是“驕楊”的“驕”字,深深刺痛了江青的心。她見毛澤東深情地懷念楊開慧,妒火中燒,曾當面狂叫:“你還在想念楊開慧,我也要想念唐納!”大吵大鬧之后,江青在極端憤懣之中,寫信給海燕電影制片廠的導演鄭君里,打聽唐納在國外的地址。鄭君里見信自知非同小可,與好友商議,大家一致認為此事決不能干。為免日后招惹是非,鄭君里當場就把江青的來信燒掉了。江青為何要通過鄭君里打聽唐納呢?因為鄭君里不僅是1936年轟動一時的杭州六和塔婚禮的主持人,而且是唐納和藍蘋(江青)的男儐相。毛澤東懷念為革命而犧牲的前妻楊開慧,稱之“驕楊”,誠如他后來對章士釗所言:“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然而,江青心胸狹窄,以致同毛澤東大鬧。后來,她多次請求毛澤東為她寫一首詩,她的目的不言而喻。在毛澤東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4年之后,江青才終于夙愿以償。那是她拍攝了廬山仙人洞的照片后,請毛澤東題詩,觸發(fā)了毛澤東的詩興。1961年9月9日,毛澤東寫下了一首七絕,題為《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磩潘?,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詩題中的“李進”,即江青。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已成“文革旗手”的江青想起1959年給鄭君里寫信的事情大為懊悔,于是她讓張春橋去找鄭君里,把她1959年寫給鄭君里的那封信索要回來。1966年6月,張春橋找到鄭君里。張春橋直截了當?shù)卣f:“江青同志現(xiàn)在的地位不同了,她過去還有一些信件等東西在你家里,存藏在你家里不很妥當。還是交出來,交給她自己處理吧。”他聲調(diào)里雖然有商量的語氣,但卻陰陰地透著一股殺氣。鄭君里回到家中后,馬上和妻子黃晨翻箱倒柜,把有關江青的照片、剪報、手稿、信件等資料收拾了一大包,送交給上海市委辦公室轉(zhuǎn)張春橋,并附了一封信給江青說:“沒有保存,只是理出幾張三十年代的老照片,請你處理吧?!睘榱吮苊饨嗟募m纏,鄭君里還在信中告訴江青:“運動之后,我們搬到農(nóng)村去落戶,搞搞文化館的工作……”江青收到張春橋轉(zhuǎn)來的東西并不滿意,因為她沒有見到她寫給鄭君里的那封信。接著江青就通過林彪的老婆葉群,命上海黨羽江騰蛟出馬,于10月9日凌晨由上??哲娋l(wèi)排戰(zhàn)士化裝成紅衛(wèi)兵,兵分五路同時行動,抄了鄭君里、趙丹、顧而已、陳鯉庭、童芷苓等五家。1967年11月26日,由張春橋批示,鄭君里、顧而已等18人被隔離審查。1969年,鄭君里慘死在獄中;顧而已因無法承受非人的折磨自殺身亡。
1958年秋天,上海紅旗評彈隊的演員一起商量嘗試用彈詞曲調(diào)譜唱毛澤東詩詞。青年演員趙開生執(zhí)筆譜寫了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由余紅仙在西藏書場作為正書前的開篇試唱。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融合了蔣調(diào)、麗調(diào):俞調(diào)、薛調(diào)等多種彈詞流派唱腔的旋律,很有新意。當然初稿還不太成熟,但聽眾卻非常歡迎這一評彈新作?!拔母铩敝?,江青卻誣蔑“評彈是靡靡之音”、“《蝶戀花》也是靡靡之音”,余紅仙因此被定為“文藝黑線培養(yǎng)出來的黑尖子”而受到批判。粉碎“四人幫”后,深受觀眾喜愛的評彈余派藝術和《蝶戀花·答李淑一》重放異彩。余紅仙隨演出團到全國各地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演出,優(yōu)美動聽的演唱傾倒了無數(shù)觀眾。一些外國媒體稱贊其是“中華的神韻妙音”。
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曾著意對“我失驕楊君失柳”這句作過改動。據(jù)毛岸青、邵華回憶,有一次,他們請求父親把懷念母親楊開慧的《蝶戀花·答李淑一》寫給他們作紀念。毛澤東沒說什么,只是走到桌前,緩緩撫平宣紙,懸起手腕,提筆寫下了這首詞的前四個字“我失楊花”。當時毛岸青和邵華以為父親下筆有誤,忍不住提醒說:“爸爸,不是‘驕楊嗎?怎么……”毛澤東慢慢地搖了搖左手,然后語調(diào)緩慢地說:“稱‘楊花也很貼切?!币驗樵诿珴蓶|的情感世界里,楊開慧始終是一朵嬌美的花朵,永遠綻放在他記憶的深處。也是在這篇手書上,毛澤東還將“淚飛頓作傾盆雨”中的“飛”改寫為“揮”。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詞現(xiàn)在所見有兩件手書:一件是前面提到的寫給毛岸青、韶華的。此手書無標題,改“驕楊”為“楊花”,改“飛”為“揮”,詞末寫有“毛澤東九月一日”字樣,豎寫,無標點符號。另一件是無標題,詞末寫有“毛澤東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字樣,豎寫,有標點符號。此手書是根據(jù)毛澤東寫給李淑一的信中的贈詞與信后的署名和日期拼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