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滿
1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边@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在課堂上有活力,主動地進行學習。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
(1)設計好開課導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課能設計出精彩的導言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蛐路f別致,或詼諧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導言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之始就被吸引,始終以濃厚的興趣上好該節(jié)課。
(2)利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等現(xiàn)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觀,直觀生動地再現(xiàn)歷史事件和人物,代替單純的說教與復述,讓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其中,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培養(yǎng)合作精神,又能喚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實踐中關于西安事變的解決問題,我作了如下設問:假設同學們就是當時參加談判的社會各界代表,請發(fā)揮你們的口才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注意發(fā)言中必須使用各種各樣的成語。例如:“以和為貴”.“同舟共濟”等,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2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廣闊的學習時空
新的課程標準大力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倡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并學習解決歷史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學習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努力改變過去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而要做到這些,開放教學內容就顯得極其重要。因此充分利用課外資源,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廣闊的學習時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已成為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教學實踐活動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
(1)教師指導學生到圖書館、博物館、互聯(lián)網中查找相關資料,核實整理成文字材料,帶到課堂中與同學、老師進行展示、交流。通過活動使學生走出封閉的課堂,主動探究知識,體驗創(chuàng)造成果的喜悅,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形成。
(2)讓學生自主編演歷史小品劇,培養(yǎng)學生探究歷史的激情。當“歷史老人”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隧道,進入歷史情景以后,由同學們自己扮演的歷史人物、歷史場景便活生生地再現(xiàn)在渴求知識的同學們面前,從而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3)組織歷史辯論賽。辯論是最能激發(fā)思維靈感火花的方法,也是學生之間互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組織一些此類活動,能大大激發(fā)同學們在歷史學習中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活躍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鞏固深化了對所學歷史知識的理解掌握。我們課本中有許多問題都可用到辯論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辯論,大膽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認識會更深刻,思路會更開闊??傊挥猩盍Φ臍v史課堂是多元性、開放性的,提倡學生大膽發(fā)表個人見解,鼓勵創(chuàng)新。
(4)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新課程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
3相信尊重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只有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才能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開動思維;或是讓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也可能有時侯這些學生的回答會與教師的答案相差甚遠,這時你一方面應鼓勵他說出其理由;另一方面應充分肯定他的回答中哪怕是細微的正確之處。然后給他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這樣才能使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也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全面使課堂活起來、動起來。
總之,要讓我們的歷史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從桎梏學生思維的沉悶的傳統(tǒng)課堂到放飛學生心靈、充滿活力的新型課堂,雖“路漫漫兮”,但我們仍將“上下求索”,努力尋求突破,讓歷史課堂充滿活力。